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生走好:世上已无饶宗颐 天上又多文曲星

  【文艺星青年按】据媒体消息,国学大师饶宗颐于今日凌晨去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先生,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1917年出生于广东潮安,被誉为“通儒”、“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

  他与钱钟书并称“南饶北钱”,钱钟书先生称他是“旷世奇才”;他与季羡林并称“南饶北季”,季羡林先生说他是“我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学术界尊他为“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结缘国学

  饶宗颐自少禀承家学,饱览群书。家中的天啸楼是当时粤东最大的藏书楼,藏书数以万计。少年饶宗颐感觉学校的教育并不适合自己,宁愿独自一人躲进天啸楼里自学。

饶宗颐故居 天啸楼

  饶宗颐自小被父亲训练写诗、填词,写骈文及散文,在父亲的悉心栽培下,饶宗颐打下了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培养了超强的自学能力。

  1932年,饶宗颐续编父亲《潮州艺文志》,于《岭南学报》刊登。1938年,中山大学因为日军南侵而迁往云南。饶宗颐在途中病倒,停留在香港时认识了王云五和叶恭绰。从此他正式开始了国学研究。

  荣冠中西

  1962年,饶宗颐获得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尔奖的法国法兰西学院“汉学儒莲奖”。1993年12月,他获得由法国文化部颁授的文化艺术勋章。

  200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以表彰他在学术领域的杰出成就。

位于香港青山道的饶宗颐文化馆

  2013年,饶宗颐荣任法兰西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外籍院士,成为亚洲首位获得此荣衔的汉学家。

  2011年12月,经选举,饶宗颐成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2013年3月,在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饶宗颐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2013年10月,他被杭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学术著作

  有人如此评价饶宗颐先生:“他有三颗心,第一颗叫好奇心,第二颗叫孩童心,第三颗叫自在心,一颗比一颗高”。持着这三心,饶宗颐在智慧的求索中执著,而不为执著所累。

  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出版著作60余部,囊括上古史、敦煌学、甲骨学、简帛学、词学、史学、经学、礼乐学、宗教、书画等。在此,我们选择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几部作品,一起来感受饶宗颐先生治学之广阔。

《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

  该书由饶宗颐先生亲自校订,集其主要著作之大成,几乎涵盖国学研究的所有领域。文集共14卷20大册,近1200万字,涉及儒学、道学、佛学,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等,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国际汉学界的前沿,堪称我国 20 世纪国学研究的一座丰碑。

《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

  正统论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历来讨论热烈的概念,饶宗颐先生费时五年,深入研究,穷其原委,成就鸿篇。《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分为通论、资料两大部分。编纂形式独具一格,既是史学专著,又是史料汇编,两者有机结合。是饶宗颐代表作之一。

《饶宗颐集》

  《饶宗颐集》分为五部分:经史新论、文学综述、书画通议、诗赋拾珠、散文馀馥,是从其70多种著作和900多篇文章遴选出来的精华。在此可领略到大师长流不息的求知欲、永无止境的创造力和求真、求正、求是的治学精神。正如他本人所言“做学问就是求真、求是和求正,做人也是这样。”

  书画欣赏

  饶宗颐先生不仅是一位学术大家,而且是一位艺术巨擘。他在传统的艺术 ——诗、书、画、琴各领域,都有高深的造诣。在诗词方面,饶宗颐在少年时代就曾以作《优昙花诗》而有神童之誉。青年时代一卷《瑶山诗草》,被称为 “抗战史诗 ”。此后,饶宗颐一直持续着他的诗词创作。

  在书画方面,他的造诣尤深,山水、人物、花鸟兼能,各体书法无不精通。书法作品包括甲骨、金文、简帛、篆、隶、楷、行、草等各体书法,以及晋、唐、宋、元及明遗民诸家笔意。绘画作品,自上世纪 50年代至今各类形式的创作,如敦煌白画、禅画、西北宗山水、荷花等。

饶宗颐书法作品

  饶宗颐认为,各种艺术,其理都相通,音乐与书法的基本道理自然也是一样。“书道如琴理,行笔譬诸按弦,要能入木三分。轻重、急徐、转折、起伏之间,正如吟猱、进退、往复之节奏,宜于此仔细体会。”

饶宗颐绘画作品

  饶宗颐平生最钦佩庄子的“参万岁而一成纯”这句话,这句话出于庄子的齐物论。饶宗颐的书画创作上就运用了很多齐物思想。他认为,临摹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所以他的临摹作品,其实都是创作作品,因为他在临摹过程中,必然还有自己的构型、用笔,每一笔还是他自己创作出来的,不是别人给他创作出来的。

  他人印象

  国学大师 季羡林:饶宗颐的研究视野无限开阔

季羡林与饶宗颐

  “饶先生对国内考古和文物刊物之熟悉,简直远达令人吃惊的程度。即使参观博物馆或者旅游,他也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时时注意对自己的学术探讨有用的东西。地下发掘出来的死东西,到了饶先生笔下,往往变成了活生生的有用之物。再加上他对国外的考古发掘以及研究成果信息灵通,因而能做到左右逢源,指挥若定。研究视野,无限开阔。”

  清华大学研究员 李均明:饶公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兼备

  “饶公是少有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兼备的人才,这也就是说为什么饶公能够成为百科全书式的贤人。他的视野比较广,知识面很广了以后,看问题针对性很强,角色的转化能够做得很好。他做学术的时候,逻辑思维比较严谨。他搞艺术的时候,就换一种方式,能够心潮澎湃。”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王素:饶公的研究对吐鲁番学是开创性的

  “饶公在吐鲁番学方面写的文章并不多,但是他做的研究对于吐鲁番学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他起步比较早,那个时候写的文章有很多高瞻远瞩的见解,直到现在仍然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 李焯芬:他有一个不老的好奇心

  “饶公是一个很有童心的人,他心中很清明,很自在。另外,他有一个不老的好奇心,你给他提一个问题,一个古代历史的问题,或者是一个文学的问题,他就会去想,去看书,最后在他研究的基础上,写一篇论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痛悼念!国学大师饶宗颐今天凌晨去世
刘悦笛 | 饶宗颐:中国最后一位“百科全书通人”走了!【纪念饶宗颐先生专题之三】
潮汕人物介绍之二:“文化巨擘”饶宗颐
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竟是中国最珍贵的”国宝“!我们很惭愧,现在才让大家知道了您!
“永不止步的天才” 国学大师饶宗颐走了
欣赏优昙花诗 纪念饶宗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