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助听器行业市场渗透率较低 国产品牌竞争力提高或将助力市场扩容
助听器是听力障碍者使用的辅具,用来补足听力损伤所造成的缺陷。进而提高与他人会话交际能力的工具、设备、装置和仪器等。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助听器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开始进入第一发展阶段,当时市场主要以柜台式销售为主;到9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引进助听器验配,市场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行业进入第三发展阶段,市场进入多品牌竞争阶段,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资料来源: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1、助听器市场需求量大,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到来,一些涉及老年人的高发性疾病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并引起国家层面重视。今年4月份,我国国务院将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纳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老年听障人群受到关注。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约32%有听力障碍,一半左右的75岁以上老年人面临相同问题。另外,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听损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某城市曾对6-18岁之间的442名学生进行一项调查,发现其中有10%左右的中国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而且北京曾经的一项的新生儿调查表示,在北京每1000名新生儿中就有6名患有听力损失。
我国作为全球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背景下,国内患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数量庞大,再加上国内听力受损人群的年轻化使得我国助听器需求得到增长。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我国助听器市场需求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0年我国助听器表观需求量从480.9万个增长至1363.4万个。
数据来源: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随着国内助听器市场需求量的稳步增长,近些年来我国助听器行业市场规模也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约为23.9亿元;到2020年便增长至58.21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2、市场渗透率仍较低,且用户满意度不高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助听器市场规模得到稳步增长,但是当前我国助听器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助听器的普及和使用率仍然低下。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助听器使用率仅有5%-10%,相比之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助听器平均使用率有约30%的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国内助听器低科普宣传不到位,不少老人对助听器持错误认知,觉得自己的耳朵没有完全失聪,无需佩戴助听器,而且还有一部分听力出现障碍的人嫌麻烦不愿佩戴,或者担心佩戴以后会被别人当做残疾人等;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助听器行业市场痛点较多,用户对产品满意度较低,这也已经成为我国助听器市场推广使用的阻碍。
我国助听器行业市场痛点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用户对于产品体验不佳,由于助听器产品更新迭代慢,所以国内市面上许多助听器款式老旧,低档助听器音质粗糙、含糊不清、性能不高、续航能力差等;其二,助听器行业技术壁垒较高,且生产需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经营需要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种种因素抬高了经营成本,使得产品价格昂贵;其三,助听器额验配流程复杂,而我国助听器验配网点覆盖不全,且验配师人才不足,配套服务不到位。这些痛点导致我国助听器市场渗透率低,从而使得国内耳聋耳鸣康复普及率也不高。
资料来源: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3、中高端助听器市场由外资企业占据垄断地位
我国助听器按照价格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档次:经济型、中端和高端。其中最便宜的经济型助听器单耳价格基本都在1000元以内,但这类助听器一般不具备定制化功能,多为传统老式助听器;中端助听器单只价格大概在2000-9000元左右;高端助听器单只价格则多在1万元以上,多为国际助听器品牌,其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性能较好。
我国不同档次助听器产品价格特点情况
档次
单耳价格范围(元)
特点
经济型
<1000
