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识太极拳中的力学问题(2)

【太极】中国最受欢迎的太极文化类公众号

图文 | 陈雄

编辑 | 立夏

(文接上续)

9、力偶原理在太极拳中的运用。力偶原理指的是:两个平行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为力偶。力偶的作用可使物体旋转。在实际的运用中,两力方向相反是绝对的,其大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但其效果均会使对方旋转。太极拳的“挒”劲法就是对力偶原理的具体使用。比如“斜飞势”、“野马分鬃”中“挒”、“采”化打合一的拳法体现了力偶特点。再如:对方以右手推按我左肩时,我左肩顺着来劲方向,松腰转胯带动身体避让,使对手不受我身体的阻力而继续前进,同时我以右手推按对方左肩,无须用很大的劲力,就能使对方身体失重的旋转起来而跌出去。

10、郑曼青谈到太极拳推手时指出:“倘我受向心力(附注:在古典力学中,向心力是当物体沿着圆周或者曲线轨道运动时,指向圆心即曲率中心的合外力作用力。因为圆周运动属于曲线运动,在做圆周运动中的物体也同时会受到与其速度方向不同的合外力作用。对于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是一种拉力,其方向随着物体在圆周轨道上的运动而不停改变。此拉力沿着圆周半径指向圆周的中心,所以得名“向心力”)较大,而还之以离心力(附注:离心力是一种虚拟力,是一种惯性力,它使旋转的物体远离它的旋转中心。在牛顿力学里,离心力曾被用于表述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一个非惯性参考系下观测到的一种惯性力,向心力的平衡。在拉格朗日力学下,离心力有时被用来描述在某个广义坐标下的广义力)亦大。然我受之向心力虽大,我能运而去之,以我得体圆之效用也。但还之以离心力,彼则不能运而去之,必弹出于寻丈之外……太极拳善于分化来力,亦善于合二力为一力进攻之,拳论所谓‘引进落空合即出’是也。此外,太极拳善用提劲,将对方之根力拔起,而后一发可以两足离地跌出。此乃起重机与千斤顶之原理。” 网传宗岳门太极掌门人质疑太极拳的“离心力、向心力”,说“所谓的大松大柔就是什么力都不用,一旦加上‘离心力、向心力、螺旋力’那这些力量的冲力,就会把太极拳带到刚猛的道路上,就会远离王宗岳祖师的教诲,就根本不能‘走、粘’了。”各抒己见也是正常的交流研讨。我是不认可这位掌门人的质疑,考究史料和练拳实践,说明“‘离心力、向心力、螺旋力’把太极拳带到刚猛的道路上”这句话有点牵强,“就根本不能‘走、粘’了”这句话更是不合逻辑。我认为,谈“力”色变是不客观的,也不科学;不大松大柔是练不出真正的太极拳功夫,但把“大松大柔”搞得又神又玄却是不利于研练太极拳。大家知道,郑曼青大师大松大柔的功夫和技击功夫是太极拳界公认好评的,事实说明“离心力、向心力”没有使他“远离王宗岳祖师的教诲”。太极拳是一层功夫一层拳理的,从“离心力、向心力”的“有形有相”层次到“无形无相、应物自然”层次,是需要一个实实在在的修炼过程啊!

11、肖飞在《太极拳的力学原理》一书里面说:“在一个太极拳的高手面前,无论你如何随时改变推力的大小,他仍然可以做到在身形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稳定,你会觉得,你推的力量小,对方返回的力量就小;你推的力量大,对方返回的力量也跟着变大。在这个过程当中,太极拳高手只需要用少许的力保持合理的受力结构就行了,而与你对抗的力主要是支持力(由于支撑面发生形变,对被支持的物体产生的弹力,通常称为支持力)和摩擦力(附注: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所以他省力而你不省力。太极拳的这种高明的借力技术,使得外部的支持力和摩擦力通过人体的骨骼而起作用。”由此可见,巧妙利用摩擦力是太极拳借力打人的技法之一。郑曼青谈到给人借力的问题时说:“太极名家郑曼青先生说:“不给人有任何可借之力。用手打人是帮倒忙;拿人是傻瓜;抱人是摔自己,自找麻烦。”这种要一丝不能承受外力的实战思路,在推手、散手对练中要多点体悟才能得到反借力的功夫。

