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过分宠溺、丧偶式育儿、新留守儿童……儿童病房里的人生百态

即使生活给了我一地鸡毛

我也要把它扎成漂亮的鸡毛掸子

这是一个超级接地气的公号

文|李清浅 

今天是绵绵住院的第四天,我们病房里的小病友已经换了一波,因为病房离护士站特别近,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家长带小朋友办理入院手续。

可能因为我们住的是儿科,住院的都是孩子,而孩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我发现孩子一生病,除了担忧,焦虑等相同的表现,每个家庭展现的一些方方面面,也挺耐人寻味。

01


我们办理入院手续的时候,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儿正在护士站准备扎留置针。小男孩儿胖胖的,个子也不低,却很惧怕打针,他用力缩着胳膊,大喊大叫不肯配合护士。

护士安慰他:疼一下下就好了。

小男孩儿头摇得像拨浪鼓,大喊大叫地挣扎:我不扎,我怕疼。

这时孩子的妈妈说:要不让他再缓缓,我再劝劝他?

护士无奈地说:和他同期入院的孩子,有的已经打完两瓶了,他针还没有扎好。

那位妈妈说,他最怕打针,没办法。

显然,这是一位很宠孩子的妈妈。

“你们做好心理建设叫我,不过最好快点儿,一会儿我要交接班了。”护士努力耐着性子说。

妈妈领着孩子走了,负责按胳膊的护士撇撇嘴说:他这针我看今天是扎不上了,这妈妈也是,早也是这一下晚也是这一下,疼一下能咋?咱们工作这么忙,全伺候他了。

后来这个孩子的留置针到底什么时候扎好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02

在护士站我还见过一位爸爸,晚上八点多带孩子来医院,妈妈去办手续了,护士让给孩子量下体温,爸爸接过体温表,很困惑地问:这个怎么用?夹哪头?

我都震惊了,孩子看上去都五六岁了,应当不会从没发过烧,可是爸爸竟然连体温计都不会用。我猜测有两种可能,第一,孩子平时妈妈照顾得比较多,爸爸不太操心,以至于连体温计都不会用(可我依然很不解怎么不会用体温表,孩子爸自己从没发过烧吗?)第二,他家的体温表是电子的,不存在夹哪头的问题。

但是,凭一个老母亲的直觉,我觉得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大,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国内电子体温计没有不操心娃的父亲多。

(我猜评论区会出现这样的评论:至少这位爸爸肯陪孩子去医院,我们家带娃上医院都是我自己去。)

当然,也有很多给力老爸,我们病房里有个小病友,长得有点像小时候的吴磊,是个小帅哥。

我们住院这几天,基本是爸爸在陪孩子,给孩子喂饭、洗脸、刷牙等事情也做得很老练,一看就是常带娃的爸爸,一聊果真如此。

他说孩子妈妈上班后,他管娃比较多。不过这位爸爸带娃,也存在网上诟病的一些缺点,那就是经常给孩子个手机或平板让他自己玩游戏或看动画片。

爸爸也很喜欢玩手机游戏,两个人经常一起鏖战,父子同乐,还互相说对方水平菜。

03

除了父母,还有很多孩子是爷爷奶奶在陪床。

我们隔壁床的小孩儿就是这样,孩子三岁多,今年九月份上的幼儿园。

他非常爱吃巧克力,经常花式撒娇,问外婆要巧克力,不给就哭闹,不达目的不罢休。外婆说明知道巧克力生痰,可孩子一哭闹,只好放弃原则,因为总不能一直让他哭。

我们住院后就发现,这个孩子白天外婆照顾,晚上奶奶看护,外公偶尔露面,孩子的爸爸妈妈一次没出现过。

熟了才知道,孩子平时跟着外公外婆,这次生病也是外公外婆送来的医院。我随口问,他爸妈是不是在外地?

