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岁时的轨迹(17)三伏,村头夜半觅清凉


三伏,村头夜半觅清凉

雪岸

伏暑当年恨昼长,

村头夜半觅清凉。

而今空调均寒热,

梦中时常游故乡。

一诗一谣说三伏

 说起三伏,就让人想起儿时背诵过的一首唐诗和一首古民谣。

 一首唐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诗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是《水浒传》“智取生辰纲”中白日鼠白胜唱的一首民谣。谣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笔者还从小时就知道的一句农谚,加深了对三伏的认识。这句农谚是:“不冷不热,五谷不结。”

 一诗一谣一谚发生的天气背景都与三伏有关。从中可以看出三伏的特点有二,一为天逢酷暑,炎热难熬;二为如此天气却与农民、农村、农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今,科技水平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三伏的那种火热再难体验,然而过去一年一度的三伏经历却长留脑海,让人不时忆及。并引起了笔者对三伏追根溯源的兴趣。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伏”可称“长夏”,“伏”是五行家对季节的另类安排,其中“伏”为“土”。“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

【今夕是何年·古代历法】(第23-24页)云:“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

 三伏的来源历史相当久远、它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曾为【史记】作注的唐代学者张守节云:“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追踪日月星辰-中国古代天文学】第152页亦云:“三伏,炎热的夏季,在大暑和小暑之间,民间流传着三伏的说法。据【史记,秦本纪】记述,三伏创于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距今已2600多年。”

三伏计算依干支

 伏日年年过,至于伏日是如何具体计算的,恐怕知道的人不多。就是笔者如果不是查阅了大量有关天文学、民俗学的有关书籍,进行了一番研讨,也只能人云亦云。

 原来三伏的日期的计算依据有三:其一是按节气的日期即夏至算起;其二是以天干和地支日期相搭配,突出庚日;其三是以上二者综合配合来计算。这里重点说到的应是干支。

 我国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为一周期的纪日方法,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据甲骨文记载,此纪日法是从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开始,至今从未错记,是中国历法史上的一个奇迹。由于干支纪日与农历各月无一定对应规律可循,除推算个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领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等杂节气时才使用。

“伏”,是五行学家对季节的说法。本来四季春、夏、秋、冬为木、火、金、水。木生火而火克金。有火相克,秋天就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五行学家就把这段时间称为“伏”,也叫“长夏”,五行中为“土”。加入长夏后一年就是五季。这样木、火、土、金、水,都是相生关系。因为秋天属“庚辛金”,所以要从“庚日算起”。也就是说,“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又因为最热的时间是夏至后20到30天开始,所以入伏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再因为庚日到夏至的时日相差比较大,由于立秋后必有一“伏”,于是有40天“伏”和30天“伏”之分。

 按农历规定,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即与干支纪日法中带“庚”的日子,如庚午、庚子、庚寅等。因庚日到下一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从初伏到中伏的时间固定为10天。由于规定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所以中伏有时是十天,有时是二十天。

 由此可以看出,三伏的日期是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日期相配合来计算的。农历规定,夏至后第三庚日定为初伏第一日,也称为头伏。夏至日与初伏之间的天数是不固定的,但因按干支纪日法,一个庚日到下一个庚日之间相隔10日,所以初伏距中伏之间的日期额定为十日。10日以后,即夏至后的第四庚日进中伏(也称二伏),也就是二伏的第一日。

 对三伏还有一个自古至今的规定,就是三伏的确立不再按夏至后的庚日来计算,而是改为规定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进入三伏。因此,从二伏到三伏的日数也不能固定了。有10天或20天之分,这取决于夏至到立秋之间是4个庚日还是5个庚日。如果是4个庚日,则二伏至三伏10天间隔;如有5个庚日,则有20天间隔。三伏的天数在30日或40日。

 由于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具体计算又要用到干支,比较复杂。当然也有简单的办法,就是查历书。从历书上看,三个伏为30天的年份少,大部分是40天。据统计,从1970年至2019年50年间,三伏只有30天的为14年,即1970、1972、1985、1987、1989、1991、1993、2000、2004、2006、2008、2010、2012、2014年。往后几年三伏为30天的年份是2021、2023、2025年。

最热大暑三伏天

 俗语云:“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伏天出现在7月下旬,它包括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中旬,一些年份到8月下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因为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那么哪一伏最热呢?从多年的气候观察和人们常年的体验,三个伏中最热的那一伏就在中伏。7月7、8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云:“暑期之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持续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的时候开始入伏,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要特别注意防暑了。由于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除了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外,还是既潮湿、又闷热的日子。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太平洋和印度洋,空气潮湿,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当然到了末伏,随着日照时间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了。

