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肿瘤免疫治疗为什么需要基因检测?是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需要做基因检测?

科普

肿瘤免疫治疗

为什么需要基因检测

PART1

知己:免疫治疗部队

01.护卫军
T细胞:
特种兵,擅长单挑。
它们是单兵武器,战斗力强,每个T细胞只锁定一类坏蛋;因此人体有很多的T细胞,足以识别各式各样的肿瘤细胞或外来病毒。

B细胞:
集团军,擅长群殴。
T细胞作为特种侦察兵发现了恐怖分子,会通过无线电通知集团军,然后B细胞就开始集结。

NK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巡逻队。
主要任务就是亡羊补牢——消灭那些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从而把病毒消灭在“摇篮”中。另外,身体里面的肿瘤细胞也是它们追杀的对象。

02.情报侦查员

  • 树突状细胞——战场上的情报侦查员。树突状细胞外形独特,就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树妖。平时,在身体各处到处转悠 

  • 一旦发现肿瘤的碎片线索,它们就会猛扑上去,将其迅速吞食,之后在体内对这个肿瘤进行加工,提取肿瘤的特征“碎片”

  • 然后把这个碎片扛在自己肩上,然后,它们开始长途跋涉,去寻找并联络可以对付这种肿瘤的特种部队T细胞。
  • 特种部队T细胞拿到信息后即刻出征,大举灭杀肿瘤细胞。

03.治安部
粒细胞:
白细胞中数量最庞大的一支,类似于社会中的警察。维持常规的保卫工作,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03.清扫队
巨噬细胞:
是人体的清道夫。
一直在为我们的身体做清洁工作,它们会吞掉那些进入肺里面的细小尘埃。正是因为巨噬细胞的辛勤劳动,我们的肺才不至于被无数的尘埃污染。它还会吞掉那些死去的细胞,比如死去的红细胞等。如果忙不过来,巨噬细胞还会召唤它的很多同伴,一起来战斗。

PART2

知彼:肿瘤“免疫逃逸”



免疫清除及免疫平衡


在我们的社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坏蛋,有从外面来的外星品种(细菌病毒),有我们内部的不良分子(瘤细胞)。

不过我们的社会制度完善,免疫系统大军维持着社会和平,它们会扫黑除恶,我们称之为“免疫清除”。

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尽管有不法细胞,但是它们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人体太平盛世,我们称之“免疫平衡”



免疫逃逸机制


假如我们是肿瘤细胞,会想方设法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甚至是反杀。



“免疫刹车” PD-1/PD-L1

为保护正常机体细胞不被免疫系统误伤,Treg会及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这就是“免疫刹车”PD-1/PD-L1(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通路:正常生理状态下,随着T细胞活化,其表面一种称为PD-1的分子便会增加;与此同时,“情报侦察员”APC上的PD-L1在细胞因子刺激下也会明显增加。

PD-1是T细胞上的刹车,PD-L1则是APC上按刹车的触角,使得激活的T细胞重新回到“冷静”状态。也称为“免疫检查点”。

一些狡猾的肿瘤细胞有样学样,长出较多类似APC上的PD-L1,按下免疫“刹车”,使得T细胞处于休眠状态。从而逃脱T细胞的识别与查杀,并以此获得喘息机会,肆意繁衍、增殖。



免疫治疗的靶点是免疫细胞而不是肿瘤细胞


T细胞被肿瘤细胞上的PD-L1蒙蔽后,要想重新唤醒T细胞,就需要免疫药物(IO)出马了。

免疫药物能够“锁死” T细胞的“刹车系统”,插足肿瘤细胞和T细胞,抢先跟T细胞上的PD-1对上暗号,这样肿瘤细胞就无法迷惑T细胞,撕开肿瘤细胞的伪装,从而使T细胞能够准确的识别肿瘤细胞,对其进行剿灭。

PART3

百战:免疫系统“七步杀”

