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欲修其身,先诚其意

  练习太极拳,首先要知道太极拳的特点是什么。太极拳首先有一个形体动作,即外形;其次,有内在的神、意、气。太极拳是把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神、意、气融合在一起,互相依存,成为一体的拳术。所以,我们无论是为了健身还是为了技击练习太极拳,都离不开这两个方面。时代的变迁而产生的练习太极拳目的的变化。到了现代,练习太极拳就更注重健身和修身养性了,技击则变得次要。正如《十三势歌》所述:“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为了修身养性而练习太极拳,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就是要做到松,即放松;第二是要做到静,即安静、心静。这里的松和静,都是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如《十三式歌》的指导:“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为什么从修身养性的角度练习太极拳,要把松和静放在首位呢?只有做到松静,心情才能平静,肌肉才能放松,气血才能疏通。怎么才能放松呢?要在意念的指导下,心情不紧张,充分放松,也就是安静,然后肌肉、筋腱尽量放松。放松,就是不用力,不较劲。肌肉放松了,气血也就畅通无阻了。从中医角度来看,生命离不开气血运行,气血旺盛,经络畅通,人就健康。所以,练习太极拳,疏通经络,首先要做到放松。怎么才能静呢?静就是精神宁静的状态。古人对静有“五候”之说,由初不知静,到念多静少,至念静均等,到念少静多,直至最后达到虚静。这是要经过长期坚持与努力的修炼,才能使杂念逐渐减少的过程。在习练太极拳的初期,使心情安静,不紧张,要充分用意念主动地导引形体,使之符合一定的要求,念头一动,形体随之而动。正如太极拳谱所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以气运身,务令顺遂。”就是要用意念引导气机的运行,同时要沉着安静,做到这一点,人就能不急躁,神智清明,气血流畅。
  做到了松和静,我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就能有得气的感觉。这里的“气”不是呼吸之气,而是内在的、在人体经络中游走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在练功的过程中感觉得到。练太极拳如果得气了,浑身上下都是非常舒适的。中医认为,人离不开气和血,气是血之帅,血的运行是靠气的推动进行的。所以,气是人体内部生命的动力。人体只要气血充盈,身体就健康。所以,练习太极拳只要做到了松静,就能使气血畅通,生命健旺。
  总体来看,只要做到松静,练习太极拳就能达到一定的健身和修身养性效果。松和静是相辅相成的,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进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欲修其身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2)
论修身养性的原理
【转载】武术名家谈如何理解“内练一口气”?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
经络与太极拳修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