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绝唱之美】Marantz 10B,马兰士的最后光辉


最顶级的FM立体声调谐器是Marantz在1963年推出的Model 10B。有的地方把称为收音机、胆机之王。胆机号称是音响业界最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长青树,指的是使用真空管(电子管)的电子设备,特指收音机、功率放大器等。相对应的,半导体元件制作的就被称为石机


收音头不是收音机,它的正规名称是指调谐器(Tuner),其功用是改变收音机的接收频率,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以便于接受相应频道的信号。论原理,其实就是改变电容器的正对面积,从而改变它的电容,以达到改变频率的目的。


调谐器和胆机都需用到真空管,这些真空管有的用于放大,有的用于润色,音色显著独特自然亲切、温暖耐听,动态范围之大,线性之好,非其他器件所能轻易替代。工作时真空管的灯丝被点亮,还给人一种温暖感,在黑暗中聆听,更有绝佳的氛围


↓↓Marantz 60周年——向音乐致敬(6分35秒)↓↓


Because Music Matters

Marantz品牌由出生于纽约,对音乐重放怀有无限激情的自由职业者Saul B. Marantz创立,最初他因为不满意当时市面上的音乐播放设备,花了很多时间在地下室DIY自己的放大器。后来在妻子的建议下开始售卖,并于1953年正式创立马兰士(Marantz)公司。Saul从事广告艺术工作,但对电子技术也相当了解,也许正因为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使他能够制造出非凡的音响重放设备,Marantz每一款产品的推出都引导了行业的革命。


Marantz的目标是开发终极FM立体声调谐器继1958年推出的Marantz 7(前置放大器)、Marantz 8B(立体声功率放大器)的成功和Marantz 9(单声道功率放大器)的成就之后,超级发烧友、马兰士始创人Saul B. Marantz不惜工本研制了一款无所不用其极的超级FM立体声调谐器Marantz 10B。




实际上Marantz首先完成的是Model 10。他们制造了93件10型调谐器。头5个标价550美元,后面的因市场反响大幅上涨。Model 10的中频线路后来经过调整,成为Model 10B。Model 10B的最终发布时间是1963年,总产量5000台。它有三位模式选择器,具有高混音功能,自动和手动静音控制以及立体声显示器,中调音仪由示波器代替,重新定义了调频调谐器的质量,并成为今天调谐器的基础型号。除了这些外观的美和功能以外,10B具有难以置信的性能,选择性很强,而最重要的是,声音鼓舞人心——温暖而柔和,饱满而有韵律。


↓↓窗口的光亮是优雅的Marantz蓝,有独立的阀可以调节光的强度。



这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作,给Marantz管理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其高昂的开发成本导致的财政困难最终迫使Saul B. Marantz将公司出售,而此时距离他创立公司只有十年。Marantz 10B也成了马兰士的最后光辉。

↓↓电路图↓↓





↓↓这款疑似Marant 10

Marantz在1964年被出售给Superscope(超视野)公司,1975年,Superscope改组为日本马兰士。 1980年,又被卖给了荷兰飞利浦,逐渐从纯模拟音响开始过渡到数字音响产品的生产2001年日本马兰士拿回了品牌和全部的海外销售权,马兰士的飞利浦时代宣告结束,现在的马兰士除了纯音响产品,还进军视频产品。



↓↓ 纯手工焊接的复杂线路↓↓

Marantz 10B的体积为:36X39X7cm,重18公斤。共有22个精心选配的顶级电子管,包括:

Sylvania(美国斯罗威尼亚,喜万年)的6JK6(9个)和6DZ4(1个);

Telefunken德国德律风根)的EC88/6DL4 (2个)和6U8(1个);

Amperex Bugle Boy(安普雷斯,荷兰吹喇叭)的12AU7(5);

Telefunken或Amperex Bugle Boy的12AX7(3);

DG7-32/01(猫眼示波管)。


↓↓ DG7-32/01


↓↓ Sylvania 6JK6

Sylvania是一家1924年创立的美国小厂,曾一度停工,1980年代初期恢复生产。他们生产的电子管寿命长,参数一致性极佳, 声音细腻顺滑,解析力和声场均十分出众


