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季平创作的影视音乐,那韵味,是烙进心里的情感
远情[music.migu.cn]
设彩铃

听赵季平创作的影视剧音乐,常常能够引起我心底的共鸣,让我心有悸动,勾起那种千百年来传统、厚重且苍凉的乡土情。


赵季平是中国音乐界殿堂级的人物,他是在广袤的黄土地上养育的音乐骄子,他是一直为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而奔走的音乐家,他是中国影视音乐界目前获奖最多、奖次最高的音乐家,是中国音乐界里程碑式的人物。


赵季平的音乐创作涉及到民族管弦乐、交响音乐、歌剧、舞剧、艺术歌曲、戏曲等多个领域,最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是那些经典影视剧的音乐和插曲,从《黄土地》、《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水浒传》、《大话西游》,到《大宅门》、《乔家大院》、《大秦帝国》和《三国》等等,每一部作品都雅俗共赏,让人觉得酣畅淋漓。


赵季平创作的音乐让影视剧配乐植根于民族器乐和民族文化之中而焕发新枝,他让影视剧配乐离开影视剧本身依旧保持着纯粹的艺术生命力,他的音乐见证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集体崛起,他让中国的传统民乐借着电影的魅力大放异彩。


赵季平是写旋律的大师。他有独特的审美追求,立足于中国大地,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巧妙结合,用中国的音乐语言,写出了人人听得懂的音乐,不仅好听,而且有个性。


赵季平一直居住在陕西,对三秦大地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说:'我从小就痴迷民族民间的东西,我是在民间戏曲的环境中熏陶长大的,对传统音乐,我有一种特殊的喜欢。'



父亲赵望云是影响了赵季平一生的人。著名画家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他就开始深入民间写生,进行绘画创作,他的画笔勾勒出的是普通的乡村生活,春耕、翻地、养猪......这些最不起眼的日常劳作,成为赵望云的创作主体。


赵季平说:'父亲一辈子不画名山大川,就画老百姓。所以我的音乐中,大量的是老百姓的声音,可能和他画笔留下的这些作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晚年的赵望云先生为儿子赵季平画了一本画册,题头是'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半个世纪之后,在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心语》中,赵季平这样写道:'我敬重父亲,每次站在他的身边,专注地看他作画,我的心里都在产生隐约的音乐线条,这是一种神奇而美妙的感觉,这感觉随着父亲笔墨的变化和线条的流动而强烈着,强烈着。在父亲的画案旁,鬼使神差地坚定了我当作曲家的决心。'


除了绘画,赵望云同样酷爱戏曲艺术,他通晓秦腔、京剧和豫剧,拉得一首好京胡。赵季平常常与父亲一起听戏,京剧名旦尚小云是父亲的好友,他与尚长荣也是好兄弟。

1964年,赵季平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70年毕业时,他被分配到陕西戏曲研究院,对于这一工作分配,赵季平不满意,因为作为作曲系毕业生,更应该去交响乐团或者歌舞剧院工作。于是,赵季平独自一人去到距离西安40公里外的乡村,当时父亲赵望云下放的地方,与父亲交流想法。


没想到父亲鼓励赵季平说:'你要到戏曲研究院好好补补课,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只有把自己的东西研究透了,才能两者结合,写出好的作品。'就这样,赵季平踏入了戏曲的大门,他指挥演出的秦腔《红灯记》不下百场,从城市到乡村,从西安到陕北,走遍了村村寨寨。


在下乡演出之余,赵季平细心研磨秦腔、碗碗腔、眉户剧等地方戏曲,又把它们与京剧、豫剧、晋剧和川剧等剧种进行对比研究。当年一起共事的同事形容,赵季平在陕西戏曲研究院写下的总谱,能够装满满一车。赵季平回忆说:'正是有了这样的积淀,让我对三秦大地的民间音乐了如指掌,这些民族民间的音乐素材,已经融入我的血液里。'


1981年,赵季平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班毕业,重新回到西安,开始了他的第一部交响音乐作品《丝绸之路幻想组曲》的创作,就是这一部作品,把赵季平带入了影视音乐的创作之路。

