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的绘画方式以繁密闻名,在中国画中独树一帜

王蒙字叔明,浙江吴兴人,号“黄鹤山中人”。此后在一些书画中又用过“黄鹤山人”、“黄鹤山樵”、“黄鹤山樵者”等名号。

王蒙的生平

王蒙的祖先在宋朝时拥有显赫的社会地位。进入元朝后,王蒙的父亲王国器是赵孟頫的女婿。而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画坛领军人物,开创了元代文人画的画风,再加上舅舅赵雍、赵奕,外祖母管仲姬等人都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加上王蒙自身具有绘画的天赋,使他成为山水画大师。

王蒙的一生与他的几出几隐密切相关。

在元顺帝时期,王蒙曾担任过“理问”一职(主要管理勘核刑案),这一官职虽权位不重,但官阶较高。按常理来说,王蒙年轻时就已当上高职官员,这是一些儒生文人所追求的梦想,王蒙日后的仕途生涯应该较为顺利。但是在当时元朝统治者民族歧视政策的压迫下,很多汉族学者都认为入元朝当宫是一种耻辱,所以大多数文人为逃避现实,纷纷归隐山林,追求清高隐逸的生活。在这种环境影响下,王蒙也渐渐对元朝统治产生不满。1342年,他便辞官隐居到黄鹤山中,开始了他潜心作画的人生。

1353年,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在苏北起兵占据高邮,后来又投降了元朝,成为割据江浙一带的地方军阀。在战乱年代,张士诚为发展巩固自己的势力,广招人才,王蒙被列为招抚对象,他再次出山,被委任长史之职。到张士诚被朱元璋打败时,王蒙再次隐居山林之中。

王蒙第三次出山是在公元1368年,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颁布诏书要广揽天下英才,王蒙又得到了进入官场的机会,这次他任泰安知州。王蒙入明朝后经常和友人在一起观画赏画。由于他经常和社会显要的学士名流交往,在社会上的名气很大,因此明朝的左丞相胡惟庸亦闻其名,请王蒙与智聪和尚等人到他的府第观画,也就是这次赏画,给王蒙埋下祸根,招来了后来的灭顶之灾。朱元璋在稳定政权之后,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对于手中握有军政大权的有功宫员,利用各种借口进行贬宫或者诛杀。而胡惟庸就在此列。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密谋造反的罪名将其治罪,并大肆诛杀胡惟庸的党羽,而王蒙因为曾去胡惟庸私府第观画受牵连,被捕入狱。在1385年时病死在狱中。

王蒙的画艺风格

王蒙的艺术风格是元朝画家所特有的那种高逸古雅。

王蒙的山水画表现了他的生活理想和情感,他的最大成就,表现在艺术风格上则是其创造的“”。

元四家每个人的画风格迥异,艺术个性都很鲜明。黄公望的画简远,倪瓒的画清寂,吴镇的画沉郁,而王蒙的画苍莽。王蒙的画是在赵孟頫等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改造董、巨画法而自成一家。在元四家中,王蒙用笔是最繁、最密的,其表现手法和构图样式也颇多变化,别树一帜。与其他三家崇尚简率的画风相比,王蒙以厚重繁密的画风更胜一筹,这是元代山水画的一次重大转变。

王蒙,秋山草堂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创繁线密点技法

他在章法上多取五代北宋诸家之长,作品深厚苍润,可以说是集宋元山水画之大成。王蒙的繁密画风主要表现在重山复岭和繁线密点技法上。王蒙绘画中的繁线主要表现在他所创的解索皴法及所兼用的披麻、牛毛、云头等一类的皴法上,这种皴笔表现山峰的苍劲之美。在描绘山头、树丛时则采用不同类型的丛点、错落打点。王蒙运用的这种繁线密点技法表现了自然界的多种形态,创造人与自然相融的一种境界。清代的恽寿平称王蒙为“麻皮细皴破笔点刷”法。

画中有人物

元四家的绘画中,黄公望和倪瓒的画中很少有人物,偶尔只是画渔夫作为点缀,而王蒙的画常常根据所画的环境来表现人物活动的内容,所画人物各有特色,有时还画一些动物。在山水画中有人物是王蒙画格的一个特点。

王蒙,溪山高逸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将黄公望的浅绛法推向精致

浅绛山水是黄公望所创,它是最能体现秋景情趣的一种画格,王蒙继承这种着色方法并将它推向极致。在王蒙的作品中,《太白山》《溪山高逸》《具区林居》等都是浅绛山水,描写的都是秋天的景物。山体的颜色染为赭色,树叶则用朱红及花青点染,由于王蒙将浅绛山水勾勒皴染和色彩配合得好,使苍莽葱郁的秋意跃然纸上。

