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砚中奇葩辟雍砚
 


  在我国文房四宝中,古砚可能是最早出现,它有着悠久漫长的发展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便知道使用研磨器形制颜料、绘制图案,这种研磨器就是砚的雏形。发展到汉代,砚的形制已基本规范,当时便有用石、陶、铜、漆为主要质地做成圆形三足砚,嗣后砚足逐渐增多。三国时期,由于瓷器业的迅猛发展,这时才开始出现用瓷制砚台的风气,而且在制作上精益求精,相互争妍,以致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一种带足的砚台制作,风靡一时、独领风骚。魏晋时多流行三足或四蹄的青瓷圆盘瓷砚;南北朝时,其砚堂开始向上隆起,砚台周围出现了一周带凹的水槽,以便润笔蘸墨之用,显示出实用功能,这时砚足由三、四个小蹄足发展到六、八、十或者更多的珠足砚。发展至此,人们对这种多足砚开始将它称之为“辟雍砚”。

  辟雍砚的由来据考:辟雍一词,亦作璧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蔡邕《明堂丹令论》云:辟雍之名,乃“取四面环水,园如璧。”故名,南北朝、隋唐及以后制瓷工匠多仿辟雍之形设计、出现砚台四周留有深槽储水,砚台中心高高隆起的形状,下部用为数众多的珠足承托,匠心独具,形制奇特,可谓砚中一绝。同时这种辟雍砚出现又是十分重要的考古断代的标尺,早期的辟雍砚多青瓷、青黄釉、酱褐釉瓷器,唐代发展成为黄釉圈足砚或圈足镂孔砚,在瓷器发展史上,辟雍砚是颇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素为收藏爱好者所青睐。

  题图这件青釉瓷辟雍砚为圆形,形体硕大,砚台中心微微隆起,平坦无釉,周围有一圈约2厘米宽和1厘米深的水槽,下部有12个珠形足,砚台直径23.5厘米,高6.5厘米,外部通身为青黄色瓷釉,光滑晶莹,形体规整,可堪称为一件隋唐时期弥足珍稀的瑰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房重宝--辟雍砚
砚台赏析|名砚——西安碑林收藏的青瓷辟雍砚
墨香幽幽的六朝青瓷辟雍砚
砚史奇葩:隋唐墓出土陶瓷辟雍砚(图
唐代邢窑青花瓷
承唐启宋:五代十国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