 农谚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在笔者的故乡,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为三伏日。古代三伏天,民间百姓大多数要多休息不外出,以避暑气,富贵人家还外游,选择荫凉地方消暑纳凉。而今一般不同了,一是空调普及到千家万户,避暑容易多了;二是就是平民百姓也有不少人选择此时到一些大山的避暑胜地去旅游,去避暑,一举而数得。

 在此,需要说到的是,30天的三伏与40天的三伏的年份在气象学上,究竟在什么区别?在笔者看来,实际上应该没有多大的区别。虽然天热时间的长短每年并不相同,但天气的炎热程度也并不因为有40天就热的时间特别长,有30天就热的时间短一些。有的年份甚至与此相反。那为什么古人却要分出30天和40天的三伏呢?就笔者分析,古人是以他们当时阴阳五行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原理来计算的。既然要以天干地支来计算,联系过去多年的实际,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入伏的起始日,还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如果一律将三伏算作30天的话,那么一些年份三伏到立秋就要结束了。但从各年天气总的情况来看,虽然立秋以后水冷三分,但也只是晚上稍稍凉爽一些,白天的热度不亚于之前的二伏,由于又要以庚日计算,便产生了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必有最后的一伏即末伏,那就不能不将三伏的时间延长到40天了。

 此外,三伏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入伏以后,一些年份常有暴雨,暴雨易形成洪水,称为“伏汛”。农谚说:“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因此,数伏天气既要防暑,又要防汛。

 自古还有农谚云:自古以来流传着“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有雨种荞小麦”和“初伏种胡麻,中伏种粟”等谚语,指导着农民的种植。至于在一些因伏讯洪水造成庄稼损失的地方,则仍要按此谚语的指导,抓紧萝卜、伏菜或秋菜、荞麦的播种,做到伏内损失伏后补,夏季损失秋季补,确保全年的农业丰收。

因势利导有风俗

 三伏天既然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那么这一阶段对人的影响作用必然很大,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各地便产生了多种多样且各具特色的三伏天的风俗习惯。

 据有关资料介绍,把伏日作为节日约始于秦朝,当时称“伏腊节”,是一种庆祝夏粮丰收的农庆活动大约到了汉代,伏日与食俗才联系在一起产生了三伏天有饮酒聚会的习俗。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说:“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按理,三伏日食羊不合时理,农家为何要在伏腊日烹羊斗酒呢? 一方面是羊肉有大补身体的作用,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人把“伏腊”作为节日来看待,所以要像过年一样庆贺一番。在汉代除了民间这样做,宫廷同样也有伏日赐肉的宫俗。

古人在三伏来临之际,还会举行“赐冰”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以供消暑。当然这些只能是帝王将相和富贵人家的“专利”。唐代长安豪富们甚至会举行“冰宴”宫廷里还按地位高低赐冰镇食物。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

普及到平民百姓家三伏天的饮食习俗。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风俗不尽相同。这里只说说目前还为人所知的三伏饮食习俗。

  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饺子也叫“伏(福百)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最初称“馄饨”度。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魏式春秋》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么又为什么大热天本来就酷热难耐,还吃让人淌汗的热汤面呢?据说是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在过去农业社会,入伏时,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之时。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吃白面饺子,而形成了传统习俗。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比起水饺,馄饨个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馄饨费时短,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方保证熟透。另外还有一点,水饺重蘸料,馄饨重汤料。在广东地区尤其突出,鸡汤、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我们这边吃馄饨还常配面一起,称云吞面。我国三伏吃面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东晋史学家孙盛所撰的《魏氏春秋》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之所以三伏天吃热面,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作了解释:“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我国古时,人们视五月为“恶月”,六月也沾有“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当然,这是一种迷信说法。不过,伏天食汤饼,吃得热汗淋漓,对肠胃也是有好处的。

  杭州有谚语云:“头伏火腿二伏鸡”。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火腿熬汤也有清补作用,还可以加点番茄之类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消除腌食致癌的顾虑。火腿还有加速伤口愈合的功效,现在还把其用于外科手术后的辅助食品。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江苏彭城则有“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谚语。众所周知,羊肉是发汗的食物,是冬日里再好不过的美食,徐州人却迎难而上,在一年中最热的伏天吃加了红油辣椒的羊肉。“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当然,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

  此外,防暑是三伏天人们永远需要重复的话题。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实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喝茶水、绿豆汤,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换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晒措施,活动不要过量,避开中午最热时段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天”是如何确定的?
2020年的三伏长达40天
常识:入伏(数伏)怎么算? 吃什么?
三伏天:在最热的日子里,寻一处凉,守一人心
今曰入伏,“三伏天”的“伏”啥意思?啥是数伏?有哪些风俗?
今天起进入初伏 学习如何养生 - 别有病 Byb.cn - 纯自然疗法,攻克亚健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