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关于言语的论述,在经典中也有很多。

《易经》上有一句话说:“躁人之辞多。”我们观察一下,一个人若是滔滔不绝总讲个没完,这通常是心浮气躁之人。

另外,中国古人说“话多伤气”,这是长期经验积累后得出的总结。中国人特别讲究养生之道。道家说人的身体有“精气神”三种要素。养生之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讲求收敛,收敛自己的精气神,保持心平气和。这样在生理方面就不会伤气,所以话不要说多。

《易经》又说:“吉人之辞寡。”吉祥的人往往话少。

一般人说话,无非是要表达自己的心情,或是讲人讲事。但凡是言语牵扯到人事,就关系到人的利害与事情的成败。所以不要随意开口,说话之前要先想一想,话说出口究竟是利人还是害人。有修养的人脑子一思考就知道了。修养不够的人如果一时不注意,说话冲口而出,很可能就无意中伤害了别人。当然这里的“言”,不仅仅是说话,也包括写文章发表各种言论。虽然是无意之中损害了人家的名誉、权利,让人受到了损失,但自身往往也是要承担责任和后果的。

如果说话很小心就有福了。福怎么来呢?比如说看到别人有忧虑就去开导一下;看别人有所忧惧,就宽慰一下;看到别人受到委屈诽谤,就说句公道话仗义执言,替人解围。这就是所说的“口德”。言语用得好,不仅能帮助他人,还能替自己造福积德,得到人心。言语用的不好,不仅会伤害别人还会妨害自己。

我们要明白“口为祸福之门”的道理,这样就会慎言慎行,言语上才不会有过多的缺失。在《易经》中也特别讲“括囊”。什么叫括囊呢?“囊”就是布袋。把布袋的口用绳子扎起来,以此代表人的口,提醒人们不能乱讲话。话不能乱说,言多必失。

《论语·子张》篇也有相关的记载。子贡说:“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君子的一句话说出来,说得好人家觉得有智慧。一句话说得不好,人家就会认为他没有智慧。所以言语是十分重要的。

慎言的范围很广泛,还包括哪些呢?比如说不粗鲁骂人,不挑剔抱怨、指责批评、怨天尤人、搬弄是非等等。若是每一天都在挑剔、指责、批评、愤怒地说话,不仅会伤害别人,最受伤害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慎言,不仅仅是为别人负责,更重要的是为自己负责。

(节选自 海口广播电视台大型人文节目《余莉开讲》之品读《群书治要》第十三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慎言,是一种修养!(深度好文)
藏经阁丨吉人之辞寡,燥人之辞多
刘子刘 子[旧题北齐]刘昼 撰慎言第三十
很多人吃亏在不会说话!记住这4个技巧,2个原则,好人缘手到擒来……
《弟子规》讲'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人为什么要讲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