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昆明老房子“一颗印”的前世今生
(2012-02-22 08:45:56)
标签: 昆明
老房子
一颗印
旅行
美食
旅游
分类: 文化中国
我一直以为一颗印只是一个餐厅的名字,后来才了解到它是一种建筑形式。昆明“一颗印”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云南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没有严寒,风特别大,所以住房的墙沏得比较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昆明地处山区,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保持房间内的阴凉,房子中间用了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的,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所以当地称其为“一颗印”,又叫窨子屋。 昆明的四合院——这是我对一颗印的初步印象。
★“一颗印”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找,坐车到东风西路,其实到步行街南屏街就可以沿着东风西路往西走,走到景星珠宝大厦附近,就有明显的“吉祥巷”的标记,“一颗印”就隐藏在这个非常有历史的巷子里,不是很醒目,但一眼也能找到。
★从吉祥巷进去,巷子不长,旁边是珠宝大厦,左手边却是一栋破旧的老房子,自行车停在房子旁边。
★吉祥巷据说以前有一座尼姑庵,但是现在已经寻不到踪迹了。
★“一颗印”民居属四合院住宅,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四周都是房屋,天井围在中间,整个平面外观方方整整的,如同一块印章,所以俗称为“一颗印”。这家典型的一颗印建筑,已经在商家的改造下,变成一间具有老昆明独特气质的老房子酒家了。老房子已经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一砖一瓦,几乎没有重修过。
★老房子旁边斑驳的童年记忆。
★“一颗印”民居主房屋顶稍高,呈双坡硬山式。
★厢房屋顶则为不对称的硬山式,分长短坡,长坡向内院,在外墙外作一个小转折,成短坡向墙外。屋顶用很厚的筒板瓦,这个瓦形状有点像切开的竹筒,拱形,比北方的瓦厚重。因为云南地区风大,筒板瓦利于通风,防风性能比较好。
★这家被改造成餐厅的一颗印老房子,坐落在昆明老街花鸟市场的后面,附近就是卖鲜花的铺子,所以老房子花团簇拥,颜色在鲜花的衬托下非常鲜艳。
★被誉为“春城”的昆明,果然是鲜花的世界,这几天呆在云南,我深切体会到云南天气的美好,当然,由于干旱,气候本来干燥,皮肤出现了脱皮现象,做好保湿和防晒是在云南旅游的必修课。
★“一颗印”民居的大门开在正房对面的中轴线上,设了倒座,也叫门廊,进深为八尺,没有侧门或后门,有的在大门入口处设屏风,由四扇活动的格扇组成,平时关闭,人从两侧绕行。每逢喜庆节日便打开屏风,迎客入门,使倒座,天井,堂屋融为一个宽敞的空间。这便是所谓的“三间四耳倒八尺”。一颗印老房子餐厅则是设了侧门,应该时候来所为了,侧门进去是厨房,应该是为了传菜方便而增加的。
★在“一颗印”民居建筑中,正房是一个肃穆的地方,平时小孩不许在里面随便打闹或大声说话,可见在居住者心中地位很高。正房左右两侧为一楼一底吊厦式厢房,厢房底层各有两间,称为“四耳”,一般用作厨房和猪马牲畜栏圈。通常,在农村,“一颗印”民居在设计上几乎没有厕所,厕所与“一颗印”是分开的。现在老房子的厕所也是后来修建的,从侧房延伸到了屋子外面。
★民居开始是一层,后来慢慢演变为两层或更多层。
★天井里摆放的盆景,把几张桌子间隔开。
★昆明“一颗印”的楼上有着一个很明显的特色便是跑马转角楼。这种风格约在清朝时就已经出现了,也是原生态“一颗印”城镇化后的一种反映。这种两层楼房的“一颗印”四方都有建筑,彼此连为一体,楼上楼下临天井一边都有走廊,走廊转角处与垂直一方相通,可以环行。走廊宽敞,畅通无阻,几乎可以在其中走马漫游,所以叫跑马转角楼。跑马转角楼建筑整体性强,结构复杂,抗震性也很强,如遇到强烈地震,只会外墙倒塌,整体结构不会受到很大损坏。
