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看《大宅门》:顿悟被发配边疆的詹王爷,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大宅门》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了詹王府与白家的恩怨,大宅门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有人说,詹王爷欺人太甚,大格格未婚先孕,白家二爷诊断出大格格有喜脉,詹家人既然为了自己的颜面,毁了白家的车和马。詹王府做事如此过分,也难怪落得被发配边疆,北京城再无詹王府的下场。

不过我看了《大宅门》后,发现强势又傲气的詹王爷,才是大宅门中最值得敬佩的人。他看似做事凶狠,实则心地善良,做事有良知和正义。

1.处理白家的事情,恩怨分明。

往常都是白家大爷去詹王府看病,这天大爷有事,白二爷替白大爷去詹王府,詹王爷为了给足白家的面子,特地命车老四给白二爷准备双份谢礼。

本来这是件互利互惠的好事,可当詹王爷问起大格格的病时,白二爷脱口而出:恭喜王爷,大格格是喜脉。詹王爷脸色难看,白二爷却低着头继续说道:我说得没错,恭喜王爷要抱孙子了。

詹王爷冷哼一声,起身离去。白二爷不明所以,出门时看到自家的马和车被詹王府的人毁了,更加摸不着头脑。

白家是医术世家,詹王府这么做,不就是砸白家的百年招牌,告诉别人白家医术不精吗?

白萌堂又气又恼,他托人打听后才知道詹王爷为何生气。大格格还未出阁,白二爷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大格格怀孕,这不是告诉别人大格格生活作风不检点吗?

在那个年代,女孩子的名节就是她的命,詹王府又是皇亲国戚,要是出了这样的事,整个詹王府将和大格格一块丢人。詹王爷不相信大格格怀孕的事,也不想这件事被人传出去,自然要拿白二爷开刀。

白萌堂知道白二爷做事欠妥当,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就算为了白家的名声,他也要替白二爷讨回公道。

白萌堂带着厚礼来到詹王府,好声好气地说:王爷,请看在我的面子上,饶我儿子一回。

詹王爷点点头: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必再提。不过这么重的礼,我可不能收。

詹王爷让白萌堂继续给大格格诊断,不过白萌堂明知大格格怀孕,却谎称大格格腹中长了痞块,吃几副药就好了。其实他给大格格开的药,是安胎药。

大格格生产后,白萌堂得知詹王爷从外地回来,立刻带着白二爷去詹王府讨个公道。

白萌堂客套道:王爷远赴西征,一去半年辛苦了。我今天特地给您道喜来了。

詹王爷一头雾水,不知喜从何来?白萌堂淡定地说:府上的大格格生了一对双伴,您又得外孙又得外孙女,这不是喜事是什么?

詹王爷不相信,气冲冲闯进大格格的房间后,见到两个襁褓中的孩子,才知道白萌堂没有撒谎。

白萌堂在詹王府呆着不肯走,詹王爷没办法,只能赔了白家车和马。白萌堂故意在詹王府面前用马鞭抽打马,还指桑骂槐地说:你神气什么,不知好歹的畜生,就问你服不服?

此时,詹王爷才明白白萌堂心机之深。其实他早就知道大格格怀孕了,只不过为了报车马之仇,故意隐瞒大格格怀孕的事。

他让大格格喝安胎药,等大格格月份大了,不得已把孩子生下来,就算詹家想诬陷白二爷医术不精,也找不到借口。

从詹王爷不相信大格格怀孕的事,可以看出詹王爷心无城府,他并没有怀疑过大格格做出有辱家风的事,甚至对白萌堂给大格格诊脉的结果深信不疑。如果他知道大格格真的怀孕了,绝对不会让这对龙凤胎生下来。他太信任白萌堂,才会导致自己被算计。

按理说,发现自己被人欺骗,应该恼羞成怒才对。以詹王爷在当时的权势和人脉,对付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

连车老四忍不住埋怨道:白家这一手太阴了,这是存心出咱们王府的丑。

詹王爷却道:我倒佩服白爷的勇敢和心计,只是手段不太光明。

詹王爷被白家人算计了,他不仅不恼,还佩服别人的心机,可见其内心豁达。白萌堂做事阴险,但詹王爷不会以牙还牙,他看不上也不会做背后使阴招的事。

詹王爷征战沙场几十年,做事雷厉风行,思想简单,为人坦荡。白家如果不是遇见这样是非分明的王爷,未来堪忧。

贵武只是一个贝勒爷,他稍微动点歪心思,都能让白家大爷入狱,如果詹王爷心狠手辣、睚眦必报,哪里还有白家后来的故事呢?