外婆说,没有,他们工作太忙,家离医院也远,所以不太过来。同病房的“吴磊”爸爸说,孩子爸妈只来过一次,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这让我感觉十分意外,虽说孩子病情控制住了,但毕竟是住院了,一刻也离不了人,全权交给老人,心也太大了吧?

孩子外婆说,当初小两口就不想要孩子,之前还流过一个,他们后来才知道。这个孩子是计划外产物,两边老人都劝他们把孩子生下来。他们同意了。说孩子是给老人生的毫不夸张,有娃后,小两口的日子该怎么过怎么过,基本不操孩子的心。以至于生病了只来医院探望过一次,出院也只露过一次面。孩子外婆可能是习惯了吧,并无怨言。

不过怎么说呢,如果儿女不想生孩子,最好还是不要强迫,否则只生不养,孩子成为“新留守儿童”,到底该怪谁呢?

04

此外,我最深刻的体会莫过于,二胎家庭,孩子一旦生病住院,人手会严重不足。

隔壁房也有一位二胎妈妈,他们家住院的是老大。

他们老二才半岁,孩子爸爸在外地,平时是这位妈妈和孩子外婆一起管两个孩子。她说生老二后,因为精力有限,所以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老大。

老大三天前开始发烧,但温度并不是很高,她还以为是普通感冒,过了三十八度五就给吃点退烧药,后来孩子开始咳嗽,本来带孩子来医院是想让大夫给开点药,抽血化验和拍片的结果显示孩子是肺炎,医生建议他们住院。

得知老大得了肺炎,她当场就落泪了,因为有老二后,她一直觉得愧对老大,这次老大肺炎住院,她更是把全部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幸运的是老大住院后,病情很快得到了控制,郁闷的是,这次孩子生病,云配偶依然在外地,她和妈妈两个人轮流在家和医院之间两头奔波,真是分身乏术,疲于应对。

对二胎家庭来说最重要的是人手,又一次得到了验证,孩子一生病,人手显得尤其重要。

对此我深有体会,绵绵住院后,我要在医院照顾绵绵,老秦每天下班后来看看绵绵,然后回家检查又又作业,所以晚上一直是我独自在医院陪床,(绵绵晚上要吃母乳,所以别人陪床不太现实)。好在第二天婆婆会过来帮忙,我可以适当松口气。

铁打的医院,流水的病人。

每个小病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育儿方式、家庭理念,我站在桥上看风景,我对别人来说,同样也是风景。

至于别人的日子到底怎么样,也只能冷暖自知了,我们这些看客,看看就好。

PS:

绵绵已经好多了,谢谢大家的关心。

前天晚上,绵绵频繁夜醒,更夸张的是无法放到床上,一直哼哼唧唧,大半夜我抱着绵绵在楼道转悠,正好护士站在收治一个甲流病人,我只好又把她抱回病房,为了不打扰其他病友,我只好关上厕所门哼着催眠曲哄绵绵……

还是那句老话,最近甲流肆虐,大家一定要照顾好孩子啊!


猜你想读

“凌晨一点,肺炎……”

欺负傻子的人,不是坏,是恶毒!

来,老秦,喝了这碗强身健体的乌鸡汤!

好物推荐

一款超保湿的儿童沐浴液,不满意七天退款

别再给孩子看短视频了,这个优质APP才真正值得拥有

作者简介

李清浅,两个孩子的妈妈,主职带娃,兼职写作。著有《愿你独立,愿你强大,愿你貌美如花》、《所有美好,都值得用心等待》等书。微博@清浅李,个人公号:李清浅(ID:wliqingqian)。

关注“李清浅”认识一个真心实意的朋友

回复“说话”送你一节免费婚姻沟通课

回复“书单”送你一份独家绘本书单

回复“张小又”可以查看全部张小又段子

全是清浅独家的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0个经典小幽默【段子大全】
惊魂的那一刻
人间 | 也有一种抗癌的心态,叫释放自我
亲爱的袁子墨:欢迎你的平安到来
我的爸爸
6篇微小说,很短,却催人泪下(看完泪眼模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