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壹木读书会 |檀岛花事

檀岛花事 来自壹木瞭然 13:12

壹木自然读书会第五十期,由林捷书友分享给大家的《檀岛花事》,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资料。

大家好,时间到了我就开始啦,先听一下这个声音的效果怎么样。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首先祝群里的各位书友。让我们始终保持一颗如儿童般的好奇心。在对大自然的探索中获得无数的乐趣。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刘华杰老师的《檀岛花事》。刚才我看到阿朱已经晒了这本书的封面。我先介绍一下这本书,这本书的价钱,在我所有买的书里面这本书的价钱是比较大的。

我看完了以后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这本书确实比较精美,其中有大量的图片可以饱眼福,而且都是大幅的彩色图片。那个图片的质量都比较好,第二个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本书的封面非常特别,它是由植物的标本制成的。封面和封底都是这样。然后这种这套书一共有上中下三册。也就是说每一本书的封面都是不一样的。

这本书我很早就入了,当时看的时候呢,主要是觉得。这个刘华杰老师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让人读起来非常亲切,感觉读起来像游记一样。日记体的形式呢,又让人感觉身临其境,跟着一起游览。那个时候呢,刚刚接触植物学就想着能够到处刷山看植物拍照片饱眼福,看到刘华杰老师在夏威夷一年竟然可以如此爽的,天天在外面浪实在是羡慕的不得了。

后来我又看了这本书,我觉得回过头来再看这本书的话,我对植物学以及刷山看花,当时已经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认识。所以对这本书看后的体会呢,也完全不一样了,我之所以要挑选这一本书在读书会进行分享呢,我想有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呢,我是想看一下。那些大伽是如何的刷山如何的看花。

其次呢,我想看一下,大咖们在刷山以后是如何把这个刷山记录下来的,因为我们在刷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植物,记录及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下面呢,我就分享一下,我在第二次看这本书以后的一些感受。

第一,那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如何刷山看花。

像刘华杰老师那样的,他一到下午已经着手准备必要的一些植物学工具书,去各地寻找当地的一些植物的书籍。先熟悉了解一下当地的一些常用的工具书。然后呢,因为,这些书都是从图书馆借来的,所以他一般都是把这些书先翻拍下来,主要涉及的书呢,比方说夏威夷开花植物手册,夏威夷的蕨类和拟蕨类,夏威夷的植物与花卉。有了这些工具书以后呢,上山看植物拍了照片,回家以后呢,再核对一下这些名称就比较好了。

                      夏威夷果沿缝合线自己开裂了

我觉得这一点对我们比较具有借鉴意义的是你的手边,要经常备有一本当地的植物手册,比方说浙江植物志啊,古田手册啊,我指的主要是浙江方面的。这样的你常常翻然后就混个脸熟,等到山上的时候呢,看到这个植物呢,就不会觉得太陌生。

当我们去外地的时候也一样,现在呢,我们经常有看到当地的一些植物爱好者,他们会写很多公众号,比方说,北京、广州,还有辰山,他们都经常会把他们最新的一些植物用图片的形式发布出来,你在刷山之前先翻一翻他们的号,先翻一翻,他们最近刷到的东西,然后呢,你照着这个去刷,肯定比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要收获更多。

第二点呢,是要与当地的植物爱好者一起活动可以减少自己的工作。

这本书中记录了刘华杰老师三次参加志愿活动。远道而去夏威夷做志愿活动,这种事情一般人也不会去做。一般人自己玩还来不及呢,但是对于刘华杰老师来说呢,这确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志愿者的工作主要是在周末到恢复区清理外来物种。或拔或砍或锯,前提是分清本土植物和外来植物。所以参加志愿活动的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植物爱好者。

正如书中所说,能与本土植物学家一同在山道上观察植物,事件颇幸福的事情。理由很简单,再高明的人到了陌生地,对当地的植物也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熟悉。如果有本地人在一开始就稍加指点,提醒人们注意哪些,把他多年观察的心得不经意地讲出来,这些通常都是极有价值,千金难换。

这点呢,我们自己在刷山的过程中也是深有体会的。自从我们有了植物群、有了公号之后呢,我们也是很幸福的,每次出门基本上都有熟悉当地的植物爱好者一同带着刷花。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同一条路,哪怕走过千遍万遍,也不会觉得寂寞。

而由当地的一些朋友带着就可以让自己收获更多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点。而且同好之人一起交流,这种虽未谋面,却心灵相通的感觉,一般人也体会不到。更何况呢,回来了以后还会有后期辅导,确实是减少了很多工作量。

                        参加志愿活动

第三呢,还是需要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刘华杰老师从2011年8月到2012年7月的一年时间。在夏威夷独自一个人。风餐露宿攀爬了数十条山道观察了大量的植物群落和多处植物园。感觉是把夏威夷全部扫了一遍。

但是从书中的介绍来看呢,这样看植物决不是没有目的的,事先都是做足了功课的。比如去考爱岛约会韦尔克斯菊,韦尔克斯菊在全世界只生长在夏威夷考爱岛,而在考爱岛只有红河谷一带才有分布。

五月到七月是韦尔克斯菊的花期。所以,就选择在六月下旬飞到考爱岛,然后租车进入红河谷。结果当然是心满意足地见到了自己的目标物种。另外呢,还有夏威夷特有植物菊科的东殿君剑叶菊。它为木本,只生长在高海拔的火山渣上。刘华杰老师呢,也是有目标地奔向那个火山渣,所以也就心满意足地见到了自己的目标物种。