12、太极拳松沉到脚底的目的之一是利用地心引力(附注:一切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产生的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地球对其他物体的这种作用力,叫做地心引力)和地面反作用力(附注:人体运动时,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用自身重量引导拳势运动。练习太极拳,不用力量,也不用力气,而是利用地心吸引力、地面反作用力和重量。地心吸引力使我们的身体有重量,打拳时两腿不停地左右交替承受身体的重量。当身体放松时,一部分沉下去,身体的另一部分飘起来。我们的身体松开一分,沉重量就有一分,飘浮量也是一分。松十分,沉重量就增至十分,飘浮量也有十分。越沉重就越轻灵。这样借地力之法,是太极拳劲道、拳势的动力源泉。修炼多年的拳友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把重量沉到地下,就会有一股劲力从脚下传导到全身,松的越到位,劲力就越大,这就体现了借地力的特点。、衡量一个练拳者发劲的功夫水平,其中之一就是看他能从脚下地面借起多少反座弹力。

13、太极拳名家陈照奎把人的腰和丹田部位比作轮子的主轴,只有保持轴心(或圆心)的或圆心)中正,旋转的轮子才能稳定有力。轴心(摆动,身体左歪右斜,必定降低轴心的立体螺旋力量,人体易失平衡,对健身和技击都不利。拳谚亦云:“要想拳练好,先把圈练小。”练到化境,太极拳就成了有圈不见圈,在同一个弧线中完成化和打,一气呵成没有停顿,积全身之力发于一点势不可挡。圆弧形和螺旋形转动灵活、不滞不涩、变化多端,可随身体的任何一个小小的扭转而改变招法,所以在用招时不易落空,破招时易于防守。太极拳之所以能变被动为主动、后发而先至,正是身体相应部位巧妙运用圆之力学的结果。比如:对方抓住我两只手推我,如是右手重,我就接劲后即往右转;如是左手重,我就接劲后即往左转;对方向上,我向上切;对方向下,我向下切。总之.我的身体各个方向都可以切出,使对方站不住脚,甚至跌出,这是利用圆周切线运动的力学在化劲破招。

14、大约是2012年的一个晚上,有个相熟的拳友找我闲聊,他身高大一米七八,体重一百七十二斤,练了十几年的气功与太极拳,蛮有推桩的功力。当时我问他:“现在我俩坐在石凳上,我随意用手掌拍一下你大腿阳面,如何?”他答“好的,没问题。”我拍了后问他:“没怎么疼痛吧,能否加大一点意念的劲力?”他答:“你再试拍吧。”我第二次用右手掌拍下他左大腿之后,问他:“还可以比第二次加大一点意念的劲力吗?”他答:“适可而止,你的劲力已透入我的腿骨,不能给你再拍巴掌了。”过了十几天,晚上我在拳场又遇上他,我问他:“怎么十几天不见你过来?是出公差啊还是去旅游?”他答:“哎呀!想不到那天晚上给你手掌拍我大腿透得那么厉害,当时我回家后看到被拍击的部位是表皮不红紫,不是很疼痛,但骨内有震击入心的感觉。第二天上午看到大腿阴面内侧出现斑块状黑瘀(附注:是透劲的功力作用下使毛细血管破裂而造成黑瘀的),奇怪的是:腿阳面被拍打为何不见黑瘀,腿阴面没被打着反而见有黑瘀呢?第二、三天,瘀块由黑变为青紫。第四、五天,该处又出变为青黄,以后逐日变淡。七、八天后青瘀变淡,疼痛减轻。十天后青瘀逐渐消失,疼痛也没有多少了,但整条腿还没完全恢复正常,走路有些别扭不自然,过了十几天,才能行走正常。”以上所述是我用透劲给他体验的实例。透劲是一种能够渗入身体内部的劲力,感受过透劲的人都知道,这一拳或这一掌不是打在表面皮肉,而是骨头、内脏难受,甚至被震的受不了,劲之落点较小。如果自己松的功夫不够而打人不入内,人家会感受到打在表面皮肉有点辣痛,劲之落点较大。劲之落点的大小与力学的压强有关系,面积越小,压强越大;面积越大,压强则越小。速度是透劲的关键因素,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劲力的穿透性越强。控制速度就能控制自己劲入对方身体的深浅,控制透劲的速度得有运用意念和放松的功夫,这样才能发放自如。当然,透劲也与松沉之重的质量有关系,松沉越重越刚则发劲击打的威力就越大。

