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尔加斯·略萨:一个作家的良心

丁小村(dxcn916):一个有趣有味的公众号

巴尔加斯·略萨

在巴尔加斯·略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作家的良心。这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最缺少的,也可能是这个时代正在丢失的——文学最宝贵的精神,也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时常温习并珍惜。

一个作家的良心

作者 | 丁小村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4岁的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

新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总是颁给那些高龄作家,他们都是上一个世纪中的功勋作家。

20世纪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历史去大写的世纪,它让我们看够了地球上的风云变幻,历史长河中的惊涛骇浪——两次世界大战、共产主义运动、登陆月球和遨游太空、种族大屠杀、恐怖主义、原子物理学、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运动……人在这个地球上搞出的事儿,在这个地球上生出的人,都注定让所有的星球目瞪口呆。人中之龙和人中之魔,同时出现在这样一个时代。

诺贝尔文学奖连续颁给这些20世纪的优秀作家,算是一个象征——这可以看作是对过去那个世纪的惦记和留恋,又宛如一曲作别的哀歌。末世的挽歌,在这个星球上留下的余音似乎有着相同的旋律。多数作家相信文学不会消亡,但是在一个人类越来越依赖技术和虚拟数字生活的时代,这种自信中又增添了多少惶惑?

2011年,巴尔加斯·略萨来到中国,他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了一次题为《一个作家的证词》的演讲。我无缘亲聆他的谈话。作为一个迟到的听众,现在我来倾听他的娓娓道来。

在20世纪大作家的队列中,巴尔加斯·略萨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出了众多的名篇佳作。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在书店里,在图书馆中,我有幸找到了他的《绿房子》《城市与狗》《潘达雷上尉和劳军女郎》,得以似懂非懂地领略这位大家的风采。

十多年前某一天,我在一个书店里闲翻,翻出了他的一本小册子,叫作《中国套盒》。这是一本讲小说写作技巧的书,书中所讲内容对我来说,已不算陌生。但是让我惊异的是,巴尔加斯·略萨,这位著作等身的大作家,他像是一位文学的传道者、技艺精进的老师傅,很想要把自己毕生的技艺传授给后学者。

他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真态度,令我肃然起敬。也就在此时我油然想起了十年以前我还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初识了他的姓名。

也正是那个时候,我所在大学聘请某位中国作家担任客座教师,安排了一节课,在连续三周的星期四晚上,阶梯教室里总是坐满了学生,他们用年轻人罕见的耐心和十分的虔诚等待那位“著名作家”来讲这节课,但是自始至终这位“著名作家”也没来到课堂。想到这个,我想说的是,略萨,他注定让这样的中国作家羞愧。

2011年6月14日,75岁高龄的大作家巴尔加斯·略萨在中国上海,跟满座的学子侃侃道来。他讲自己的文学生涯,讲自己对于文学的见解,讲自己的写作感受,讲对于国家、政治、社会的看法。而我,这个迟到的倾听者,感受到的是他的热爱、他的真诚、他的宽阔。

巴尔加斯·略萨,这位个头高大魁梧的拉美老人,他像是一个虔敬的传道者,一个文学的牧师,永远怀着谦恭和热爱。

他的虔诚和敬畏

略萨说,他在年轻的时候开始写作诗歌。“但是后来我发现,伟大的阿根廷作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诗歌只允许卓越。我发现我永远做不到卓越,于是我开始写小说,从那时起,我是诗歌忠实的读者,却不再写诗了。”

而在这个国家,诗人总是在泛滥,诗歌却总是缺席的。泛滥的诗人们,你们理当感觉到羞愧。

他的敬业和谦逊

略萨说,他最喜欢的作家是福楼拜。他熟读福楼拜的作品,如数家珍。他从福楼拜、福克纳这些作家那儿,学习到了文学的技艺,也领略到大作家的风范。但是更重要的,他从福楼拜那里还领悟到:“一个没有天赋的作家是怎样通过顽强不懈的训练和坚持,通过真正严酷的甚至残忍的自我批判,创作出一部具有天赋的非同寻常的杰出小说的。”

众所周知,无论是福楼拜,还是略萨自己,都被称为具有创造力、高标独树的大作家。没有谁否定他们的天才,除了他们自己。

福楼拜在晚年曾经想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为了这个巨大的工程,福楼拜花了数年时间阅读了数以千计的各科书籍。略萨从福楼拜那里看到的是一座高山,丰厚博大、巍峨高耸。

巴尔加斯·略萨来到中国,如果他多待一段时间,他会发现这样的滑稽的场景:这个国家的天才作家们数不胜数,正在各种讲坛上、领奖台上、电视屏幕上,大红大火,红得发紫,红的发昏。天才们的脸儿熟了,唯独不见天才的作品。

略萨认为自己没有天赋。他真诚的谦逊,难道不会让这个国家的作家们脸红?

他的热爱和幸福

无论是博尔赫斯还是略萨,他们都是对文学充满了热爱的人。他们的热爱,贯注于对这个事业的毕生投入。略萨一生写过几十部长篇小说,无数的散文手记、讲稿。对于这个事业,他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写作对我总是很有吸引力,写作本身是一种冒险。当然,也似一项有回报的活动。没有任何事情能像文学创作中的某些时刻一样让我感觉到如此幸福。”

略萨引用福楼拜的话: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一位大作家的所有乐趣和幸福感。

当这个国家的作家们把写作当作一种利益的敲门砖,当作瓜分资源的手段,当作名利场的竞争武器,他们将如何面对福楼拜和略萨们,难道不会为自己感到羞愧?

他的良知和精神

“我认为一个人对他的城市、国家和他的时代感兴趣,就应该思考、应该捍卫值得捍卫的东西,应该批评需要批评的事物。”略萨如是说。

对于政治,略萨说:“不能让政治家完全掌控政治,因为那样会让政治变味。我认为所有的公民都应该参与他们时代的政治生活,这样的参与一定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相信这些话会让这个国家的作家们感到羞耻: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盲从而失去了自我。

他对文学的理解

关于“文学有什么用”,略萨真诚地道来。他对文学的理解和期待,都是善意的、美好的。他将文学列入我们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相信文学,是我们人类的泉水之一。

他说:“我认为好的、伟大的文学作品留给我们的一个必然教化是:相信并感知到生活并不美好,当今的世界还没有达到我们所期待渴求的高度。”

他说:“好的文学作品能使读者对现实产生不满、不接受现在的世界,认为世界应该更美好、世界需要改变。我认为这种不满十分重要,甚至改变现状、改变历史和进步革新的动力。”

如果你有幸听到这位老人的谈话,你会觉得他是多么可爱。

问题是,在这个国家里,还剩下多少可爱的作家了?

在这个国家里,作家多的是这么一群人物:他们吹牛皮喊大话,狗苟蝇营,说假话不脸红,玩世不恭的混世者……他们什么都懂得,什么都精通,唯独不知道自省。

还是在2012年,号称世界末日之年。在传统中国,春节却意味着另一个春天的到来。我坐在午后洒满阳光的窗前,阅读一位75岁老人的讲演稿,我没感觉到末日的气氛,因为世界上还有这么可爱的人活在我们中间。他不单单是一个作家。

向巴尔加斯·略萨致敬!

-The End-

图文注明外全部为丁小村原创

丁小村(dxcn916) | 有趣、有味;文艺的、思想的


这世界太嘈杂,因此我读书和写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略萨的证词
书单|那些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关于小说写作的八个关键词
永远不放弃写作——与巴尔加斯·略萨的谈话
邱华栋:小说的大陆气质 | 写作课
略萨Llosa:以文学作见证:拉美文学与拉美变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