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三化学提高


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教材的使用,高考模式的变化,高考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复习备考的许多老经验、老方法已不再适用,要求我们广大化学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切实转变复习思路,有效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变“快速重复”为“自主建构”高三复习炒冷饭,将复习课上成是新授课的浓缩,将高一、高二时的老套路、老方法、老问题快速地重复一遍,老调重弹,只是速度快了些。毫无新鲜感,学生不愿参与,课堂上老师自编自演,学生反应冷淡、漠然视之。事实证明这种复习不仅不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学生才能真正形成一些思想认识,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高三复习课与高一、高二新授课相比,知识是不变的,但高一、高二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即使教师上课时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归纳将所学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但受课时限制,往往做得不够全面、不够彻底。高三复习要引导学生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总结归纳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即使对于前后没有联系,高一、高二已讲透的知识,应通过变换设问的方式和问题背景,来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知识问题化、问题背景化是吸引学生投入学习,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好方法。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设计引导型问题来引导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设计具体背景下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开放性和挑战性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如对于cl2的复习可设计如下问题:(1)无机物中cl2可以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和碱反应,还可以与哪些无机物反应? cl2还可以与那些有机物反应?(2)安全是化工生产中的头等大事,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何检验输送cl2的管道是否有cl2泄漏?(3)2005年3月25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装载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槽罐车撞翻,槽罐撞裂,大量的氯气散逸到空气中,假如你就在现场,你怎么办?二、变“照本宣科”为“专题复习”教材主要是为新授课服务的,其编排的依据是高一、高二学生当时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高三学生与高一、高二学生相比在知识水平和心理等方面已有了很大的变化。高三复习若仍然按照高一、高二新授课的顺序,逐章逐节依次进行复习,单调乏味,知识之间缺乏联系,学生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往往“复习到那,学生只会那”。知识遗忘率极高,复习效率很低下。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和顺序站在高中化学全局的角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安排复习顺序,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分专题进行复习,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好办法。中学化学五大块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无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先复习“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这部分内容对其他四个部分内容的复习有指导作用,后复习其他四个部分内容也可以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起到巩固和加深的作用,然后复习“无机元素化合物”或“有机化学”以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部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无机元素化合物”和“有机化学”部分,又是下面将要复习的“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础,最后复习“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从实验和计算的角度加深对前面三块内容的复习。在上述五大专题下,每一大专题又细分为若干小专题,每一个专题都要充分整合教材中相关知识,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使学生通过专题复习能对某一问题的认识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能够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如对于离子反应:以新教材(人教版)为例,《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总结了复分解类型的离子反应,《化学1》第三章和第四章有大量氧化还原类型的离子反应,《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的第三节介绍了双水解类型的离子反应,《化学1》第三章的第三节介绍了fe3+与scn一的配位反应,《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的第三节以cu2+为例讨论了配合物、配位反应。高三复习时应将上述常见的离子反应,整合在一起,进行专题复习,使学生对于离子反应有一个新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三、变“最后一讲”为“平时讲”最后一讲是老师教给学生的杀手锏,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学校都很重视。就化学学科而言,教师往往从试卷模式、难度,结构讲起,然后讲高考热点问题,针对即将迎来的高考,举一些与高考比较接近的例子,最后讲学生可能会范的一些典型错误和应采取的应试策略。有的教师还将重要的知识点一一列出,导致最后一讲很长、很长,而最后一讲又往往安排在临近高考的时候讲,有的甚至安排在考化学前一天的晚上讲,据说这样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考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考,是学生、家长、教师乃至国家的一件大事。临近高考时学生往往受这样、那样的事情和心情的干扰,学习效率不高。重要的最后一讲的内容又如此之多,学生到底能领悟多少呢?我个人认为,最后一讲应该穿插在平时讲,特别是高考热点问题和学生答题时的典型错误,平时就应该将高考热点问题讲好、讲透,训练到位,临近高考才来谈热点,讲是讲到了,学生也知道了,但由于时间仓促,训练不到位,学生拿到试卷,知道哪些是常考的热点问题,可就是答不上,只能望题兴叹。学生的典型错误更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纠正,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主观上也不想范错误,之所以还范错误,甚至范相同的错误,平时训练、纠错不到位。进入六月份之后,最好不要在讲新东西,而应该让学生回顾曾经学习过的内容,适当做些题目,热热身。四、变“一步到位”为“循序渐进”今天的化学高考,早己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考还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信息素养、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高三复习一步到位,第一轮复习便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素养完全按高考的要求来进行处理。导致很多学生在第一轮复习时感到难度很大,吃不透,嚼不烂,二、三轮复习重复第一轮复习的内容,炒夹生饭,学生缺乏新鲜感,不愿投入,同时,由于第一轮复习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导致第一轮复习耗时过多,二、三轮复习时间紧,来去匆匆,蜻蜒点水。重要的能力、思想、方法、素养没有得到强化,复习效率很低下。变“一步到位”为”循序渐进”,科学的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正确定位不同复习阶段的目标要求。第一轮复习主攻知识,适当兼顾能力、方法、素养,打好知识基础后,二轮复习侧重能力、方法、素养,三轮模拟练习,强化素养。这样循序渐进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同时也有效避免第一轮复习时,知识还未过关,能力、素养难以培养的窘境,三轮复习各有侧重,不同阶段,不同目标,不同措施,有新鲜感,吸引力强,学生积极投入,复习效率高。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的命题思想,考查方式,考查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广大化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调整复习思路,提高复习效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化学的基本方法
谈新课程理念下理综高考中的化学备考策略
2018年高考试题及命题趋势解析
巧设实验演绎时序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以高三一轮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浙江省2023年6月化学选考试题命题思路
浅谈怎样提高初中化学复习效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