1983年11月,导演陈凯歌、摄像张艺谋和美工何群等人,正在筹拍反映大西北风格的电影《黄土地》,他们要找到一位熟悉当地音乐风格、对大西北的艺术特色有充分了解的青年作曲家,为影片进行音乐创作。当时,西安音乐学院的教授推荐了赵季平。在听过《丝绸之路幻想组曲》的第一乐章之后,陈凯歌等人被深深感染了。于是,他们相约一起去陕北采风。


第二年春节刚过,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赵季平和陈凯歌,张艺谋、何群一起坐上了四面透风的面包车,开始了被他们称作是'一次灵魂之旅'的采风。这一路,他们拜谒了黄帝陵,夜里听到了黄河的呜咽,清晨听到了河边挑水老汉吼出的信天游......这些风情触动了他们的创作灵感,《黄土地》拍得那么深沉,充满了深邃的感情与无尽的生命力。影片中的歌曲《女儿歌》和其它音乐的创作与故事完美地结合,就像生命糅在了一起。


电影《黄土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大胆的构图,强烈的色彩对比,古朴厚实的音乐创作,都是电影界一次史无前例的革新。尽管影片有无法逃避的时代审美局限性,但是为中国电影进入到现实主义的走向奠定了基础。


影片中赵季平使用了大量的民歌信天游的元素,几乎可以被看作是一部西部音乐片。影片中人物语言极少,情感的传递和表达也是借助于信天游来实现的。


这是赵季平电影音乐的处女作,因为《黄土地》这部电影,赵季平开始与影视音乐结下了缘分。可以说,《黄土地》成就了赵季平,赵季平也成就了《黄土地》。

从此,赵季平开始了与陈凯歌执导的多部电影进行配乐的合作,包括《霸王别姬》、《风月》、《梅兰芳》等等。尤其是《霸王别姬》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它的魅力完全超出了电影在世俗美学范围的功用,形成了一次艺术对社会现实最完美的关照。


赵季平为《霸王别姬》的配乐,更是达到了一个超越电影本身,进入电影叙事的高度。在《霸王别姬》中,赵季平通过运用戏曲元素,来表达故事的推进。这些戏曲音乐构成了影片的情节,更成为人物命运哲理化的旋律。赵季平用音乐表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传统艺术在时代面前的一次挣扎,将中国传统音乐的哲思丝丝入扣地表达出来。


赵季平以音乐作为一个按钮,通过影片《霸王别姬》释放出了淤积了千百年的愁思与哀痛,让我们窥探到了隐含在历史迷雾中的那些波澜壮阔的民族苦难长诗。

1988年,因为电影《红高粱》的音乐创作,赵季平获得了电影金鸡奖的最佳作曲奖。赵季平与张艺谋的结缘还是源于《黄土地》,当时张艺谋是《黄土地》的摄像。有一天晚上,在陕北的窑洞里,张艺谋对赵季平说,将来如果我当导演,一定请你作曲。1987年,刚刚结束电影《老井》的拍摄,张艺谋就拿着《红高粱》的剧本找到了赵季平,来完成两个西北汉子在窑洞里的约定。


在电影《红高粱》中,赵季平运用了中国民间传统的吹打乐器:唢呐、笙和鼓,利用'先锋派'的思维,用音团和音块的写法,把它们组合起来,产生了高亢雄浑的呐喊,构筑出了具有交响乐特性的音响效果,显示出了剧中人物热烈、阳刚和狂野的性格。


《红高粱》的配乐是赵季平最个性、最民族的一次呈现,陕北夯歌的泥土味道,秦腔的豪迈都被他加入到了影片的配乐当中。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杂糅与贯通,不仅是南方与北方的融合,更有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无论是《妹妹你大胆往前走》还是《酒神曲》,粗犷的旋律,夹杂着一股浓烈的酒气,奔放而洒脱。


赵季平创作的电影《菊豆》的配乐,可以用大音希声来形容。整个影片没有过多渲染的音乐,情绪简约凝练,只是通过短短的几句埙音来渲染影片的气氛。古老的乐器埙把影片的空漠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有一种留白的魅力。


电影《秋菊打官司》的配乐充满了赵季平藏拙的智慧。影片没有一句唱词,也没有一个配乐,只有几段稀稀疏疏的陕西碗碗腔的节奏,加上几次老人浑浊的呐喊,组成了全片的音乐,为影片粗粝写实的风格加入了一脉文艺的气息。