15、欲要得到整劲,先能“周身一家”。协调全身的“周身一家”是太极拳中对身法和行功运劲的技术要求。“周身一家”给拳势带来这样的好处:一是质量m的增大。根据牛顿的惯性定律可知,质量m越大则物体的惯性越大,相应地要改变其运动状态,所以劲力也就越大。练拳者有了“周身一家”的松功之后,能成倍提高化劲和发劲的功效。二是明显提高劲力的传导效率。“力由脊发,植于脚跟,达于端(指自己发放或击打对方与之接触的肢体终端)”就是体现了“周身一家”的好处。假如肢体部位各自为家,就可能造成劲力被肢体的某些部位消耗不少,或是肢体因协调问题而无法传导到终端,比如“揽雀尾”挤势之臂、“搬拦捶”打人之拳、“白鹤亮翅”靠势之肩、“倒撵猴”击人之肘、“踢脚”击人之脚尖、“玉女穿梭”打人之掌、“蹬脚”击人之脚跟等等肢体部位就是终端之一。

16、传说太极拳宗师杨露禅有着极好的听劲、粘劲、化劲功夫,能够在掌中放一只雀鸟而飞不起来。据说因为鸟在展翅欲飞时必须用脚蹬地或者蹬树枝,我曾观察过鸟飞的实况,如果树枝较细小,可以看见鸟在展翅起飞的同时见到树枝在摇晃。而杨露禅在鸟蹬脚的瞬间用听劲察觉后,以极快的速度化掉鸟的蹬力,这样使鸟无法展翅飞翔了。如果鸟脚下的手掌处于像棉花或淤泥的极软状态,那么鸟是蹬不了而无法展翅起飞了,不是什么神秘的磁性吸力哦!大约是一九九六年的一个上午,我恩师林墨根在成都市新华公园里面授拳之余,有人带着几只白鸽与他老人家聊天,于是林师就试把一只白鸽放在他的手掌上,也放过在手臂上,白鸽大约在林师手上停留二十几秒钟,展翅欲飞但飞不起来,这是我在视频看到的片段镜头。当时我有个亲戚阿文在场学拳见证此事,他也是林师的徒弟,是他把林师手中停鸽不飞的视频带给我看的。后来林师试在手臂上放两只白鸽,控制没成功,因为增加了很大难度,听说当时还有其他师兄弟在场观看。从物理力学得知,鸟儿的质量越小、重量越轻就越难对付,鸟小了蹬力也小,极难在瞬间对如此小的力量做出有效反应。“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句来自王宗岳《太极拳论》的话,很多人更倾向于把如此神明至高的太极境界看做为一种比喻的修辞手法。

17、2012年,湖南卫视播出《谁与争锋》中“大力士龙武推不动太极掌门陈小旺”的节目,其实节目中陈太极拳名家陈小旺的“千斤坠”就是太极拳的“守桩”的中定势功夫。有些东西与机械自锁原理有相通之处。一个推力作用在平面上的物体,如果它与平面的夹角满足一定的条件,那么无论这个推力多大,它的的水平分力总是小于物体与地面的最大摩擦力,也就是说永远都推不动。有一篇网文是这样破解咸阳大力士龙武推不动陈小旺的有趣问题:“陈小旺利用技巧将对手龙武推力的水平夹角增大并进入摩擦角的范围之内,以满足机械自锁的条件,这个力是斜向下并跟陈小旺的左腿在同一直线上。从龙武背上的肉的凹陷看,陈小旺的右手明显是在往回拉,这个拉力的相互作用力是陈小旺受到一个向前拉的力,这个力跟陈小旺受到的推力叠加,求合力看看,你就会发现总推力的水平夹角更大了,从而满足机械自锁条件。这种自锁现象只限于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只要对手‘变换方向推你’,或者施加一个横向力,马上就可以推倒你。陈小旺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感应对手推力的变化’,及时‘改变自己的力点和方向’,再次达到自锁条件。”他的“感应对手推力的变化”和“改变自己的力点和方向”,是需要松沉身势和桩功根劲、丹田内气的支持,倘若没有较好的松沉功夫和守中的技艺,那是顶不住的。

(广告)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太极》微信公众号 微信:taijichanyi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科学的练法
太极拳推手功夫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太极拳的特点及要诀之——力学原理(四)
太极拳 小架 三哥 闪电肘离心力与向心力的完美结合
力偶在太极拳架中的体现和实作时的运用
力学原理在太极推手中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