王蒙代表作品

王蒙的画虽以繁密为主,但繁的手法也各不相同。王蒙的繁线密点交融,有的简淡,有的苍茫,还有的浅绛艳丽,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特色,各有不同的情趣。王蒙的作品大多画的是重峦叠嶂、高崖飞瀑和山深林茂,在笔墨的运用上也极富变化。由于王蒙的艺术视野较为宽阔,他画山水画所表现出来的手法也不拘一格,加上他本身精通刻画又善于着色,所以他的作品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面貌。这种风格面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画崇山峻岭和茂林清流,笔墨洒脱飘逸,画风繁密,显示出山水的伟举之势和丘壑之美。其代表作有《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林泉清集图》等。

第二种:风格是以工致见长。这类作品多画的是重峦叠嶂,用笔极为精整工细,所画山石采用皴擦渲染显得匀细秀密,而树木则多用双勾类叶法,并以艳丽的色彩着色,画中人物和房舍都画得特别细致。从整体上看,景象构成十分复杂,显出笔笔认真,处处精工。其代表作品有《葛稚川局图》《具区林屋图》等。

第三种:风格介于苍郁率放和工致秀密两种风格之间,这种风格为工写结合,其代表作品有《夏山高隐图》。

下面着重通过介绍下面三幅作品,深入的了解王蒙作品的三种风格:

  • 青卞隐居图

青卞隐居图

此图属纸本水墨,高141厘米,横42.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内。

在王蒙的众多作品中,最能体现其苍郁神韵的是《青卞隐居图》。《青卞隐居图》是王蒙晚年的经典之作,它被称为王蒙“平生第一得意山水”。图中所画的是王蒙家乡吴兴附近的卞山。在布局上王蒙将松丛作近景来布置,远景为高耸的群峰,树林与山峦相间,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形象的组合,层层而上,显出悬崖陡壁之势,给人以整体的审美感受。如此布局,王蒙是经宋朝画家的高、深、平“三远”与黄公望在《写山水诀》中所写的高、阔、平“三法”融为一体,表现出山深林茂的雄伟气势。王蒙善于运用解索、牛毛、卷云、披麻等皴法。此画中将这几种不同的皴山法自然搭配,并结合了秃、干、湿、浓、淡的用笔,显出主峰的层叠。这种不同的皴笔加上不同浓淡的着墨表现出江南葱郁山体的丰富层次感。画中除山峦和树木,还有高岩飞瀑及山间的清潭,而且在大山深处还画着三五个农家房舍。在表现江南山间景色的同时也表露出王蒙对“隐”字的追求。

《青卞隐居图》图中的树法,以点苔手法为主,图中所画的树木占画面的三分之一。在整幅画的下端树丛中共有二十多棵树,但形态万千,以干湿浓淡的综合使用来表现树的不同姿态的效果。近树虽密但参差不齐,有斜,有正,俯仰有情,远处的树木姿态都是笔直,而且大多数是以点笔示意,这和峰峦的笔直相统一。俗话说“画不点笞,山无生气”,王蒙在借鉴前人的点笞技术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笔道、墨法及拓展点笞的技法,图中所画的葱郁树木,苍茂峰峦,山顶植被及石头上的笞藓层次交错,充分地丰富了画面。

《青卞隐居图》是一幅具有元画典型特色的作品,作画者借物言意,用画格写意,不仅是单纯对自然景物表面的细致刻画,而是重在表现出隐逸的情感。此图融合了董巨、赵孟頫等人技法之长,结合了对自然的感受,描绘出了千岩万壑、层峦脅翠的伟大景观。此幅画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画史上最能发挥笔墨效果来表现江南浓郁山景和创造出深邃意境的优秀作品。

  • 葛稚川移居图

葛稚川移居图

立轴纸本墨笔画。长139厘米,宽58厘米,现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王蒙的第二种风格代表作《葛稚川移居图》。此幅画取材于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士、医学家、和炼丹家的葛洪移居到罗浮山的故事。葛稚川即葛洪,他精炼丹术,著有《抱朴子》,其中具体地记载了炼丹的方法。此图描绘了葛稚川一家人行进在罗浮山中的情景,山路盘曲,山重水复,境界十分清幽。山中有树木、飞瀑、涓涓的流水,展现出了一个山清水秀和景色怡人的幽境,拥有这种景色的地方可谓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画中所画的景色实际上是王蒙木人隐居生活的写照,只可惜的是如此优美的景色,最后还是没有留住王蒙入世做官的心。《葛稚川移居图》代表了王蒙工致秀美的画风,含有荆浩等南宋画家的情味。这幅作品是王蒙用笔技法多样性的一个典型代表作。

