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一整体解析!

随着英语科目的结束,多数省份的2018年高考也落下帷幕。北辰教育的老师们也在紧锣密鼓地为大家整理出真题及答案,并做专业的真题分析。

现将新鲜出炉的《2018高考语文全国卷I真题、答案及分析》呈现给大家。

高考语文一结束,微博、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都是作文题转发,正在阅读此份试卷分析的你,是否也被湮没其中呢?但语文试卷除了60分的作文,还有90分的阅读和基础啊,齐头并进才是王道!

今天,北辰教育教研部就带大家好好研读一番这份新鲜出炉的试卷!

试卷整体分析

基本属于稳中有变,变中有度,难度适中。有新题,但没有偏题、难题、怪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 、古诗歌阅读、理解性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试卷结构和高考语文题型示例相对照,都是一些熟悉的题型,所考查的知识点、能力、范围、程度与去年基本相同。本来2018年的高考考试大纲就没有变动。这也说明本次高考是在新高考来临之前做一个稳定过渡。一些小的变化完全符合教育部所实行的要求语文素质能力改革之标准要求等。接下来,从从各个考查题型做一些简单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

此处考查的是“诸子学”的有关内容。文本材料改编自杨国荣的《历史视野中的诸子学》。原文近万字,缩减成了符合考题需要的900多字。所选内容与如何继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这也是时下国家所提倡的重点问题。与2017年试卷一样仍然设计了三个试题,但设题形式有一些细微变化:

2017年是第一题选“正确”的一项,而后两题是选“不正确的一项”;今年的设题形式却是第一、二题选“不正确的一项”,第三题是选“正确的一项”。看似变化不大,但对做多了模拟2017年高考试题的试卷后,很多同学会形成刻板印象,会想当然地做出错误选择。

三道题设题考查内容与2017年相同:前一题是从正确的角度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后两题分别问的是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和有关说法,考查角度符合学生思维、认知规律及答题思路。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的是阿城的《赵一曼女士》,当代纪实性小说。阿城的小说是高考喜欢选择的内容,这与阿城小说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特点,达到了很高艺术水平有很大关系。小说1000字左右,故事情节简单,紧紧抓住主要人物写,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具有含蓄蕴藉的风格,这是此次所选文本材料的一大特点。

所设计的三个试题,第一个是选择题,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其他两题,一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与“叙述方式”,整体难度不大,考查小说知识完备精当。

本次考试体裁仍是小说,让那些预测中叫得响亮的考查“散文”体裁的说法不攻自破。

实用类文本阅读

继续采用了相互内容有关联,却无统一性、整体性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变化很大,所选内容是几篇有关“量子通信”内容的文章,继承了2017年的考试形式。

但将第8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改为“不正确的一项”,将此题的2分减到第9题的主观答题中,从往届学生答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是答题时间不够的同学首先会选择放弃的题目。他们往往会蒙两个选择题的答案而不做第9题,省出时间来做其他题目。主查是因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所选内容是前沿科学,较为专业,学生在平时见得太少;再加上3则材料,缺乏完整的体系,给学生增加了心理压力和阅读难度。好在经过一年的训练,相信考生的表现不至于太凄凉。

第9题是分值6分,要答4个要点,这是考查考生是否能真正把文章读懂。相信此题的区分度会较高。

文言文阅读

材料仍然是人物传记,节选自《晋书 ·鲁芝传》。和历届高考题一致,没有跑出《二十四史》的范畴。所设三个选择题,与前两年相同,考查断句、文化常识和句意理解,难度适中。

文化常识考查“践阼”,在传记中时有出现,并不生僻。翻译题难度不大,分值10分,与往年相同。翻译里考查点全面,涉及到关键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所选文章600字左右,出现的人物众多,事情复杂,可能会给考生带来障碍。

古代诗歌阅读

共2小题,所选诗歌是唐朝李贺的《野歌》,歌行体。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虽受压抑但并不沉沦,虽愤激犹能自勉的情怀充溢在诗的字里行间。

选择题14题将“不恰当的两项”改为“不正确的一项”,难度不大,从而使诗歌鉴赏的分值减去了2分。其中的C项设题与要求背诵的诗歌《早春与张水部十八员外》比较鉴赏,这是一个亮点。说明高考有意识地将课内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提醒我们对教材内容要非常熟悉。不恰当的两项整体难度不大。

名句名篇默写

分别考到了《论语》《师说》《念奴娇 赤壁怀古》。由去年的5分加为6分。两篇文章一篇词。其中的第二题设题非常巧妙。以往的模拟考题没有如此设过题的,这应是反押题的架构。两篇高中范围内的,一篇初中范围内的,没有涉及到课外内容,没有出现生僻字的默写。

语言文字应用

此处历来是高考命题改革的实验田,每年都有较大变动,今年也不例外。今年最大的亮点是用一段文字综合考查了病句、补写、成语。考点集中,并考查了思维的迁移,是一大亮点。第20题考查书面语体,这是变化较大的,但考查内容较容易。只是得分点高达5个,要得满分比较困难。

第21题图文转换,是一道稳定不变的题型,考生不会觉得陌生。

作文

被戏虐妖魔化多年的高考作文,在“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梯子不用请横着放”乐中思辨之后,回归了一本正经的爱国且学术的面孔。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世界。2018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该文立意宏大,格调高昂,给同学们很强的时代代入感。写作关键在于首先审清材料,归纳所给材料的共同点:中国十八年的发展和巨变。然后确定立意;再次找准切入点,比如2000年,反映的是新世纪新气象,新起点新征程,2008年反映的是中国人面对灾难时的担当和使命感、举办奥运会的信心与自豪感,这些都是中国多年来积累的结晶。2013年是科技强国,民心工程,脱贫奔小康,共同富裕。2017年互联网惠及民生,让中国人实实在在感受到改革的红利,这些既离不开中国人不懈努力,也离不开国家的宏观把舵。2018年“世纪宝宝”长大成人,伴随新时代成长,还将继续陪伴中国与时俱进。

从以上材料任选一个切入点畅谈自己体会,层层推进,均可成文。当然,写作时还要注意用语口吻和阅读对象是十八年后的青年一代,你的文字和体认要让他们也感受到国家的巨变来之不易,民族崛起的艰辛,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更应代代传递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美德,永葆“中国”本色不动摇,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长治久安而不懈努力,为中国这艘航船能始终平稳前行奋力摇桨助力。我想这也是命题人用意之所在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试卷
[转载]2016届高考语文核心讯息
2023年四省(安徽、云南、吉林、黑龙江)联考试题评析
2011 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先睹为快 | 变中的“小、快、灵”与不变的“素养立意”——2023届四省高三适应性测试卷分析与启示
高考语文试卷:《围棋与国家》容易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