赵季平先生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研习和熟稔,使得1998年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音乐风格和情绪表达,达到了国产影视音乐的巅峰。三首主题曲中,《好汉歌》粗犷豪放,《公道在人间》刚劲有力,《天时地利人和》大气庄重。同时剧中的插曲或婉约柔情,或深情质朴,或华丽重彩,或悲凉愤懑......每一首音乐都令人心驰神往。


赵季平创作的这些音乐以群像式的方式,丰富且立体地呈现出绿林好汉的风采,也是他的音乐素养和传统文化底蕴最为全面的一次展示。这些音乐包含了中国人对于江湖世界所有的想象,又演绎着世俗人情的温热和哀伤。


在《水浒传》的音乐中,赵季平选用了河南民间音乐素材,又综合了山东民歌元素,还加上了古典音乐,如宋代白石道人姜夔的传谱。他的音乐打通了传统与现代的割裂,又完成了平民与精英两种视角的审美结合,将时代文化特点与古曲融会贯通,真真切切用音乐完成了一次中国文化的超时空链接。

赵季平创作的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的音乐,是真正有着金庸式武侠小说的神韵:古朴而雅致,豪情又不失细腻,对江湖有一种写实的味道。


主题曲中一急一缓,一刚一柔,形成对比,刘欢唱出了令狐冲潇洒的气质,而王菲的主题凄婉哀愁,将江湖眷侣的深情娓娓道来。


赵季平所走过的道路,所看到的世界,以及他所生活的土壤注定了他所创作作品的厚重与经典。雄浑豪迈,掷地有声,娴熟悠扬,玲珑清幽,置身于他的音乐总能感受到古朴的风韵。

《大宅门》是导演郭宝昌以百年医药老号同仁堂为素材创作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家族史结合着民族变迁的历史,演绎出了清末至民国那一段峥嵘岁月中的悲欢离合。


因为电视剧的京韵特点,赵季平谱写了京味儿浓郁的音乐,主题曲更是选择了韵味十足的京剧唱腔,使得歌曲在揭示人物命运的同时,将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故事的戏剧性巧妙结合在一起。


主题曲描述出了大宅门所代表的中国人传统的精神涵养,也将主人公白景琦在乱世之中的沉浮和气度渲染得豪情且苍凉。歌词'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乱世风云乱世魂'浓缩了白景琦慷慨激昂的一生,贴切地解读着他的命运。


音乐《道情》清幽细腻,哀而不伤,如同倾诉一般,将一段波澜壮阔的家族史,用舒缓的音乐诉诸而出。《大宅门》中的插曲和背景音乐,用京剧锣镲鼓点的节奏,契合剧情的起承转合,同时又衬托了人物的情感波动和故事的戏剧冲突。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描写了清代晋商代表人物乔致庸的一生,以浓重的人文情怀脍炙人口。赵季平创作的主题歌《远情》糅进了地道的山西民歌元素,如泣如诉的旋律,写尽了人生的变幻沧桑。


当带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晋胡和二股弦的旋律响起的时候,那清幽中的丝丝苍凉像一股酸涩的细流缓缓地流淌,把人生的忧愁与生命的激荡相互缠绕,演绎出历史的韵味,带给我们无限的回味和感叹。



张艺谋曾经说:'谈及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中国电影音乐的历史,不能不说到赵季平,他代表了这个阶段的电影音乐,他是这个时期的里程碑和巨匠。'


陈凯歌这样评价赵季平,'不信今天无古儒',赵季平是一位有着君子之风的艺术家。


赵季平带着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体现了他浓厚的民族情结,正是这种浓厚的民族风格、鲜明的个性,以及民族器乐的组合,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赵季平伴随着中国影视的发展,一路风尘仆仆,带着满身的音符,注解着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


文中图片及视频来自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季平电影音乐创作的特征丨今日头条
1983年的一天,摄影师张艺谋、导演陈凯...
聆听经典·《女儿歌》 王二妮:只有将自己融入歌曲...
人物丨赵季平与电影音乐的'初恋'从'黄土地'开始
2011年的一件出版物|赵季平部分创作歌曲
赵季平: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起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