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称“自画像之父”,如此自恋却可以和达·芬奇相抗衡的全才,他凭的是什么?(文末送西方大师高清作品集)...

左图:丢勒    右图:席勒

虽然名字都有“勒”,但除了艺术造诣上的区别,丢勒和席勒可是相差了419年(丢勒:1471年生,席勒:1890年生)。虽然此“勒”非彼“勒”,但是,这两位大师都有个共同点:爱画自己。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下面这个我们很熟悉的符号——丢勒。


阿尔布雷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1471年—1528年

《丢勒自画像》Self-portraits by Albrecht Dürer
1500 / 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Alte Pinakothek)

“他有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筋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



这是同时代人著文回忆他们所知道的丢勒长相。作为“自画像之父”,丢勒是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容貌和身份所吸引的画家。德国诗⼈歌德曾说:“当我们明⽩了丢勒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贵、真实和丰美。”
13岁时,他就用银针刻了第一幅自画像。并在画上写道:“1484年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照着镜子画了自己。”


《13岁时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at 13 by Albrecht Dürer

1484 / 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馆藏(Albertina Museum Wien)



22岁的自画像

Self portrait  57x45cm 巴黎卢浮宫收藏 1493年



27岁的自画像

Self portrait 板上油画 52×41厘米 现藏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 1498年




就算不认识丢勒,也会多少见过他的一些作品。比如丢勒最为传世的作品《手》,后来被人们改名为《祈祷之手》,其影响力超过其他任何作品。


《祈祷之手》 Praying Hands   画笔‧色纸/1508 年,29 x 19.7cm
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馆藏(Albertina Museum Wien)
最能体现他对自然领域研究成果的一件作品《野兔》。没有人不会惊讶于丢勒对一只野兔的逼真描绘。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幅水彩画。


《野兔》Young Hare  纸上水彩画/1502年  25x23cm

现藏于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电影《无双》中,郭富城饰演的李问临摹的《骑士、死神和魔鬼》,也是出自丢勒的作品。编剧选择了这幅铜版画,一方面是制作版画和印钞在制造技艺上有天然的相通之处,它们都将经历制版、上色、印刷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丢勒这幅画作的特质、隐喻与该电影想表达的思想相得益彰。



《骑士、死亡和魔鬼The Knight, Death and the Devil

版画/1513  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



还有非常具有末日意识的“启示录”问世时达到了顶峰,该系列在丢勒第一次前往意大利时开始创作、于1498年在纽伦堡以拉丁语和德语同时出版,凭借版画可复制性的传播优势,15幅描绘末日审判的木刻版画带着极强的震慑力迅速风靡欧洲,丢勒一画成名。

《启示录》The Apocalypse:The Whore of Babylon
木刻版画 / 1511(初版于1498年发行)
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Fitzwilliam Museum,University of Cambridge)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



作为德国乃至欧洲艺术新纪元的奠基者,丢勒以一笔之力带动北方文艺复兴,连一向苛刻的意大利艺术史学家瓦萨里(Giorgio Vasari)都不得不赞叹丢勒的“美妙幻想和创造力”。他是艺术史上最杰出的版画大师,没有之一,而他不仅仅是版画大师,文艺复兴三百年,丢勒顶着绘画巨匠、雕刻家、数学家、机械师、艺术理论家、解剖学家、建筑学家等一系列名头,是为数不多可与达·芬奇比肩的全才。

《有关女性正面透视图的研习》(Study of a Female Nude seen from the Front with a Foreshortened Circle),1500 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他不知疲倦地学习和旅行,他的眼界之开阔在当时几乎无人可比肩,又始终保留着一些农民式的愚昧和狭隘。相信理性和知识会使人成为高贵的存在,却又对于人的不完美有一种深刻的意识。

《亚当与夏娃》Adam and Eve
木板油彩/1507 209cm×81cm(左),209cm×83cm(右)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

丢勒是德意志的代表民族画家,他同时又是把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想带进德意志并开创了德意志民族艺术新纪元的艺术奠基人。


