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皴法在山水画中的主要特点

匡庐图


皴法为中国画技法名称之一。皴法的出现,最早用于山水画中,主要是为表现山石和树皮的脉络纹理。在传统山水画中,艺术家经过长期考察实践,根据山石对象的不同面貌,提炼并发展成各种不同的皴法。而这些皴法因用笔的长短参差、疏密间隔和用墨上枯湿浓淡的节奏变化,便形成千差万别的山体结构。不同的用笔规则和组合原则,演变成各种不同的皴法,使之成为程式化的绘画语言。山水画皴法的出现,不但大大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样式,而且呈现出艺术家不同的绘画风格和审美观念。为此,如能掌握每位艺术家在运用皴法时的不同笔墨特性,就能依靠直觉和意会去进行创作和鉴赏,这对正确鉴定山水画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水画初创时期的技法相当幼稚,传为王维的《雪溪图》,尽管以水墨的渲染表现出雪景山水的静逸郁朴的风姿,传达出画人信佛参禅的情怀,但由于山体画法空勾无皴,其个性风格并不明显,与同代其他画家的风格也拉不开距离。

1 皴法的雏形

自五代荆浩始,其山水由勾线染色开始演变为运用线皴而荆浩应为第一位大家。从传为他的《匡庐图》分析,以其密集的短条子皴其山体质感,成功地表现出山石轮廓与形体的立体感和凹凸感,显得气势恢宏、气韵清朗、格局开张,呈现出皴法——这一特殊用笔方式的图式规范和审美价值,从而形成了一套与树法、石法、点苔法、构图法和设色法相互对应又相联系的绘画语言。从此,山水皴法,从五代始,经宋、元两代不断变化发展,至明清已形成了十分完备的语言系统。而怎么运用和如何发展皴法,也如语言文字于文学创作一样,则取决于艺术家的心灵、修养、学识、经历、个性等非技能以外的思想精神因素。难怪董其昌要说“盖大家神品,必于皴法有奇。”“但能分能合,而皴法足以发之,是了年时事也······但审虚实,以意取之,画自奇矣。”

2 披麻皴法

披麻皴有短披麻皴和长披麻皴两类。

短披麻皴为五代董源始创。其画法为短促而带弧形的线条,结合疏密组合而皴山体,以示江南山石树木的浑厚郁茂的奇特景象。从董源流传的《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卷等作品分析,山体皴笔繁密,冈峦浑厚,近视似不类物,远视则景物粲然,洲渚掩映,一片江南,呈郁茂苍润、平淡天真的风姿。

长披麻皴以北宋初巨然为代表。其绘法为秀长而交叠的带弧形的疏密组合而皴其山体的坡面,山顶坡石多作矾头,加以水墨渲染,极显山水岚光爽朗、华滋润洁的风韵。巨然是直接师承董源的,他一改董源的短条子皴而为大披麻长条子皴,除了各自的审美观念有所变化之外,更是与其所绘山水的对象有关。董源所绘的对象多为汀渚河滩,而巨然表现的是以高山大岭、重峦叠嶂的山冈为主,故其用笔较为粗长而带弧形,且韧性十足的长线条,并从山顶坡脚多作矾头。其山林之高深、草木之华滋,比之董源更显苍郁奇秀。这些在其《秋山问道图》、《万壑松图》等作品均可见之。

3 卷云皴法

卷云皴法的始创者为北宋著名画家李成。其画法是在披麻皴的基础上,用笔呈卷曲云头状,并以粗细、长短、轻重、浓淡、卷曲的线条皴其山体,以表现北方山水雄浑峻险的风貌。加以“蟹爪枝”的画树法,那虬取敧侧的树枝与卷云的山体结合相映,呈现出气象萧疏、广远险趣的风格特征。

4 雨点皴法

雨点皴法也称豆瓣皴。代表画家为北宋大画家范宽。其技法是以浓淡、干湿、大小不同的短线条依其山体的不同结构点簇而成,表现出北方高山大壑的风骨,力显山体的厚实感、质量感。加上其构图的雄拙险峻,树木喜作双钩夹叶,更显雄浑劲健、气势恢宏的风范。

5 米点皴法

“米点皴法”又称落茄皴。始作俑者为北宋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因其皴法由其父子所创,故画史以“米点皴”称之。其画法是先以简练的线条勾出山体的轮廓,随后以笔饱蘸水墨,卧笔横点,以点成片,积点而成,用以表现江南山村烟雨迷茫的奇景。呈现出烟云迷茫、轻岚迷蒙的风貌。

6 刮铁皴法

“刮铁皴法”为宋时大画家李唐所创。其画法是用笔锋左右刮剔,斜向地点斫,其形状犹如刮铁一般,显其山水简括恣纵、奇崛健拔的景象。

7 斧劈皴法

“斧劈皴法”分为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两种。代表画家为南宋著名画家马远、夏圭。其画法是以侧笔横扫,显其山体的质感,又根据侧笔横扫所形成的面的大小不同而区别大小斧劈。所作山水呈现出刚劲豪放、苍健磊宕多的风格。这是由李唐“刮铁皴”演变而成。