这类助听器一般不具备定制化功能,且使用的并非当前的主流技术。
中端
2000-9000
中端助听器则一般覆盖了目前市场上主流助听器品牌从入门到中高端产品的价位
高端
>10000
高端助听器则主要指国际助听器品牌,由于技术含量较高且为国际品牌所垄断,大多价格昂贵。
资料来源: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目前我国市面上的助听器产品大多都是经济型的低端产品,其技术含量较低,性能差,这也导致了我国助听器市场用户产品体验效果不佳。而性能较好的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品牌垄断,占据了接近90%的市场份额。
具体来看,目前我国助听器中高端市场主要是由以瑞士峰力、丹麦奥迪康、丹麦瑞声达等国外巨头为代表的品牌垄断,不仅如此,这些品牌还凭借着其品牌和其芯片核心技术及芯片供应链完善等优势垄断了全球助听器中高端市场,(国内中高端市场暂无确切统计数据)。
国际五大助听器集团及全球市场份额(德国西万拓与丹麦唯听已合并为WS Audiology集团)
企业
主要品牌
优势
全球市场份额
瑞士SONOVA集团
瑞士峰力(PHONAK)、加拿大优利康(unitron)
全时声感追踪系统(AutoSense OS),助听器可以在不同的声音环境下自动切换聆听模式;品牌门店较多,售后服务好;在儿童市场较为领先。
28%
丹麦WILLAM DEMANT集团
丹麦奥迪康(Oticon)、瑞士伯纳峰(Bernafon)
声音跨度处理较为出色,高保真、还原不同音域声音。
24%
WS Audiology集团
德国西嘉(Signia)、丹麦唯听(Widex)
前者在质量和性价比层面较为出色,千元以下国际助听器品牌里的首选;后者则在高品质和高端市场做的较好。
合计后约23%
丹麦GN ReSound集团
丹麦瑞声达(GN-ReSound)、贝尔通(eltone)
人机交互系统与软件辅助功能出色,适合有电话需求的人群。
11%
美国Starkey集团
美国斯达克(Starkey)
聚焦大功率定制助听器,主要市场在北美。
10%
资料来源: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由于外资企业在我国助听器市场垄断局面过于严重,因此我国听力障碍人士想要通过性能较好的助听器缓解听力困难,其主导权却被外资企业所掌控,这也导致我国质量较好的助听器价格昂贵。相比之下国内助听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整体研发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较弱,只占据了我国助听器行业接近10%的市场份额,且其产品大多走的是性价比路线,多为经济型产品。
4、新兴玩家进场,资本助力,国产品牌迎来发展机遇
近两年,国内助听器市场一些有复合背景的新兴初创国产品牌企业进场,且这些企业大多具关注用户需求,以创新的产品或商业模式,切入某个细分领域,并凭借其自身优势带动了资本对助听器市场的关注。
我国本土部分新兴助听器品牌情况
品牌名称
成立时间
优势
小维健康
2022年
专注于打造专业级助听器,旗下拥有助听器品牌大声。
又为智能
2018年
瞄准高端助听器市场,在利用AI算法提升助听器降噪效果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聆通科技
2018年
国内首家智能助听APP,下载手机配合耳机即可使用: 180天内免费使用,之后每月收费20元。
又听科技
2017年
蓝牙耳机+在线平台远程验配模式。
智听科技
2017年
致力于在听力检测与助听系统智能化开发,目前已开发出智能测险APP。
豆听科技
2014年
互联网+听力结合的移动医疗公司,开发了听力宝APP作为听力检测工具,搜集用户听力大数据,进而提供整体听力解决方案。
资料来源:中国助听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3-2030年)
资本市场来看,在2021年12月我国智听科技便宣布获得来自青松基金、小米战投、顺为资本的数千万元Pre-A轮投资,华芯资本、至澄资本参与融资顾问。此前,智听科技曾获力合创投天使轮投资,2022年8月30日消息,智听科技再次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华芯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及销售渠道拓展;今年11月7日消息,小维健康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将专注打造专业级助听器,此次由创维集团、海和科技、华鹏飞创始人张京豫共同投资。
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而老年人产生听损问题的概率较大,随着人口平均年龄的提高,其听损比例会提高。另外,我国听力损失越来越年轻化,且大多数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听力问题,这可能会影响其言语发展,甚至导致排斥社交和自我封闭。而我国性能较好的中高端助听器产品多被外企垄断,因此本土品牌通过自主研发生产高水平的助听器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意义。
在国内助听器市场遭遇国外品牌垄断背景下,国产品牌不断寻求突围,并且频频受到资本青睐,这对我国助听器行业国产品牌来说是一大机遇,国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竞争力或将得到提升。而且目前我国的助听器市场渗透率比较低,因此未来随着国产品牌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品牌企业教育消费者层面的加强,我国助听器市场渗透率将得到提高,市场也将随之.得到扩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助听器市场销售的调查分析
2022年中国助听器行业发展历程、市场供需情况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观澜财经 | 聚焦声音世界,新声科技想让听障人群再获“新声”
2022年助听器行业研究报告
生活在丹麦
助听器价格相差悬殊 品质区别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