恩格斯也曾高度评价过他并把他和达·芬奇视为是“需要巨人的时代所产生的巨人”。

《三位一体的崇拜》All Saints, Adoration of the Trinity,也称为《朗道尔祭坛画》Landauer Altarpiece  板面油画/ 1.35×1.23米

奥地利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绘画作品。他同时还研究建筑学,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他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就连他的水彩风景画也是他最伟大的成就之一,那些作品气氛和情感表现得极其生动。


《蓝色翅膀》Wing of a Blue Roller   

19.7x20cm 水彩、水粉颜料、优质皮纸 1512 年

天时地利人和的幸运儿

说丢勒是个幸运的人并不为过,作为金匠之子,金匠老爸凭借自己的手艺养活一大家子,是真的一大家子,丢勒的母亲在25年内生了18个孩子,只有三个孩子活下来了,丢勒就是夫妻俩的第三子。

1490 Portrait of the Artist’s Father,19岁时丢勒为父亲所画的肖像

依照他家的传统,父亲让儿子在自己作坊里当学徒。想把他培养成一个首饰工人,丢勒在作坊里初次获得绘画训练。并且很快精通此道,这就成为他从事艺术活动的基础,为学会首饰工艺所必需装饰艺术,进一步开始临摹艺术家们的人物画,还临摹了马丁·桑恩古厄的雕刻等,这为他想做一个艺术家创造了条件。

1493 Self-portrait, Study of a Hand and a Pillow 自画像、学画手和枕头

丢勒对人物结构和绘画法则很感兴趣,因此,他请求父亲允许他做一个画家。也许是看到了儿子的天赋和信念,父亲同意丢勒拜师学画。1490年在丢勒19岁的时候,开始他的人生中第一段至关重要的旅行。

左图:丢勒,“圣母子”(Madonna and Child),双面油画(正面)/1496-1499/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右图:乔瓦尼·贝利尼,“圣母子”(Madonna and Child),1485–1490/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五年时间,丢勒前往了当时一系列重要城市巴塞尔、科尔马、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美因茨、科隆等地,以及拥有乔瓦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1430年-1516年)的威尼斯。丢勒是最早一批前往文艺复兴腹地的北部欧洲艺术家,文艺复兴的精神深深吸引了他。旅行学习考察对他的世界观形成和艺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丢勒的妻子艾格尼丝》素描 98 x 156厘米 1494
丢勒在23岁的时候,已是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在这一年里,他与故乡一位音乐家女儿艾格尼丝结了婚。此后丢勒作为首饰匠和画家,开始了独立工作。


《启示录中的四个骑士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木刻版画 / 39×28cm 1498年
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Austria – Vienna)


让丢勒一画成名的“启示录”系列版画是不得不提的。这本启示录起源于罗马帝国尼禄王朝旧基督教的神秘幻想。表现了人类在十五世纪末叶由于世界末日的到来而感到无可奈何的恐怖和失望的情绪。当时德国正处于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之间的斗争、农民和封建主之间的斗争、饥饿和剥削之间的斗争。人民的激昂情绪终于发展成为无数次的宗教的政治的和革命的群众运动,丢勒想把启示录中的幻想付于现实形象,给予这些幻想以寓意的力量。其中几幅画不隐讳的对统治势力进行了批评,他把自己意见交给每个人的良知。

《犀牛》Rhinocervs 木刻版画 1515年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虽然丢勒年纪轻轻名利双收,但在老家德意志却没有得到认可和尊重,在当时对待艺术家堪称洼地的德意志地区,他和他的父亲一样,仅是“卑躬屈膝的工匠”。所以,丢勒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接的都是“皇家订单”,加上他的版画,可以说是掌握了财富密码。他所到之处,当地的皇室或者最高阶的金主赞助人都想用引进人才的方式高薪聘请他,但是丢勒却并未因此而留下来。


《玫瑰花环盛宴》Feast of the Rosary 木板油画 162 × 194厘米 1506年 



两次意大利之旅,丢勒将文艺复兴的精神和技艺带回阿尔卑斯山脉北部,并将其与德国传统艺术融合、创新出刻有丢勒烙印的杰作。他早已不是第一次旅行时单向吸收知识的少年了,而是引领北方文艺复兴、以其能量反向影响南方的大艺术家。


