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宝玉最后为何舍宝钗而去?第一次探望宝钗,就有提示

《红楼梦》里,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虽然因为后四十回的散佚,乃至没有具体的结局。但大家比较公认的是:黛玉先死,宝玉和宝钗必然会有一段婚姻。但也未能白头到老,最后宝玉出家,留下宝钗一人独守空闱。

尽管形成这个结局的过程或许多种多样,但应该是大差不离的。其实,即使有了这个结局,大家心里同样也会有很多疑惑。

比如,黛玉死后,如果宝玉宝钗真能结婚,以宝钗之能,为何就留不住怜香惜玉的贾宝玉呢?按道理,贾府逐渐衰败,更需要像宝钗这样的能干之人,以图力挽狂澜。这样,宝钗在贾府的地位也必将与日俱增。在父母亲人的注视之下,在宝钗的柔情似水之中,贾宝玉会不知道“怜取眼前人”?

其实,无论贾宝玉身上肩负着何等重任,对他而言,“情”才是唯一难舍之处。所以,黛玉生前,尽管对黛玉痴迷不悔,贾宝玉还是倚红偎翠,根本做不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专注。黛玉死后,曾今多次神迷于宝钗的宝玉,似乎也确实没有抛弃如花美眷的道理。

唯一能让贾宝玉这么做的可能,或许就是贾宝玉遇到了什么,乃至将以往的“多情”忘得一干二净,而只记得和黛玉之间的海誓山盟。曾记否,“你若死了,我便出家做和尚去”?犹记否,“你若先死,我便出家,变个乌龟给你驮碑”?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么,贾宝玉为何会一改原来的本性呢?

其实,关于贾宝玉“遗忘”,忘却本性的可能,在《红楼梦》里有过好几次提示。尤其在他第一次去探望宝钗的时候,中途就有一个场景,足以说明贾宝玉对宝钗的一切,都将是“忘情之川”,必然被忘记得一干二净。

黛玉进贾府不久,宝钗也来到了荣国府,住进了梨香院。《红楼梦》第八回里,得知宝钗热毒发作在家养病,自诩多情的贾宝玉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怜香惜玉的机会,便寻机前去探望。路上遇到了两个有意思的人,他们是贾府的“清客相公”。说得好听,其实就是养的一群吃白饭的闲人——詹光、单聘仁。

这两个清客相公好不容易见到宝玉这个少主人,必然要好好地拍一回马屁。于是便异常热情地嘘寒问暖,其中有一个场景:

一见了宝玉,便都笑着赶上来,一个抱住腰,一个携着手,都道:“我的菩萨哥儿,我说作了好梦呢,好容易得遇见了你。”说着,请了安,又问好,唠叨半日,方才走开。这老嬷嬷又叫住,因问:“你二位爷是从老爷跟前来的不是?”他二人点头道:“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呢,不妨事的。”

这段话里,很少有人注意到里面的情节。即使有几个目光如炬的朋友,顶多也就将注意力放在人名之上:詹光=沾光,单聘仁=善骗人,以此和薛家住在贾府的动机联系起来。

其实,这段话里有一个很不起眼的细节,足以提示我们,贾宝玉和宝钗之间,日后必然是一种“相忘于江湖”的结局。

那就是和贾政有关。在詹光单聘仁口中,“老爷在梦坡斋小书房里歇中觉”。也就是说或,宝玉最害怕的人,贾政正在书房睡午觉。这不是关键,关键就在贾政的书房名字上:梦坡斋。

首先,这是贾宝玉第一次正式探望宝钗,可以说是两人的第一次。对当事人来说,其意义必然非同凡响。

其次,贾政的书房“梦坡斋”,这个名字很有意思。

我们知道,《红楼梦》最常用的写作方法,就是“谐音”。梦坡斋三字,我们反复念几遍,最容易和什么联系起来?

“孟婆灾”!

不错,贾宝玉第一次探望宝钗,遇到一个“沾光”(而来)、且又“善骗人”(的薛家)。从他们口里,听到的是“孟婆灾”。

孟婆是什么?传说中,人在转世投胎之前,都需要喝上一碗孟婆汤,将前尘往事忘得一干二净,才能重新做人。

所以,这或许也就是作者在提示,宝玉宝钗的以“第一次”正式交往,之后就将遭遇“喝孟婆汤”一样的灾难。

喝了孟婆汤的贾宝玉,也就将宝钗忘记得一干二净了。于是,抛家弃妻出家而去,也就显得那么自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梦:宝玉遭紫鹃试探时发了疯,为什么又在黛玉死后接受了宝钗
红楼梦:林黛玉的性格有多好?刘姥姥在她屋里两次大放厥词是答案
林黛玉死后留下一种纸,贾政看后大吃一惊,后悔没让宝玉娶黛玉
红楼梦:小叔叔心怀不轨,迫使侄儿媳妇让出婚房给他,还做了怪梦
红楼梦中人:贾宝玉戴的玉的来历你知道么?
宝玉、黛玉和宝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