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复案例】年纪轻轻喊腰痛,10岁小姑娘竟然.......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骨三科 何升华 任之强

那么,孩子真的没有腰吗?

孩子会不会真的腰痛呢?

跟着杏林君一起来看看

这个10岁的小姑娘怎么样了

前段时间,一名正在加拿大读初中的10岁小姑娘,因为腰痛、左下肢放射痛,父母带着她到深圳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就诊。

小姑娘已经保守治疗多次了,但是都没什么疗效,疼痛也没有缓解。很长的时间内,一直经受腰腿痛的折磨,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

小姑娘的家长觉得保守治疗下去不行,在朋友的介绍下,慕名找到了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的何主任,寻求微创手术治疗。

通过检查发现,这位10岁的小姑娘患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由于患者已经在当地进行了保守治疗多次,效果都不理想,疼痛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在跟父母沟通后一致决定,采取手术治疗。

术前磁共振显示腰4-5椎间盘巨大突出,压迫神经

术前造影显示纤维环破裂,造影剂沿裂口外溢

于是,在详细制定手术计划后,采取了硬膜外麻醉下行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的微创治疗方案。

何升华主任正聚精会神进行微创髓核取出手术

术中取出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

手术大约一个小时就结束了,整个手术过程中出血仅有5ml、术后伤口仅有7mm,相当于钥匙孔大小。

术前(线框内为突出椎间盘)

术后(突出椎间盘取出干净)

术后患儿右下肢疼痛明显缓解,第二天便可以下床活动。

术前患儿因疼痛不敢抬左腿

术后左腿疼痛立刻消失,马上能抬高

何升华主任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中老年和长期体力劳动者,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少见。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青少年发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极大地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应引起家长和学生的重视。

一般认为年龄不超过21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定义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1、发育问题

女孩子在十二岁左右,男孩子在十四岁左右快速长高,软骨板骨化迅速,椎间盘发育不完全,髓核含水量较高;

而胶原蛋白含量较少,椎间盘的柔韧性不足,腰部肌肉的力量也明显不足,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

2、坐姿问题

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习中,如果坐的时间过长,加之运动过少,这样容易引起椎间盘受到过大的压力出现退变,严重者出现纤维环破裂、椎间盘逐步突出。

3、不恰当的锻炼

现在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比较少,经常做的一个体育锻炼是仰卧起坐,这种方法可以锻炼腹肌,但是对腰背肌没有起到锻炼作用,而且在身体前屈状态下对腰椎间盘有损伤。

1、避免弯腰劳动

尽量避免让青少年从事长时间弯腰的活动或劳动,如锄地、刨木和扛重物等。

父母可让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但绝不要让孩子做难以承担的重活儿,当孩子逞强时父母必须加以制止。

2、改善姿势,劳逸结合

1、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卧姿。

青少年在坐立时要尽量挺直身体,保持脊柱的生理性弯曲状态,以减轻和避免不良姿势给腰部肌肉和椎间盘带来的负荷。

2、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读写姿势。

目前青少年由于学习负荷较重,普遍存在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正,将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可能成为成年后腰背痛的原因。

另外也不要长时间弓着腰、趴在课桌上打盹或睡觉,课间最好站起来活动一下腰部或做课间操哦~

3、加强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运动。

运动对骨骼肌肉系统也有良好的作用,强有力的背部肌肉,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青少年可多做五点支撑、小燕飞等腰背肌锻炼运动。

椎间孔镜技术

回顾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历史,1999年Yeung和Tsou介绍了YESS技术,并于2002年将其应用于椎间孔入路下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006年Hoogland等在YESS内镜应用的基础上发展提出了TESSYS技术,提高了内镜下椎间孔的探查范围,进一步拓展了椎间孔镜的手术适应证。

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何升华主任本人自2008年开始便在国内率先开展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4年,他发表在《中医正骨》的一篇题名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章指出,自从2008 年 11 月至 2013 年1 月,他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31 例,术后疗效满意度达到91%。

专家介绍

何升华

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深圳市中医院脊柱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脊柱微创方向博士生导师。欧美脊柱微创访问学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椎间盘退变与修复专家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脊柱内镜学组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脊柱内镜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疼痛与内镜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员副主委、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深圳市医管中心脊柱质控中心委员、深圳市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委员,深圳市脊柱微创学组副组长。主持的“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法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课题,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02-35 LC-39-R-OI),荣获全国“郭春园式好医生”称号,深圳市优秀中医,深圳市中医院“十佳医务工作者”。精于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科疑难病症,脊柱及相关疾病治疗,骨质疏松症治疗。擅长脊柱外科、经皮椎间孔镜(PELD)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MED微创治疗颈、腰椎退变性疾病,脊柱脊髓神经损伤手术治疗,发表SCI论文2篇(Spine1篇),专业论文40余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封面】如何让脊柱疾病患者挺直腰杆做人?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这些问题你不可不知
COA2016:张西峰教授谈脊柱结核的微创手术治疗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微创治疗
浅谈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的最佳选择——椎间孔镜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