2.对待大格格怀孕的事,凶狠中藏着柔情。

詹王爷发现大格格真的生下一对双伴,气得要把两个孩子掐死。大格格拼命护住孩子,才保全了他们。

詹王爷心里堵着一口气,派人将大格格绑起来,连夜审问她,孩子的父亲到底是谁?大格格不肯说,詹王爷拿起鞭子,可看到大格格衣着单薄,不忍心打她,便将鞭子抽到儿子詹瑜身上。

大格格心疼弟弟,只好供出孩子的父亲是贵武。詹王爷愣住了,半晌才捂着额头:是他,竟然是这个畜生。

詹王爷为了王府的颜面,派人把孩子送到乡下交给别人抚养,顺便把大格格送回蒙古老家。

女儿未出阁就未婚先孕,在那个年代,实在是有辱家风的大事,詹王爷生气实属正常。但他只是表面愤怒,心里还是心疼大格格的。

首先,他知道孩子是无辜的,冷静下来后,他并不想要了孩子的命,索性将他们送到乡下,眼不见为净。

詹王爷知道,随着孩子长大,生活中充满了变数,如果有有心之人利用孩子捅破大格格未婚先孕的事,詹王府会被蒙羞,但有良知的他,还是没忍心对孩子下手。

其次,他没有和大格格断绝父女关系,让大格格和孩子自生自灭,而是派人送大格格回到蒙古老家。

蒙古和北京城相隔甚远,只要大格格不说,她怀孕的事就不会有人知道。等到时机成熟,她依然可以嫁人,相夫教子。

虽然大格格背着詹王爷逃离了京城,但詹王爷对大格格和孩子的心是好的。只是性格粗犷又神经大条的他,不善于表达父爱。他没有细腻的心思,没有害人的心机,有的只是一颗善良的心。

詹王爷把孩子送走后,也曾后悔做这个决定。他派人到乡下寻找孩子,可惜多年无果。后来詹王爷得知孩子在白三爷手里,他花了一万多两银子想赎回孩子,钱花了,却连孩子的面都没见到。

俗话说得好,人要脸树要皮。大格格做出此等丑事,本应被家族的人厌弃。但詹王爷顾念往日的父女情分,做事时留有一丝余地。他时刻挂念女儿和孩子,只是不善表达而已。

如果他心狠手辣,何必对大格格和孩子手下留情呢。他对女儿的爱是无声的,看似心狠,实则内心柔软。

3.对父母孝顺,为人仗义。

詹王爷长得五大三粗,说话做事豪放,看起来不好相处,实际内心善良,是个十足的大孝子。

詹王府的二格格被西太后下了毒手,贵武却买通寿药房的人将二格格的死栽赃给白家大爷。白家大爷入狱后,老福晋身体不舒服,吵着闹着让白家大爷给他看病。

詹王爷心急如焚,这时,车老四兴高采烈地对詹王爷说:王爷,这下好了,白家大爷问了斩监候,白家大奶奶一听到信就自尽了。

詹王爷气愤地吼道:滚出去,这是什么喜事?这是两败俱伤啊!你去白家送份奠仪过去,再叫文书先生写副挽联。

詹瑜劝道:这怕不合适吧,白家还当着是咱们幸灾乐祸呢!

詹王爷无奈地叹了口气:唉,两败俱伤啊!白大爷死罪已定,万难更改,我这会儿也闹不明白,这事究竟七错八错的错在哪儿了?