★木楼梯已经有点破旧,走上去让人战战兢兢,虽然上面铺着红地毯,但也感觉得到它陈旧的历史。
★如今楼上的厢房已经改成酒店的包厢了,灯笼挂房檐,典型的一颗印雕窗敞开,阳光照了进来。
★院内各层屋面均不互相交接,正房屋面高,厢房上层屋面正好插入正房的上下两层屋面间隙中,厢房下层屋面在正房下层屋面之下,没有设斜沟,减少了漏雨的麻烦。这种类型属于原汁原味很原生态的“一颗印”民居,正房与厢房屋顶不一样高,错开,这样下雨时从较高的正房屋顶流下的雨水正好落在了较矮的厢房屋顶上。雨水经过几级跳,落在地面上,而屋子里不会漏雨。先人的智慧设计便体现在这错落有致的屋顶上了。
★在后屋,厨房里的汽锅鸡早已经准备好,所谓汽锅鸡,就是用气蒸的方式做鸡汤,其实有点像我们广东的隔水蒸,汽锅鸡用的是典型的气蒸锅,水分不容易进入,所以才保留了鸡的原汁原味。
★楼上的座位是专为两人设置的,只可惜我只身前来,只好独坐看风景了。在以前老昆明的人家里,家里儿子长大,成家立业了,而房子太小住不下了,则可以在原来“一颗印”边上横向再修房子,中间打通,两个院子之间可以往来,既互相联系又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如果是有钱的大户人家,则常常是纵向扩展,有几个院子相通,显示着自家的富贵和气派。
歌曲:彝族舞曲
★这盘素炒金雀花有点“猫腻”,我点的时候说十八块一碟,后来有人通知我说涨价了,我说换个一般的青菜吧,那边已经摆出无奈的表情:已经下锅炒了。虽然我知道这不是故意要宰我的,但是服务一定要对得起老房子浓浓的历史才行哦。
★葱油饼一直是我的最爱,从香港吃到昆明,只要菜单上有的,我都会点,味道不错,点了半打,本以为要打包,结果全部搞定。
★彝家小炒肉炒得一般般,但是很能送饭,做法也很简单,就是辣椒、葱、蒜跟肉块一起炒,非常的家常。一颗印本来就是汉族跟彝族的民居,所以这里做彝家菜就理所当然了。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云南汽锅鸡了,鸡汤很鲜甜,我点的是三七味道的,三七对女人有益,但是它并不是和鸡一起蒸,而是磨成粉,在喝汤的时候按照自己喜欢的量加到汤里,三七有点甘苦,喜欢味道浓厚的也可以多加一些。这个汤可以回家效仿一下,用作水晶鸡的方法试试,味道其实差不了多少。
★等到我吃完饭,院子里已经来了很多客人了,各个拿着相机记录着这栋老房子的历史,也记在着自己座位食客的光荣。
★以前,老昆明的百姓们跟北京的四合院居民一样,一户人家几代人住在一起,三代同堂或者四代同堂,其乐融融;解放后,几户人家住在一起,一群寻常百姓被“一颗印”凝聚在了一起,像是一家人,老昆明有句顺口溜:一家炸鱼全院香,一家有事全院忙;一家吵架全院忙,一家被偷全院乱。冬暖夏凉的“一颗印”里,有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扯不断的根,也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亲切和热闹。曾经,昆明就住在这样的家里,曾经这“一颗印”便是昆明人生生不息的住所,是他们的归依,是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后记】虽然老房子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我的感觉它的保护做的并不好,周围规划并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在老房子里用餐的感觉,是不能用食物的好坏来判断的,有人说它的菜品并不是特别好,也有人埋怨它价格太高,但是能有机会在老房子里品尝昆明地道菜,也算是一种缘分,不知何时,这栋老房子可能不复存在里,而这一餐饭,成了历史,也成了唯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农舍“一颗印”
昆明“一颗印”住宅【图文】
杨大禹 王玲 | 滇中“一颗印”传统民居的源流
云南一颗印——中国传统特色民居古建筑
古典建筑中的民居建筑之云南民居
【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的历史文化形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