《忧郁 I》Melencolia I 版画/1514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



返回纽伦堡后,丢勒为市政厅和教堂作画,开始撰写《人体比例四书》的第一卷(Vier Bücher von Menschlicher Proportion,完成于1528年)。1513年至1514年,丢勒创作出三幅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师版画”(Meisterstiche):尼采最爱的版画“骑士、死亡和魔鬼” (The Knight, Death and the Devil,1513),“书房里的圣杰罗姆”(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1514),以及神秘莫测的“忧郁 I”(Melencolia I,1514)。

《书房里的圣杰罗姆》Saint Jerome in his Study 雕刻版画/1514 26×20cm 

德国卡尔斯鲁厄国家美术馆 Staatliche Kunsthalle Karlsruhe (Germany – Karlsruhe)



哪怕他年近50岁了,他再去欧洲最富裕地区之一的低地国家旅行(今荷兰、比利时等地),当地权贵也是想用各种利益挽留丢勒定居,他也婉拒了。丢勒边走边画,极尽丢勒式美学:“一个人随手在半张纸上花一天的时间用铅笔画出的东西,或在一块小木头上刻出的东西,可能比另一个人花了一年的辛勤劳动炮制出来的大作品更有艺术魅力。”  


《大草地》 The Large Piece Of Turf 水彩 / 1503
挚爱旅行的丢勒有一本“低地旅行日记”(原稿遗失,仅余副本)写下他的所见所闻:“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么多让人心旷神怡的东西,外面的世界实在精彩……”


丢勒低地之旅日记副本(Transcripts of Albrecht Dürer's Diary of his Trip to the Netherlands),1520/班贝格州立图书馆(Staatsbibliothek Bamberg)1620年存本
1521年,年过半百的丢勒回到纽伦堡,直至1528年病逝,再未外出旅行。在五十七载生命的最后几年,丢勒继续捣鼓他挚爱了一生的那些东西:绘画、数学、透视法、人体比例、艺术理论等等。


《四使徒》four apostles

布面油画 215.5x76cm/1526年 慕尼黑画廊

他写了自传,在离世前两年又出品了一幅油画杰作《四使徒》(1526);离世前一年出版了关于建筑学的《筑城术原理》;离世当年,从1512年就开始撰写的《人体比例四书》终于完成了最后一卷。

1528 Vitruvian Man from Vier Bücher von menschlicher Proportion

[Four Books on Human Proportions] 人体比例四书

丢勒的最后一幅版画作品是《伊拉斯谟(Erasmus von Rotterdam,1526),它是丢勒在低地之旅与伊拉斯谟会面时、大思想家亲自委托他的作品,版画大师花了近6年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北方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的肖像。


《伊拉斯谟Erasmus von Rotterdam

版画/1526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穷其一生,丢勒始终在追逐艺术、科学以及人文主义之光,当时的旅行条件可想而知,丢勒却依旧在少年时推开了世界的大门,将世界带回了家,最后又将“家”变成了世界。除了写下了前文提到的几部伟大的艺术理论著作,丢勒一生还创作了大量木刻画、铜版画、油画和人物素描,现存的作品有1000余件,包括350幅木板画、100幅铜版画、100幅素描和60多幅色彩画。他没有子嗣,也未正式收过学生,但他无疑给世界留下了太多无可替代的礼物。                                                                                                                               

1514 Porträt der Mutter des Künstlers
丢勒在他母亲去世的前两个月,给母亲画了一幅肖像。画中文字:这就是阿尔布雷特·丢勒的母亲,1514年祈祷周前的星期二夜间二时逝世,享年63岁
                                                
                                                                

福 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伟大画家丢勒
自拍创始人:丢勒
阿尔布雷特·丢勒
[转载]丢勒和他的时代(上)-文艺复兴XIII
西方绘画艺术:德国绘画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作品
丢勒 · 无与伦比的一代巨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