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植物生长调节剂简述

植物生长调节剂( 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和植物内源性激素相同生理功效和相似化学结构的化学合成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广义农药的范畴,属于一类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农药,包括与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的合成化合物和直接从生物体中提取的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把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通过人工合成,或者培养合成的新物质。为了在农业生产中有效地调控作物的生长过程,提高作物的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稳定产量和增产等。

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由植物在特定条件下生成,但也可以借由喷施进入植物体内。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或互相协作地调节植物细胞的分裂、伸长,组织与器官分化,开花结果,成熟衰老以及休眠萌发等方面,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使之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

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年代,发现有微量的天然植物激素生长素、3 -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等,具有调节生长发育的功能。到20世纪40年代,人工合成植物激素类似物的研究就开始了。此后陆续开发出了胺鲜酯(DA-6)、复硝酚钠、氯吡脲、α-萘乙酸、抑芽丹等物质。随着这些物质的逐渐推广使用,形成一个农药类别。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出现了,但其应用技术复杂,发展速度慢,应用规模小,但由于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大的作用潜力。

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作用类型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植物生长促进剂。

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及伸长生长,促进营养器官生长、生殖器官发育,防止果实脱落,促进植物生根、发芽,诱导单性结实。调控作用与内源植物激素中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或赤霉素类似。常见的植物生长促进剂有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 α-萘乙酸、 6-苄基腺嘌呤、 4-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等。

第二类,植物生长抑制剂。

可以抑制植物顶端分生组织生长、植物发芽,消除顶端优势增加侧枝,除灭杂草等。植物生长抑制剂的作用不能通过施加赤霉素所恢复。许多除草剂类的农药,在极低浓度使用时,也可以达到生长抑制剂的作用。调控作用与内源植物激素中的脱落酸相类似。常见的植物生长抑制剂有马来酰肼、草甘双磷、整形素、抑芽唑、抑芽丹、三碘苯甲酸等。

第三类,植物生长延缓剂。

可以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能抑制节间伸长而不抑制顶芽生长。使得植物茎秆变短变粗,增加叶片的厚度和叶绿素含量等。由于其主要是通过调节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因而其作用可以通过施加赤霉素来恢复。常见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包括:矮壮素、缩节胺、多效唑、丁酰肼、烯效唑、抗倒酯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存在着残留和环境风险,使用也要严格控制用法和用量。

大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低毒农药的范畴,但由于其广泛应用,且所包含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因此毒理性质和残留安全期尚不十分明确。

但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使用确实存在着安全风险:例如丁酰肼的水解产物,不对称二甲基肼具有致畸作用,青鲜素和三唑酮被认为具有致癌作用。对赤霉酸安全性研究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且目前在芒果种植中也存在果农加大赤霉酸和氯吡脲用量的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2,4-二氯苯氧乙酸(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也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评估中被认为具有眼部刺激性。

另一方面,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环境也有负面作用,由于自然界中降解植物生长调节剂这类化学合成物质的途径较少,因此,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期会比内源性植物激素更长。且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降解产物具有更为强烈的危害,例如多效唑的微生物降解产物具有致突变作用。

使用方法

1. 使用剂量应适当,不得随意增加 随意增加剂量或浓度不仅不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而且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叶片畸形、叶片干燥和全株死亡。

2. 不能随意混合 许多农民经常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其他肥料、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否可以与化肥、农药和其他材料混合,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后,经过反复试验来确定,否则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增长或保护花和果,还会给植株带来伤害。

3 合理使用 应将植物生长调节剂事先配制成母液后再进行配制,否则药剂很难混匀,会直接影响使用效果,使用时需按照说明稀释。使用时应注意做好保护措施。

4 生长调节剂并能不代替化肥 生长调节剂只能起到调节作用,不能作为肥料的替代品。在水肥不足的情况下,喷施过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株有害。

优势

1 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面广,应用领域广。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适用范围几乎包含了种植业中所有的高等、低等植物,并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物质吸收与运转机制、信号的传导、气孔的开闭、渗透压的调节、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改善植物与环境的互作关系,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进农产品的品质。

2 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大部分作物一季只需在规定时间内喷施1次。

3 可以对植物的外部性状与内部生理过程进行双向调控。

4 针对性强,专业性强。可以解决一些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形成无籽果实。

 总结

与传统的农业技术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有成本低、收效快、效益高、节省劳动力的优点,它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经济作物、粮油作物、蔬菜、果树、园艺作物、中药材、食用菌生产的应用广泛。相对于其他农药和肥料产品,它对作物品质的提升较快,产出比大。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或调节作物生长、增强植物抗逆性、提高产量、改善植物品质等方面将发挥重大作用,有利于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其与杀菌剂,水溶肥等混用,是水肥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应用前景 屈梦瑶 天津农林科技 2019

水果蔬菜中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妖魔化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用?不敢用?醒醒吧!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引用)
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避免五误区
干货:多肉植物常见农药汇总,绝对实用!
_无公害农药推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