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天立一案!杭州西湖区严查严处餐饮油烟污染

 


近年来,餐饮油烟污染问题逐渐成为杭州群众举报投诉和“公述民评”电视问政的热点。


今年3月起,杭州市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启动餐饮油烟污染整治行动,排摸餐饮店1568家,检查2688家次,发出整改单200余份。


目前,已有51家餐饮店整改,31家关停或转业,已查处的案件达107件,几乎是一天立一个案子的节奏。




这次餐饮油烟污染整治一开始,执法部门就给餐饮业主和其他从业人员发放宣传手册1万份。相关法律规定和治污措施简洁明了,让他们自查自改。


西湖综合执法在这次整治中把握的关键字眼是“盯”。各中队成立餐饮油烟专班,盯住餐饮业主。对检查中发现油烟净化装置保养不及时、净化器不正常运行及在经营过程中对周围居民有油烟污染的,现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对违法行为集中进行查处。若涉及市场监督、环保、消防等部门职责的,抄告或移送相关部门递进执法。




对历年来被多次投诉的区域或点位,不仅要盯住而且要盯紧。为此,西湖综合执法部门对这些区域、点位进行了回头看,建立一件一档,并对其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跟踪督查,确保整到位,改彻底。


治好餐饮油烟污染问题,另一个关键是“狠”。西湖区综合执法局以打促改,实施了“三个必查”措施,即对有油烟污染问题但整改不到位的必查;对被重复投诉3次以上和被上级督查过的餐饮店发现违法问题的必查,拔高违法成本,保持高压态势。


区综合执法部门还建立专班微信工作群,分享办案经验,局执法科、法规科、驻队律师第一时间在微信群中对执法办案工作予以指导。区局专门安排督察人员随机抽查餐饮店,进行现场督查。分管副局长祝向群还带队到各辖区检查油烟整治情况,督促办案,狠抓落实。


据统计,区综合执法部门在本次行动中共立案查处餐饮油烟污染107件,已到位罚款3.8万元。目前有80%的案子已下达处罚决定书。


位于浙大玉泉校区和植物园之间的青芝坞是油烟污染投诉较多的区域,其中有餐饮店55家。在这次整治期间,青芝坞管委会牵头组织了餐饮业主培训,打好“免疫预防针”,让其自觉整改。灵隐中队还派员驻扎在这里,定期巡查,并连续办了4个案子。原来不把油烟扰民当回事的店家坐不住了:有些店主改进了静化设施;闲置不用的净化设备也悄悄“开工”。


这种以打促改的措施,对业主们触动很大。杭大路某粥店重新进行了装修,对厨房窗户进行了封闭处理,不再乱排油烟。


餐饮油烟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老建筑没有专用烟道,有的设置也不合理,只有极少数店家才能使用,”区综合执法局执法科工作人员坦言,部分店家对经雨水或污水管排污的行为进行整改后,即出现了向上没有专用烟道无法合法排污的问题。


西湖综合执法部门在餐饮油烟整治中都查了哪些案子,在此选几则出来晒一晒。

 

1.文一西路某小吃店不经专用烟道排油烟


5月25日,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文新中队执法队员发现文一西路某小吃店不经过专用烟道无组织排放油烟。


经查,当事人经营范围为热食类食品制售、预包装食品销售,实际从事中式炒菜、小龙虾、烧烤等。小吃店的厨房内设二个炉灶,共有三眼灶头,灶头上方有集风罩,油烟通过管道和油烟净化器向二楼顶排放;另外,还有一个操作间,操作间内一只烤架和一个灶头,烧烤架上有集风罩,油烟通过管道与厨房的管道相连接。


食物直接在操作间进行售卖,但操作间与售卖处未封闭,只用玻璃做了部分隔断,造成油烟外泄。


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5500元。

 

点评:餐饮油烟净化后要经专用烟道通到高空排放。具体要多高?杭州市的规定是,建筑物高度在24米(含24米)以下的,油烟排气筒应高于建筑物最高点,而不能直接朝向居民住宅等敏感点排放。

 

2.青芝坞某饭店用排风扇直排油烟


5月18日,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灵隐中队查获青芝坞某饭店不经油烟排气筒无组织排放油烟。该店营业执照载明的经营范围为热食类食品制售。