步骤1:抗原释放

周期开始于抗原释放——这是癌细胞死亡并随后释放抗原的过程,这些抗原记录了癌细胞独有的特征,类似于癌细胞的“身份证”。

步骤2:抗原呈递

这一步,巡逻兵——抗原呈递细胞(比如树突细胞)会捡取癌细胞留下的“身份证”(抗原),并将它们送至局部引流淋巴结。

步骤3:致敏和激活

然后,抗原呈递细胞将癌细胞的“身份证”(抗原)交给T细胞军团。T细胞军团是嫉“癌”如仇的,看到“身份证”恨不得立马将它们碎尸万段。

步骤4:T细胞迁移

周期开始于抗原释放——这是癌细胞死亡并随后释放抗原的过程,这些抗原记录了癌细胞独有的特征,类似于癌细胞的“身份证”。

步骤5:T细胞入侵

这一步,巡逻兵——抗原呈递细胞(比如树突细胞)会捡取癌细胞留下的“身份证”(抗原),并将它们送至局部引流淋巴结。

步骤6:T细胞识别

然后,抗原呈递细胞将癌细胞的“身份证”(抗原)交给T细胞军团。T细胞军团是嫉“癌”如仇的,看到“身份证”恨不得立马将它们碎尸万段。

T细胞杀伤

周期开始于抗原释放——这是癌细胞死亡并随后释放抗原的过程,这些抗原记录了癌细胞独有的特征,类似于癌细胞的“身份证”。



免疫治疗假性进展


但免疫治疗的现实总不是那么完美,患者本来满怀期待的接受了免疫治疗,坐等肿瘤缩小、消失。可治疗后肿瘤体积不小反大,其实,这是一种假象,称为假性进展。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注射PD-1/L1药物后,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免疫细胞大量聚集到肿瘤病灶。
这其实是个好现象,越多的免疫细胞涌入就意味着肿瘤会更大概率的被消灭

PART4

不殆:基因检测是治疗获胜的法宝

01.检测与治疗

化疗是轰炸机、大炮的覆盖性轰炸,对着肿瘤狂轰滥炸,虽然有效的杀敌,但不可避免的杀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化疗的毒副作用比较强。不仅如此,有些肿瘤细胞也会从化疗的攻击中逃脱并存活下来。

靶向治疗针对与癌症相关的特定分子进行精准击杀,就像战场上的狙击手,但靶药必须有靶点才能起作用,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有的靶向药物都有特定的适用患者,只有携带了特定基因变异的患者才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错用靶向药物,可能疗效不显著,甚至会延误治疗、加速病程恶化。 

因此,靶向治疗前必须做基因检测,以确定靶点,来对应使用靶向药。

02.肿瘤免疫治疗分子标志物(Biomarker)

靶向药跟靶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像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免疫治疗的正相关指标是多元化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开发中,有如何一个指标阳性,都可以使用免疫治疗。

03.基因检测是制胜法宝

PD-L1:
FAD获批的生物标志物有PD-L1、 TMB 、MSI-H/dMMR,是证据等级最高,研究最透彻,临床专家最认可的。
PD-L1表达检测的金标准是免疫组化,但没有组织样本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筛查。
当检测到PD-L1高表达时,说明肿瘤细胞伪造了大量的PD-L1来蒙蔽了大批量的T细胞,所以当免疫治疗药物解除伪装时,大批量的T细胞能够高效的杀伤肿瘤细胞。
因此PD-L1表达越高,免疫治疗效果越好。

TMB:

TMB 的定义是:肿瘤基因组编码区平均每百万碱基中被检测出的,体细胞基因编码错误、碱基替换、基因插入或缺失错误的总数。

TMB可以通俗理解为基因突变的个数 。

TMB必须使用二代测序的大panel才能进行分析。

MSI/MMR:
MMR(错配修复):在含有错配碱基的DNA分子中,使正常核苷酸序列恢复的修复方式;主要用来纠正DNA双螺旋上错配的碱基对。
MMR相当于盖房子的瓦匠,如果有砖头放错了,需要进行修理。
如果MMR发生突变,则失去了修复的功能,基因错配积累过多后,会导致基因破碎,这就是微卫星不稳定(MSI)
dMMR(MMR 表达缺失)=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4 种MMR 蛋白任一表达缺失。

MMR 表达缺失)=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4 种MMR 蛋白任一表达缺失。

正负相关因子(必须通过基因检测实现):


04.基于分子标志物的肿瘤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肿瘤的必然发展趋势

05.精准医疗有望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进入精准医疗时代,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将恶性肿瘤变为慢性病及追求根治不再是梦想

癌症由基因突变导致,但每个患者体内的基因突变情况不同,很难将同一套方法用在所有患者身上,因此临床中也越来越倡导“个体化诊疗”。

“医生,我能吃靶向药吗?”