当初二奶奶来詹王府劝和时,把詹家赔给白家的车和马都送了回来。詹王爷回家时,听说二奶奶去找老福晋了。

他担心二奶奶说出大格格和二格格出事的事,气愤地抡了车老四一个耳光:混账,你这个吃货,吃得像猪,脑子也像猪。

詹王爷本是担心母亲的身体,车老四却误以为詹王爷对二奶奶有敌意,趁着他们谈话的功夫,又把车和马毁了。

二奶奶和詹王爷出门时,都惊呆了。詹王爷回想起这件事,就气愤不已。他本想趁着这次机会和白家说和,两家人的恩怨从此两清,却被车老四一搅合,事情全乱了套。

不过老福晋的身体要紧,詹王爷决定趁着夜黑,想办法把白大爷弄出来给老福晋看病,两个时辰内再送回去。

詹王爷派人去白家商量这件事时,遭到白家所有人的反对,只有二奶奶大人不记小人过,同意让白大爷给老福晋看病,还主动说服白家上下不许去詹家闹事。

詹王爷听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忍不住赞叹道:通情达理,以德报怨,可敬啊。有这么一个人,白家就不会完。

白大爷给老福晋看病当晚就在狱中去世了,大家都觉得此事蹊跷,必有诈。贵武撺掇詹瑜去白家验棺材,詹王爷却早早吩咐詹瑜不许去,更不许他插手白家大爷去世的事。

詹王爷再愚笨,也知道这件事是二奶奶为了保全白大爷做了手脚。如果他想趁机毁了白家,只需要验明棺材里的人不是白大爷,就可以治白家欺君之罪,但詹王爷没有这么做。

他敬佩二奶奶的为人,也不屑耍阴谋手段。白大爷给老福晋看病,就是对白家有恩,他不能恩将仇报。

詹王爷对待母亲十分孝顺,他从不忤逆母亲的意思,哪怕白大爷入狱,只要母亲一句话,他愿意冒着风险将白大爷带出来。

二奶奶和白家大爷对詹家有恩,他便仗义而为,不揭穿白家大爷去世的真相。多年以后,白三爷和洋教混在一起,詹王爷派人去抓白三爷时,特地嘱咐下属不许伤害白家的其他人。

二奶奶替白三爷求情时,詹王爷还替二奶奶打抱不平,说白三爷经常和二奶奶对着干,他可以趁这次机会替二奶奶出口恶气。二奶奶拒绝了他的好意,詹王爷看在二奶奶的面子上,还是把白三爷放了。

詹王爷做事光明磊落,他爱憎分明,分得清善恶,也佩服有勇有谋、心胸大度的人。詹王爷和贵武同样是皇亲国戚,但在做人做事上,差距太大。詹王爷行得正做得直,说话做事无愧于心,单是这份担当和正直,就让无数人汗颜。

4 .外敌入侵,詹王爷主战。

詹王爷常年在外打仗,后来外敌入侵,詹王爷主张战斗。詹王爷知道,主战的结果就是他首当其冲冲在前头,虽然前路漫漫、凶多吉少,但他宁愿冒着年纪大了,身子不如从前的风险,也要为了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和外敌征战到底。

詹王爷战败后,被朝廷当成替罪羊,詹家上下所有人被发配边疆,詹王爷身体不支,在去往新疆的路途中去世了。

詹王爷此举,最让我倾佩。他当兵打仗几十年,为朝廷带来数不清的荣誉,保佑了百姓安宁。

他战功无数,以他的能力和条件,完全可以后半生衣食无忧。可他还是为了家国荣誉,冒着生命危险征战在前线。

詹王爷这一生,上对得起父母和朝廷,下对得起百姓和家人。他行事磊落,不会公报私仇,用二格格的死打压白家,也不会因为白大爷的口无遮拦,就对白家恨之入骨。

他善恶分明,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对待大格格,他心有愧疚,虽然表面是斥责女儿不守妇道,背地里还是想办法保全女儿和孩子。

詹王爷这辈子经历了太多的事,但没有一件事被人诟病。大宅门中,能做到光明磊落、行事无愧于心,善恶分明之人,只有詹王爷一人。

他不会被仇恨蒙蔽双眼,哪怕和别人结仇,也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他深明大义,不因为权势和地位看不起别人,不惹事不闹事,遇事以和为贵。

他这一生,活得坦荡,死得悲壮。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詹王爷,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宅门》:独家秘方很关键,但还有一个东西比秘方更重要
《大宅门》詹王府大格格生双棒,白萌堂“道喜”,过分了吗?
20年后再看《大宅门》,才懂大格格到死都不与黄春相认的真实隐情
大宅门中兴之路断于谁人之手?二奶奶不背锅任性的白景琦难辞其咎
《大宅门》里的白家,一个卖药的家族为什么那么有钱?
大宅门:没文化土气的翠姑,为何能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