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豆坝镇探幽:百年古宅染流年

百年古宅染流年



印象中,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乡村旅游发展,豆坝镇在全县都算不上出类拔萃。豆坝镇位于康县西南部,与武都区毗邻,距县城 24 千米,因豆姓人最先来此居住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豆坝属碾坝乡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鱼耀乡,1955年改鱼耀乡为豆坝乡,2018年改为豆坝镇。

立夏一过,夏天就真的来了。为了少受太阳晒,我特地起了个大早。从县城沿小康路一路向西南方向,途径碾坝镇,在蜿蜒的山路驱车近一个小时,便来到了老虎垭的观景台。观景台位于老虎垭最高处,像个分水岭,生生地立在碾坝镇和豆坝镇中间。

下车登台,微风徐来,阵阵清凉,空气中带着丝丝缕缕的泥土清香,轻吸一口,便已陶醉。眺望远处,青山起伏,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写意画。青山时隐时现,给人以神秘之感 ; 宁静而雅致,又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一条公路从山脚下盘绕到半山腰又至脚下。路在山上,山在云端,群山环抱,绿树叠映,置身其中,让人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壮丽隽秀、磅礴大气。 


离开观景台,跨越分水岭,顺左手边而下,山坳里一座座白墙黛瓦的民居点缀在青山云雾间。溪流、农田、古树、农舍,老宅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人与自然亲密和谐的景观,恰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田园画卷。“天人合一”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完美的诠释,美丽乡村的蓝图和美景在这里徐徐铺开…… 

乡上工作人员介绍,那便是豆坝镇的栗子坪村。若不是我亲眼所见,是绝对不会相信栗子坪村会出现嬗变。其实几年前,我到栗子坪村采访过,那时村里道路泥泞,真可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今天,我还以为来到了一座生态公园。环视四周,整个村庄依山势而建,一条小河清澈,绕村而过。


来到栗子坪村,谈家大院必然是首去之处。谈家大院,位于豆坝镇栗子坪村第五合作社,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为一座印式四合院民居,也是甘肃省保存较少的穿斗式结构建筑之一,是2011年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洁净的水泥路行至大院跟前,整个大院坐北朝南,建筑风格独特,正房、厢房、倒房开间均按照五间标准修造,四四方方,青石板铺地,正房院台正面,装饰了精美的石雕图36块,构思精巧,做工精细,堪称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精品。整个院落依地就势,参差错落,蕴含着一种沧桑感。在我的印象中,记忆最深的还是转角楼,门窗上的雕花装饰,还有那木雕和石雕。 

时至今日,漫步在这古老的房子中,虽然我们已无法目睹历经了200多年风雨的谈家大院当时的富丽堂皇,但留下时间印记的房舍,屋顶上满布的青苔,铺陈到路面屋旁的荒草野藤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的风雨变化。


出了谈家大院,沿着一条洁净的村道前行,感受这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该村地形起伏相对较大,山势陡峭,河谷狭窄,但植被覆盖良好,俯仰之间皆美景。俯瞰,可以将整个村庄尽收眼底;仰望,四周群山围绕,绵亘不绝。 

前几年栗子坪村经济条件较差,路灯不亮,行路困难,矛盾多,工作难,村干部积极性不高,“贫穷”“观念落后”几乎成为该村的代名词。为了让乡亲致富,改善村里的环境,镇村两级干部意识到,要充分利用好栗子坪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积极探索脱贫之路,首先得干好三件事,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把村民活动中心建起来、打造文化广场,打造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后,镇村两级干部又积动员群众发展中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等新型产业,带领大家致富。 

栗子坪村依托青山绿水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开始发展乡村旅游。很多人来这里就是为了解谈家大院,感受历史、感受乡情。现在,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已经成了摄影家、美术家艺术创作的理想地方。 

 

    在康县的店子、豆坝一带流传着一句民谣,“上曲河、下曲河,顿顿不离火锨馍,巴掌一拍就翻过”。这句民谣是对当地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饮食——火锨馍最直接明了的说法了。前些年,这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都在做,但时光流逝,年轻一代的人虽然有不少会做,却很少做了。吃一块火锨馍,再喝上一口鼎锅炖的鸡汤,满足的味道。 

   做火锨馍的历史已无从考证,像任何一种民间美食一样,人们只记得是从祖上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除了方法,其他的一概不知。 

   我们来到村民谈秀贤家,谈秀贤说:“你们今天可来着了,我今天做了腊猪腿炖萝卜,就着吃火锨馍,别有一番滋味哦!”  

   火锨馍的制作过程其实并不复杂,简单又别具特色。只见谈秀贤挽起袖子,在案板上将面粉和好,并用力搓均揉好,放到土盆里,经过充分发酵,然后擀成大而厚、状如铜锣的面胚。在事先生好的火垒里放入火锨,等到火锨有红烫的感觉后,将做好的面胚放到火锨上,火锨下面是木柴火,等到面胚外壳硬了以后,谈秀贤巧妙地在火锨把出用力一拍,面胚就翻过身了,再烧另一面。待面胚两面外壳都硬了以后,便可将红烫的木柴火灰盖在其上,直到飘出了微焦的麦香。这时火锨馍已经做好了,趁热取出火锨馍,拍掉上面的木柴火灰,便有了一个金黄喷香的火锨馍。 

   火锨馍不同于锅盔馍,火锨馍在红烫的火灰里密闭猛烤,最后做成的火锨馍有一股浓烈的原味麦香。火锨馍的外酥里嫩,食之满口留香。  

   我们吃着火锨馍,喝着热腾腾的腊猪腿炖萝卜汤。人间烟火味 , 最抚凡人心,大概便是如此了。 



 夕阳西斜,漫步在村内,一岸山,数户居,中间隔着一弯水,清雾微朦。只见山绕村,水映山,居住其中,何其悠哉? 

文 / 冯丽蓉

总监:肖志和    监制:冯丽蓉

审核:杨义荣    责编:任志伟

编辑:杨莹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一)
电影《草原枪声》编剧沈凯故居:戴家古宅
白云镇胖碉楼、大山坝村碉楼群——平坝游之四
湖北29村落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个个古朴幽静,如画如梦!
丰都县行政区划沿革
包氏古村-大东坝镇横樟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