“医生,我这个癌症,会遗传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就藏在基因检测里。

就像庞大的医院体系包含不同的专科一样,基因检测在不同癌种诊疗过程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究竟哪些人需要做基因检测?收好这份“微型指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match

想要免费咨询全国几百项最新的肿瘤治疗新药新技术的可以加复旦肿瘤邱立新医生私人微信咨询,微信搜索qiuyisheng333或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皆可添加复旦肿瘤邱立新医生私人微信,进行免费咨询,能帮到您是我最大的荣幸。

为了帮助更多的患者及家属了解最新肿瘤治疗进展和申请最先进的治疗,我们建立患者治疗交流和互帮互助群,可以群内免费咨询多位医生或与病友交流经验。


邱立新医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肿瘤学博士毕业。擅长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疗等精准治疗、综合性治疗、规范化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对胃癌、肠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间皮瘤、胆囊癌、胰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头颈部肿瘤等新药新技术治疗研究很深很全面。创办的微信公众号“邱立新医生”全国闻名,涵盖了肿瘤治疗最前沿的新药新技术和最全面的科普文章。在国际肿瘤学(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欧洲肿瘤学(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等国际英文杂志发表论文65篇,累计影响因子超300 分。副主编、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出版的书籍三本。第一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

参考文献(滑动)

[1]Molina JR, Yang P, Cassivi SD, Schild SE, Adjei AA.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treatment, and survivorship. Mayo Clin Proc. 2008;83(5):584-594. doi:10.4065/83.5.584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2[M]. 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3]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CCN Guideline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Version 1.2023.

[4]Pellini B, Chaudhuri A A. Circulating Tumor DNA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Detection of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Curative Intent[J]. J Clin Oncol, 2022. Feb 20;40(6):567-575

[5]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6]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专家委员会. 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临床检测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1,24(3):191⁃197. DOI:10.3760/cma.j.cn.441530⁃20201225⁃00679.

[7]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胃癌诊疗指南 (2022 年版)[EB/OL]. 2022.

[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CSCO胃癌诊疗指南2022[M]. 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9]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肝癌(2022精简版)[J]. 中国肿瘤临床, 2022, 49(17): 865-873.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2.20220942

[10]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 ( 2022 年版 )[EB/OL] http://www.nhc.gov.cn/yzygj/s7659/202201/a01ceb75c62b486fa459e36ba0fdfdbc/files/e8b02c99ab2d4ebea07a4c636eace9c9.pdf

[11]WHO. LATEST GLOBAL CANCER DATA: CANCER BURDEN RISES TO 19.3 MILLION NEW CASES AND 10.0 MILLION CANCER DEATHS IN 2020 QUESTIONS AND ANSWERS (Q&A)[EB/OL]. [2020]. https://www.iarc.who.int/faq/latest-global-cancer-data-2020-qa/.

[12]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癌学组,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多基因检测应用专家共识,中华肿瘤杂志.2022;44(1).

[13]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M]. 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14]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2精要版)[M]. , 2022.

[1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甲状腺癌诊疗指南 (2022 年版)[EB/OL]. 2022.http://www.nhc.gov.cn/yzygj/s2911/202204/a0e67177df1f439898683e1333957c74/files/95b301aab5de437192f9fbda9baf522e.pdf.

[16]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版)[EB/OL]. 2022.

[17]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儿童髓母细胞瘤诊疗规范 (2021年版)[EB/OL]. 2021.

[18]Deng J, Hua L, Liuguan Bian,et al.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eningiomas: an expertconsensus (2022)[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CMJ, 2022.

[1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诊疗指南2022[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0]IV期原发性肺癌中国治疗指南 (2023年版)

[21]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Toward Unlocking Antitumor Immunit. Cancer Discov. 2022 May 2;12(5):1199-1216.

[22]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胆管癌协作组.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之肝内胆管癌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2, 21(10): 1269-1301. DOI: 10.3760/cma.j.cn115610-2022 0829-00476.

[2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 年版).[EB/OL]. 2022.

[24]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 2021 Mar 23;43(3):293-298. New Medicine, Oct. 2020, Vol. 30, No.5

[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2022[M]. 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6]Madelon N M van der Aa 1, Steyerberg E W, Bangma C, etal. Cystoscopy revisit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etecting bladder cancer recurrence: diagnostic review bias in the randomized, prospective CEFUB trial[J]. Journal of Urology, 2010.

[27]陈锐 谢立平 周利群 黄翼然 傅强 贺大林 魏强 丁强 叶章群. Current status of prostate biopsy in Chinese Prostate Cancer Consortium member hospitals[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5, 36(5):342-345.

[28]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2020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20, 30(7): 551-560.

[29]Burningham, Z., et al. Clin Sarcoma Res. 2, 14 (2012).

[30]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 骨与软组织肿瘤二代测序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J]. 中国肿瘤临床, 2021, 48(20): 1027-1035. doi: 10.12354/j.issn.1000-8179.2021.20211365

来源:求臻医学;泛生子基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免疫治疗丨一文尽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有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前景
如何看懂基因检测报告之肿瘤突变负荷(TMB)?
免疫治疗流程中的基因检测
肿瘤基因测序新趋势
肿瘤精准免疫诊断领域,我们盘点热门生物标志物后发现这些趋势
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联合为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