↓↓ Telefunken 6U8


↓↓ Telefunken 12AX7


↓↓ Telefunken EC88/6DL4

在胆界,德国Telefunken品牌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晓。其音频用管的特点是音色甜润平衡细腻,富有音乐味;做工精细外观玲珑;可靠性高寿命长;噪音和麦克风效应低。Telefunken的型号可谓款款超凡脱俗恰如一串璀璨的明珠,玩胆者无不为之眼亮心动。


↓↓ Amperex Bugle Boy 12AU7

1936年开始制造真空管的美国公司Amperex,1955年被Philips(肿么又是它)收购。Bugle Boy(吹喇叭)是Amperex的50年代末的杰作,主要产于荷兰。胆身印着一个吹喇叭的真空管和其型号、产地。该品牌的ECC88尤其出色,音色美艳绝伦,一般无胆能及,甚至能发挥出比极品Telefunken E188CC更勾魂摄魄的魅力,但能量感与气势稍有不及。它的另一强项,是其它胆难以做到的高度线条感和纤细凝聚的音像。它的人声、弦乐声音变化有一种非常迷人的魅力,不但甜美,还有一种轻柔、灵巧、优美的形态。


真空管


真空管(Vacuum Tube)是一种在电路中控制电子的流动的电子元件。参与工作的电极被封装在一个真空的玻璃容器內,因而得名。真空管在内陆一般被称作电子管。在香港和广东则被称作。一般来说管內都是真空,但随着发展,也出现了充气震荡管,充气稳压管及水银整流管等。

真空管的历史可溯自灯泡的发明人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80年某日,他好奇地在灯泡中多放了一个电极,且洒了点箔片,结果发现了奇特的现象:第三极通正电时,箔片毫无反应;但通负电时,箔片随即翻腾漂浮。这个现象后来被称为爱迪生效应虽然当时他并不知道此现象的来由。1901年,欧文·理查森(Sir Owen Richardson,英提出定律,说明电子的激发态引起箔片漂浮,后来以此拿到192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接著约翰·弗莱明(Sir John Fleming ,英在1904年发展出二极管,李·德佛瑞斯特(Lee De Forest,美)在1907年做出第一个三极管。



在半导体器件未得到广泛应用之前的半个多世纪中,真空管在无线电广播通讯、音频放大、仪器仪表和其他工业自动化控制方面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为人类的文明进步立下了赫赫战功。例如,1946年美国人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由18000多个真空管构成的。


原本文章里准备加一个5分钟的视频《机械美学:收音机真空管的制造》,讲述从真空管从灯丝、阴极、金属套筒到怎么吹玻璃,再到抽真空和测试的制造过程,但在腾讯视频无法通过审核(也许discovery频道有版权知会?)只好发到优酷上了。有兴趣的朋友请戳左下角链接浏览。






=====逗个乐子的分割线====

想起前两年看过的一篇纯逗乐文,文内涉及的品牌不代表其真实实力,专业人士请勿动怒哈~~

网摘:鉴赏音响装B指南(节略篇)

就群众基础而言, 本来鉴赏音响稍显冷门, 并不具备装B的普遍性, 但兄弟一直混迹于音响行业, 不为此说点什么又总是觉得如鲠在喉, 这在外人看来甚至恐怕会有些忘本之嫌。兄弟的道行不深, 但好在装B的门槛向来只关注涉猎的广度而非深度, 因此在这里也随便凑点似是而非的字数聊表寸心——


跟人家谈听过效果最好的音响时,你可以说:首选丹麦的牌子, 像B&O, Dyna之类, 其次是英国的KEF,德国的BRAX, 说到最贵的德国German Physiks,就说太重只适合暴发户,AvanteGarde Acoustic又太花哨,华而不实。美国的音响品牌里,Scaena和哈曼可以聊胜于无的提一下, 但哈曼音响族里也只宜提一提Harman Kardon, 其他的则能免则免。哈曼品牌里本来有一个叫Becker的Branch印象也还不错, 但因为音箱系统只供给汽车, 因此专业性不免就大打折扣, 车震时增加情趣还可以, 但说到发烧或者鉴赏的层次就。。。


至于小日本的音响, 唯独马兰士的你可以有一些保留, 但一定要强调是用电子管而不是数码器件做的, 你可以略带陶醉意味的口吻说, 数码器件的是design for techniques的, 而电子管的是design for ear的, 那样还原的声音才具备生命的气息。额滴娘咧, 生命的气息, 你懂么?