              韦尔克斯菊           
                     东君殿剑叶菊

所以呢,去远方看植物,我们还是要为自己设定一下目标,定一个小目标,因为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看见所有的植物。我们在国内为看植物而四处奔波,也不能漫无目的。

比如我们去川西看绿绒蒿,去南方看木棉花,去括苍山看灯笼树,去长白山看岳桦,设定了这些目标,完成了这些任务当然是心满意足,然后呢,又顺带地看到了其它很多物种,这种收获上的喜悦也是双倍的。

第四呢,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后,需要进行一些尝试。

刘华杰老师在夏威夷看植物,采果子,还有很多时候也是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将这些植物拿来吃,毕竟这世界上,对于吃这件事情,大家的认同感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要享受这样的乐趣,还是需要一点植物学的基本知识。例如,对于夹竹桃科的一些植物,见到了一般就不会轻易去吃。毕竟这一科大多数都是有毒的。但是刘华杰老师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品尝了夹竹桃科植物大花假虎刺的果实,也开发了多香果、阴香、木薯等多种食物。

自己还在岛上种菜,自己制作擀面杖擀面条、烙饼,惠及多位中国学生学者。而自己呢,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可以说是把博物学应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啊,不再是“无用而美好”。

                      夹竹桃科大果假虎刺

其实我们前段时间在刷山的过程当中也能够经常见到。乌饭树、豆腐柴。这些呢,都是制作乌饭和绿豆腐的材料,也可以试着做一下。

如果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呢,我觉得生活肯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正如书中所言博物是为生活方式服务的,是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我想谈一下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我看书的时候能会比较注重一些书的写作方式,然后呢,觉得自己比较对中意的呢,我会尝试着去模仿一下。

这本书用精彩的照片和第一人称的游记体生动记录展示了刘华杰老师所观察到的大量本地植物和外来植物,把自己在夏威夷每一天的生活都记录了下来,去了哪里,吃了什么,看了什么植物,甚至于想了什么问题,看书时的心得感受。

在博物学史中,日记体作品是极为常见的。徐霞客、林奈、华莱士、E.威尔逊等都有日记体的作品存世。对于我们来说呢也是一种很好的借鉴形式,怎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现在手机的功能如此强大,运用手机上的图片记录功能,可以省很多事情,日后回味起来呢,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然重要的是坚持。

《檀岛花事》更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对夏威夷做了什么,而在于给出一种示范和启示,普通人只要用心,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就能对任何地点的植物、动物做出有价值的观察、记录。

                         瞻仰洛克墓地

最后呢,我想用书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作为我今天分享的结束语。

兴趣哪里来?通常不是天生的,某种经历、机会可能造就一个人的兴趣。而将自己的兴趣发挥到极致,那就不是说说而已或者尝试几天的事情,需要自愿坚持,不为外物诱惑。

谢谢大家的聆听,祝大家六一儿童节快乐。


课后发言

王珠萍(临海):谢谢!学习小丸子!简单而炽热的爱!

曹鲁乡(诸暨):谢谢小丸子不断地种草播种子!

陈少平(珠海):谢谢林老师

赵云鹏(杭州):感谢小丸子的精彩分享!

林晗(上海):博物是为生活方式服务的,是生活的一部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采得安心,吃得放心。

赵云鹏(杭州):小丸子读书有几点做法特别值得学习:

1. 带着问题和需求读书;

2. 阅读中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思考;

3. 借鉴他山之石,改进自己的方法和工具;

4. 及时将所思所想记录成文,笔耕不辍。

《檀岛花事》更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对夏威夷做了什么,而在于给出一种示范和启示,普通人只要用心,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就能对任何地点的植物、动物做出有价值的观察、记录。这段总结和评价特别赞同。

林捷(诸暨):感谢大家的聆听!我最近就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对着一座山反复刷,但是每次去都有收获!

吕晓贞(杭州):谢谢小丸子的节日礼物!@林捷  诸暨 能否拍个书中其中一天的日记分享一下?有个小伙伴被你的书感染到了。

杨柳峰(杭州):感谢小丸子美好的分享,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可惜那个时候对植物没有研究,也没有迷上,只感觉到岛上的花啊草啊都很漂亮啊,奇奇怪怪的很多,印象非常深刻。我曾两次随海军舰队登上檀岛,靠泊在火奴鲁鲁。

杨超(海德堡):第一次周五赶上假期,可以不因时差及时听到分享,真是美妙的感觉,谢谢小丸子从自我经验出发,这么真实,细致别致的分享,收获很多。

杨诗敏(临安):谢谢丸子姐的分享,用一个植物爱好者的身份对另一位植物爱好者的日记进行再解读,给人启迪。丸子姐对植物的热爱也给予我以很大的鼓舞。

金鑫杰(上海):@林捷  诸暨 谢谢丸子姐的分享,我个人觉得翻书混个脸熟的做法很好,如果可以进一步根据需求做成索引就更好了,普通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大量的书籍可以通过一份个人特色的索引综合起来会很有用。


文 / 图 提供:林捷
语音合成:郑文慧
 编辑 / 排版:郑文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植物爱好者的额外享受
刘华杰 | 邝氏庄园
读书|《洛克线植物记》
读书胡记021丨《勐海植物记》读书笔记
让雪山青草把我的心洗清
读书:《天涯芳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