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肩手综合征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肩手综合征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0-12-31 17:47:48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推荐

  作者:郑越瑜,林长缨,符爱民,杨冰霞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二区,广东湛江 524001)

  【摘要】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预防作用。方法 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68例,循证护理组经循证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2、4周统计SHS发生率,并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SHS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5.9% vs 22.1%,P<0.05)。两组患者各观察时间点的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在干预后1、2、4周循证护理组的评分均较常规护理组高(P<0.01)。结论 循证护理的应用可有效地降低脑卒中患者的SHS发生率,可显著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 (EBN)是指护士将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患者个体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1]。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严重影响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我们对神经内科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3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入护理的同时,对其中的68例患者进行了EBN,对积极预防SH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与分组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6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诊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系第1次发病,上肢肌力在3级以下,并均在发病后5 d内入院。除外:发病前有肩关节病,颈部疾病所致的肩部疼痛,严重肝肾等疾病所致的上肢水肿。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0~80岁,平均(68.39±3.56)岁,脑梗死52例,脑出血16例;循证护理组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42~78岁,平均(67.98±2.87)岁,脑梗死46例,脑出血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性质和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通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根据临床经验并结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系统地查阅有关方面的资料和文献进行循证,制订循证护理方案。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在循证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1、2、4周统计SHS发生率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Bathel指数,BI)。

  1.2.1 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组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及生活护理。循证护理组行综合性(整体)护理干预措施,除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和生活护理外,还包括体位摆放、指导康复运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具体如下:(1)良肢位:各种卧位、坐位、站立或行走时注意患侧上肢良肢位的摆放,避免患侧上肢向下拖垂引起肩关节脱位和过度牵拉,纠正肩胛内旋内收,防止腕关节和手指屈曲痉挛。 (2)指导运动:指导患者进行的功能训练程序是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主要包括肩关节松动运动、上肢抬高运动、腕关节背屈、掌屈、内外旋运动及拇指外展,内收及掌指关节和小指关节全范围运动及对指训练。(3)健康宣教: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家属及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及目前的治疗方法,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整体认识,改变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以消除其抑郁情绪,增强康复的信心。(4)个体化心理护理:利用首因效应疏导和支持方法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精神和躯体的状态;针对患者不同的个性特征、文化程度、内心活动、心理需求,提供个体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接触,注意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1.2.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SHS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BI评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HS发生情况

  循证护理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4周后SHS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其中干预后1、2、4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HS发生率的比较 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2.2 两组BI评分

  两组患者干预1周后各时间点的BI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循证护理组的BI评分在各时间点均较常规护理组高(P<0.01),详见表2。表2 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 与干预前比较:△P<0.01;与常规护理组相同时段比较:*P<0.01。

  3 讨论

  作为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的SHS,属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的范畴[3]。SHS一般发生于卒中后3 d至6个月,大多数在3~16周,其发生率为21.0%~23.4%[4],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SHS的发生率为22.1%。目前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治疗上没有特异性的方法,目前常用的主要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交感神经阻滞及交感神经切除术、封闭及各种物理康复治疗、中药及针刺治疗等[5]。

  EBN为护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它把个人临床经验同外部所获得的最佳证据结合起来,为护理决策提供了有效真实的依据。此外,达到预期的结果同时激发了护士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的积极性,不断更新观念,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自身修养,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6]。本研究是运用EBN方法、有目的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在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的宣传,并做好心理干预,使之在EBN干预过程中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主动配合训练,达到预期的结果。

  本文结果表明,早期EBN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SHS的发生,显著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对积极预防SHS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患者以后的进一步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美瑛,徐梅英.循证护理对护理学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14): 12341235.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 陈立典,田永胜.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J].中华理疗杂志,1997,20(1):3335.

  [4] 章翔.脑卒中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01.

  [5] 王升强,赵建国.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1):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探究
康复课堂 |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
麻醉医生应该熟知的:心脑不分家,卒中可引发“完美风暴”!来自JACC综述
功能性磁刺激助力脑卒中患者康复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