其它的无须多言, 你只消摆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就可以了。


玩音响装B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玩电源了,确切说应该是拼电网,这也是装B爱好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个指标:


你可以煞有其事地说:一般来讲干电池是最稳定的,但缺点是太死板。用干电池驱动的音响也缺乏生命气息,况且现在用干电池的device太少了,除非portable的,但如果那样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就交流电网而言也要分,比方是核子发电、火力发电、水利发电还是风力发电,这里的学问可就大了去了。就宏观而论,电毕竟只分为三相和两相。所以,拼电网看起来拼的主要是平衡感。但就细节而论,这其中的门道还是满多的,比如和别人热谈时,你可以说用火力发电驱动的音响音质很圆润,但音色过于偏暖,适合听邓丽君的歌,听王菲的歌就会有失真。水电恰恰相反,音底偏冷,但解析度比较高。而太阳能发电有何不同?声音偏向温暖,不冷。


风力发电层次感差强人意,听感朦胧,听菜可妇司机的A大调B小调,音场明显收缩,小提琴部都混在一起。风力发电的单机功率在500w以下的音色都偏薄,电是三相和两相和音色关系不大,关键是平衡感,三相电播放大编制的交响乐阵脚明显比两相的要稳。


核电效果最佳也最平稳的,核电适合播放《终结者》之类的大片伴音。但一般不推荐长期用核电去听,这玩意儿搞不好啥时候就能把辐射给整出来了。


最遗憾的是水、火、风、核电都并在了国家电网上了,所以放什么声音都是混沌一片。据说有位烧友为此从上海搬家到广州,声音好很多,因为南方电网以大亚湾核电和两广水电为主,音响既有力度,又比较清澈。最近准备投资建设独立不并网的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高山雪原的天水,将使音响脱胎换骨。但可研报告遭到印度的反对。


根据这几种电的特点你还可以展开来讲,比方说:窃以为,火电站当然是北仑电厂的音质最好, 因为烧的无烟煤含量最高比较低碳,而水电里面葛洲坝的比三峡的音色要好很多,但现在也没办法,只能忍受煎熬凑活着这么过,总不能因为这个举家迁徙吧,只能休假的时候到葛洲坝那嘎达附近过过瘾云云。。。


另外你可以根据峰谷限电的不同时段去调整你要听的音乐风格,比如同一套器材,晚上8点到10点的时候音色就感觉有点偏冷,适合听听流行音乐, 晚上11点之后声音明显偏暖,如果你不怕邻居骂,可以最大音量享受享受大片的效果,那才是超发烧高品质的生活。 原因是高峰时一般用的外省的水电, 低谷会以本地风力或火力电为主,铁证如山~~


据说有位资深音响发(zhuang)烧(B)友,某日听着听着突然关了音响说,今儿没法再听了,一定是水库的水位又涨了。在场其他发烧友瞠目结舌。第二天果然报道说由于某段山洪爆发, 水库水位暴涨。。。


我勒个去,机械君就转这么多了,大家可以举一反三,力争早日成为极品装B中间的战斗机!

发送数字56,给你看一种长得很像真空管的能显示文字的辉光管第56期【重生之美】来自古董级军事电子的灵魂辉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各种电对音响的影响
--真正的HIFI烧友只用雅鲁藏布江的水电
(转载)水电冷,火电暖的梗
日本的疯狂音乐发烧友:为音响建一根专属电线杆
钒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风力发电被喻为“垃圾电”,为什么国家还大力推广风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