经查,当事人厨房内有两眼灶,其制作中餐时产生的部分油烟通过炉灶上方集烟罩收集后经净化装置净化排出,部分油烟通过厨房北侧安装的一个排风扇直接排至室外。


经环保部门认定,当事人存在不经过油烟排气筒无组织排放油烟的行为。


被查处后,当事人于当月20日拆除了厨房北侧排风扇,并封闭了该处墙体。


鉴于当事人规定时间内改正了违法行为,综合执法部门对其予以从轻处罚,罚款2700元。

 

点评:有了净化装置却不发挥它的作用,是餐饮店疏忽了,还是有意为之?我本善良,不忍揣测。净化设施装到位了,日常监管如果跟进不及时,也会被“啪啪”打脸。哎,真是不让城管人省心呀。

 

3.文一西路某小吃店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


5月28日,文新中队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文三西路一小吃店不经过专用烟道无组织排放油烟,当事人经营范围为“热食类食品制售;预包装食品销售”,目前实际经营的品种为炒面、炒饭等。


当事人在厨房内设有两眼煤气灶,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其店面所在房屋共四层,油烟通过集风罩和自制管道向店面边上一楼上方招牌处排放。


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5500元

 

点评:油烟净化设施是治污的“心脏”,不可或缺。餐饮业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证操作期间按要求运行。没有安装这个设施,排放的油烟一般都是超标的,后果很严重。

 

4.杭大路某酒店未定期维护油烟净化设施


5月25日,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山中队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位于杭大路的某酒店未按规定对油烟净化设施定期保养。


该酒店从事餐饮热食制售服务经营活动,经营范围为冷食类食品,热食类食品制、糕点类制售、自制饮品制售。


当事人分南北两个厨房,其中北侧厨房有6个灶头,正上方为集气罩;南侧厨房有8个灶头,正上方有集气罩,油烟经净化设施过滤净化后通过管道向上排出。


该酒店提供的油烟清洗记录有4次,清洗时间分别为 1月29日、4月23日、7月15日、10月25日,每3个月对油烟净化设施进行清理一次。


综合执法部门对其处以罚款5500元。

 

点评:餐饮业户不光要安装油烟净化设施,还应定期清洗维护。大型餐饮业户每月清洗维护次数不少于1次,中型每两个月清洗维护不少于1次,小型每季度不少于1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清洗次数不够,想蒙混过关,醒醒吧!

 

5.三墩城北商贸园某外卖店经公共排水管网排放油烟


5月16日,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三墩中队执法队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某外卖店在三墩镇城北商贸园经城市公共排水管道排放油烟。


执法人员在现场出示了执法证件并进行检查,该店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是热食类食品制售,实际经营为盖浇饭等外卖产品。


该店厨房内有1个灶台和1个灶头。油烟经过集烟罩经油烟净化器再通过管道排放到店外的公共雨水井内。排放油烟的管道是由铁皮制成的,管径25cm。


综合执法部门对当事人处以罚款5500元,并责令其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7日内自行拆除排烟管道。

 

点评:油烟净化和通过专用烟道排放,是防止环境污染的两大重点。目前,对没有专用烟道的建筑中的餐饮店如何整治,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


自己弄一个专用烟道,大多数不符合标准?那么改行经营可乎?搬迁可乎?前期下的“血本”怎么办?只能一声叹息了!

 

6.杭大路某粥店无组织排放油烟


5月24日,杭大路某粥店不经过油烟排气筒无组织排放油烟被西湖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北山中队执法队员发现。


当时粥店内二楼厨房朝西窗户处于开启状态,厨房烹饪产生的油烟废气未经油烟排气筒排放至大气环境中。


被查处后,当事人立即停业整顿。


重新装修开业后,对厨房窗户进行了封闭处理,不再无组织排放油烟。


由于当事人及时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综合执法部门予以从轻处罚,罚款2700元。

 

点评:知错能改,并且行动迅速,我们应该为他点赞!从这个案例来看,餐饮业主的环保意识是关键,环保意识增强了,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君释法 | 餐饮店的监察“直播”
餐饮人注意!这个没做好,可能被罚20万元
城市餐饮业油烟污染状况的危害与对策
开餐厅的环境要求,你以为只限制油烟吗?
青岛市餐饮服务业环境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
小E研学 | 城市居民住宅油烟污染排放现状与治理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