王蒙是元四家中唯一能兼画人物的,图中人物绘画得栩栩如生,与山川景致融为一体。在图中葛稚川一手拿着羽扇,另一手牵着鹿走在桥上。在其前边有一个背竹筐的人和一个在山间休息的侍者,而在他的后边则有一位妇女抱着小孩骑在牛背上赶路,其余的男女仆人都背着重物随之前行。此图带有叙事性,所有人物和动物都画得精致、细腻、生动,深刻地表现题旨。由于王蒙长期生活在江南一带,意境的创造离不开树木茂密的丘陵山景。这幅画以重山复岭来建立画面的整体结构。此图画法细密,采取深远和高远的结合表现高崖险壑,奇峰峻岭。王蒙将浅绛山水发展到极致,在这幅图中王蒙利用浅绛着色,赭色偏重和花青搭配,改变了黄公望着意用浅色着色法的做法,以浓重的赭红为基调,树叶填花青的颜色,同时又有朱红小树搭配,使全图的色彩显得艳丽明快,这种着色方法是王蒙在画秋景上的一次创造和发展。图中的悬崖峭壁多用细笔短皴,并夹杂着披麻和斧劈。王蒙融合“南北宋”的画法于一体,画出了特殊的意境,笔法方折中求圆润苍秀,使清逸之气跃然纸上。这幅作品虽然工细繁密但不显得呆扳琐碎,艺术的整体感很强。可能是由于这种工笔山水画起来太耗时费力,这种风格的山水画在王蒙以及整个元代绘画的作品中都属不多见。

  • 夏山高隐图

夏山高隐图

绢本的山水立轴画,长144厘米,宽63.5厘米,这幅作品是王蒙现存尺幅最大的绢本画轴,现存于故宫博物院

《夏山高隐图》是介于前两种风格之间的代表。王蒙在画这幅画时仍采取常用的高远和深远来构图。在图的上部留出一部分画天,这就是所谓的“开天窗”,这是五代北宋以来惯用的绘画手法。图中山峰陡峭,重山复岭,在群峰间还有多处布置草屋房舍,在右下角的茅舍中,小童子正在侍候一位隐士,隐士手拿着羽扇在草堂之中靠床而坐,倾听屋旁的溪水声,屋前还有一位小童子正在调鹤起舞。左下角所画的房舍院落中,有一位女子坐在简陋的茅房里,屋外摆放着劳动工具,而且在两山的缺处还有一个半隐的人独自行走在不远的山路上。从这些人物的描写可以看出,隐士的生活并不清苦也不寂寞,这是王蒙及有生活保障的文人雅士们所过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画中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这张全景山水画中所描绘的景物繁密充实,山体虽大虽高,但实质中见虚灵,山中还有瀑泉蜿蜒而出,时隐时现。临水的茅舍、水中的芦苇、低飞的水鸟等等都表现了王蒙的高雅之情。此图从整体上以虚实相应构成视觉印象,显得空松明朗。在这崇山峻岭之中,这自上而下隐现盘曲的瀑泉溪流,不仅在视觉上显得生动,而且静中带有动的意趣,似乎有潺潺水声在耳边响起,增添了画面的生趣。

此件作品在林木的绘画上采用多种树法强化了夏山浓阴的气氛,近处的树木多半是弯曲的,这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三大家大都笔直取姿略有不同,由此显示出王蒙深厚的功力。图中有七种不同画法的树木,树木枝繁叶茂、俯仰多姿。近处的松针有大浑点、介子点、圆形、菊花形等多种变化,浓淡墨交替,表现了兼工带写的手法。山石多用解索、披麻皴,用笔时依照山峰的体式逐一铺排,笔迹规整且笔性一致,并用淡墨和花青渲染,在某些丘壑及山石的凹处时用重墨来着色,这样就与山涧的流水和蜿蜒的山路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从而使画面虚实相生。整幅画给人的感觉是有笔有墨,显出山景的苍郁之美。此外,此图的“夏山高隐”四个字为单列式题款,这也是王蒙题款的一大特点。王蒙所画《夏山高隐图》表现了夏日江南草木茂盛的景色,峥嵘的绝壁,绵延溪水,一派宏伟不凡的景象,整幅作品既平淡幽深又显得苍茫浑厚,是王蒙极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结语:

王蒙用笔最繁、最密,融汇了五代董巨、北宋李成、郭熙之法。形成王蒙绘画创作上多种风格的原因,除了他自身精于刻画和功底深厚的笔墨基础外,他还有其他画家很少有的一个特长一一那就是善于并敢大胆地使用色彩,王蒙对色彩情有独钟,不但喜欢用,而且还用一些十分明艳的色彩。王蒙作品中的繁密风格所折射出来的则是一个怀有入世情怀的人对人世间的眷恋与渴望。王蒙艺术生涯中以繁密的绘画方式所形成的个性化笔式,在中国画中独树一帜。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中国山水画用笔用墨的效能,为中国山水画史的丰富和进一步发展传统艺术风格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日一山,十日一水:王原祁《湖山闲居图》
方闻 | 宋元绘画典范的解构——“形似再现”终结后中国绘画的再生
【元四家之一王蒙笔下山水画《溪山风雨图册》】
元四家之一王蒙绘画作品展
他们使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技巧达到了一个高峰06
黄宾虹曾说:“他的画就像是一杯龙井茶,他是以情作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