8 荷叶皴法

“荷叶皴法”为元初著名画家赵孟頫所创。其画法是以中锋勾皴山体,因其皴法组织类似荷叶而得名,所呈画风显得较为古拙灵奇、潇洒清逸。

9 折带皴法

“折带皴法”的代表画家为元代的倪云林。其画法是以枯笔卧笔拖勒后转势直擦,以显江南山石寂寥空漠、水天一色的景色。所作山水呈天真幽淡、萧疏苍郁的画风。

10 解锁皴法和牛毛皴法

“解锁皴法”和“牛毛皴法”的代表画家为元代的王蒙。其画法是以中锋的笔法依山体作屈曲繁复的勾勒,又因形态的不同分解索与牛毛两皴。所作的山水呈格调苍润、气势雄浑的风格。

中国山水画的皴法,大致就分以上几种。

其实,山水画的皴法,从用笔特点分析,一般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以线为主的皴法,一是以点为主的皴法,一是以面为主的皴法。

以线为主的皴法,以长短披麻皴法为代表,其他有解锁皴、荷叶皴、折带皴、卷云皴等。

以点为主的皴法,以雨点皴为代表,其他有豆瓣皴、钉头皴等。

以面为主的皴法,以刮铁皴为代表,其他有大、小斧劈皴、马牙皴,拖泥带水皴等。

一般来说,以线为主的的各类皴法,多以表现土质松疏、山体脉络较长的山水景物,并以长、短披麻皴为基础,演变出其他多类皴法。线条显得含蓄内敛,柔和蕴藉。用笔又多以中锋为主,力尽粗细、浓淡、轻重、提按等多种变化,笔性显得最具文化气息,故作画人中不乏文人士大夫画家。

以点为主的各类皴法,多以表现土石相间的山水景物,并以雨点皴为代表,幻变出其他各类皴法。皴点显得坚实稳健、朴藏拙慎。用笔有用中锋,也有侧锋,有的就如短线条,极呈破线为点、连点成片、打点作皴的奇幻变化,笔法显得平直强硬。作者多为达官贵人或气质雄奇之人。

以面为主的各类皴法,多以表现石质坚硬的山水,并以刮铁皴为首创,而后发展成各类皴法。线条一般多以侧锋出之,行笔快捷,锋芒较露,风格显得刚劲奇峭,豪放硬挺。作者一般少文人习性,画面缺乏书卷意趣。

了解并掌握了山水画各类皴法的笔墨特性和所表现山体的面貌特征,以及由此而衍变发展的个位画家的用笔特征及其流派的风格特征,这对鉴定山水画的真伪必定带来极大的帮助。譬如始创披麻皴法的董源,用短促而略带弧形的线条勾勒山体,兼以水墨渲染留下的笔触,上可追溯到唐时的王维,同时又与范宽的雨点皴法类似。然王维的山水无皴笔,仅以线条勾画山石轮廓,但因王维的山水喜用淡墨渲染坡脚天空,仅这点让董源继承了下来。而范宽的雨点皴与董源的披麻皴相比,范氏的皴笔线条更短,行笔硬爽,速度缓慢。故范宽的笔墨适合表现雄浑峻拔的北方山水,董源的笔墨却适于表现洲渚平坡的江南景色。而以后从披麻皴演变而成的解锁皴、荷叶皴、折带皴、卷云皴等以线为主的各类皴法,由于画家的审美情趣及所处的地域环境的不同,对其皴笔的运用也就不同。而仅从董源的披麻皴一脉延伸下来的各个不同时期的画家、画派,以及用笔习性的不同,其皴法也会呈现各自不同的笔法特性与风格特征。

巨然的皴法显然是学董源的。但他的皴笔,线条更长,韧性更足,皴法交叠更多,弧形更显弯曲,浓淡干湿和墨色层次更为丰富多变,所绘山水,山巅峭拔,层峦叠嶂,更显江南高山险峻的那种山水奇特景色。

披麻皴法发展到了元代,其直接师承且成就卓越者为“元四家”,而其中黄公望成就最大;王蒙又创造了解索、牛毛等皴法而自成一体;吴镇却在构图题材上别创新格,然于皴笔上,线条更为凝练朴实,用墨更为苍润浑圆;倪瓒除了在构图上多取平远法、三段式外,又在披麻皴的基础上独创折带皴法。黄公望的披麻皴,由于加入了书法的笔意,其披麻皴干湿互用、映影错落,简率舒朗,成功地反映出江南峰峦起伏、云林苍润、秀雅逸致的奇特景象,具有一种无法言传的书卷意味。他还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以色泽为主的淡彩法,始创浅绛山水,成为“元四家之冠”。由此可见,“元四家”皆以董巨起家并名震海内,是继董、巨以来山水的一次大的变革和飞跃。此后“明四家”中的沈周、文徽明,“华亭派”中的董其昌、陈继儒、莫世龙、赵左、沈士充,以及清初“四王吴恽”、“清四僧”等名家画派,无一例外地都承袭董、巨披麻皴法,而各具新皴法、新流派、新风格。

由上可见,了解掌握了各类皴法的笔墨特性、师承渊源、个性风格,这对鉴定具体画派、艺术作品的真伪,都是极为重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披麻皴法
陆俨少《山水画刍议》配图详解之五
马培童的创新皴法及皴法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及应用:
关于山水画
山水技法2
董其昌《仿郭恕先山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