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在世,贵在“三不较”
文 | 鱼雁

十点签约作者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和尚来问师父:“和尚修道,还要用功吗?”

师父说:“用功。”

小和尚问:“如何用功?”

师父回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小和尚疑惑了,难道所有人不都是一样,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吗?

师父却告诉他,人和人是不同的。

小和尚不解,师父这才道出了原因:“有的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原来,即便是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吃穿住行,不同的心态,也会造就不同的体会。

思虑太多的人,吃饭时索然无味,睡觉时更是辗转难眠。

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一书中说:

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看似简单的每一件事,却也务必需要带着一颗平常心去践行。

如果心里装了太多贪嗔痴恨,又怎能享受到活在当下的乐趣呢?

周国平说:“野心倘若能下降成平常心,也就上升成了慧心。”

智慧的人,都懂得人生路上“三不较”。

听过一个关于华为的故事。

在2000年春节,黑龙江的一个本地网交换机突然中断,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厂家的设备上。

即便是家家团圆的新春假期,华为还是二话不说,就立即派技术人员出发,一天内从深圳抵达黑龙江。

可最后发现,问题并不在华为,出问题的厂商,却迟迟等不到回应。

于是华为先将自己的接入网改接到另一路由,恢复了通话,用户万分感激。

你看,华为能稳步发展至今,收获至高的国民度,其实早就在点滴小事里,埋下了伏笔。

这种不计较得失的公司理念,看似吃了亏,实则满载信誉而归。

想起前几年去香港旅游,在旅行团的大巴车上,导游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说,因为发现旅客常常被手机没电和旅途口渴困扰,所以为了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大巴车上就备有3块钱的矿泉水,和50元的充电宝。

可是,总有许多游客,听完价格便离开了。

即使忍受口渴,或是手机没电,也不愿意购买略高出市场价的商品。

但在旅途中,这些旅客总是皱着眉头,十分不尽兴。

手机没电拍不了照,于是只能看着别人玩得不亦乐乎,自己便坐在一旁愁眉苦脸。

既然是出门旅游,就是图个心情舒畅,若是计较太多,反而给自己添堵。

少计较几分得失,换来的便是旅途顺心,人生也舒心。

《罗兰小语》里说:“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不必害怕吃亏,其实人生的彩蛋,往往都藏在那些“亏”里。

而孵化这些彩蛋,就需要你学会少些计较,多些淡然。

在韩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段我印象很深的情节。

德善的父母二人一起吃饭,看到隔壁桌的夫妻二人十分恩爱,互相夹菜喂饭,谈笑里尽是幸福,德善妈妈不免心生羡慕。

再看看自己面前的男人,正全然不顾形象地狼吞虎咽,甚至因为塞牙缝而用筷子公然处理起来。

德善妈妈面露嫌弃,又想到邻居朋友家的富有,和自己家庭的落魄,心中越来越苦闷。

出了饭店,外面正下着瓢泼大雨,而自己的伞也不见了踪影。

于是,德善妈妈盯上了别人留下的花伞。

内心斗争了一番后,心想:换不了老公,换把伞也是好的。

可没想到的是,伞一撑开,竟是破的,根本遮不了雨。

内心正焦急时,丈夫撑着伞回来接她了。而看着她手中的破伞,心中便明白了一二。

丈夫甩开了她手中的破伞,对她说:“别人的看着再好,也是一场空。”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生真相。

人生的幸福,不在于富足,而在于满足。

我们总是不自觉与身边人相比较,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真正渴望的幸福,早已握在手中。

在经典心理学著作《当下的力量》中,作者也讲过一个“乞丐与宝箱”的故事。

曾有一个乞丐坐在路边乞讨了三十年。

一天一个陌生人经过,这位乞丐依旧向他乞讨,陌生人没有施舍任何东西,而是问起乞丐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说,只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旧箱子罢了。

陌生人继续追问,“你打开过箱子吗?”乞丐摇摇头。

直到陌生人坚持让乞丐打开箱子,奇迹发生了,箱子里竟然装满了金子。

其实我们人人都是这个乞丐,早已坐在宝箱之上,却还在苦苦追寻、四处乞讨。

正如洛克菲勒曾说:“人们梦想远方迷人的玫瑰园,却不去欣赏盛开在窗前的玫瑰花。”

人各有各的活法,别人的路,终究只是参考,而不会是标准。

学会满足于当下所拥有的幸福,便已是最好的活法。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写道:

“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往往暗示着自己的命运。”

有这样一个小男孩,13岁开始,他就经常莫名其妙地被养母扇耳光。

原来,他的养母患有精神疾病,一旦受刺激,就要找人发泄。

小男孩并没有反抗,反而十分同情养母,每当她发病,他就主动的跪地求饶,一直到养母平静下来。

长此以往,周围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他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于是他走到哪里,都会遭到非议。

但他并不理会他人评价和看法,一直潜心学习、照顾养母,年仅26岁,就担任了校长。

直到他50岁那年,养母的病才慢慢痊愈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参加了总统竞选,可惜获得的支持并不多。

他在做最后的演讲时,养母突然来到了现场,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养母就又对他大骂起来。

这时,所有民众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议论声此起彼伏。

他以为养母的病又复发了,马上跪地求饶,试图让养母冷静。

这时,养母却突然把他挽起身,对所有的现场民众说:

我的养子就像刚才那样,忍受了我37年,他无怨无悔向我求饶了37年,除了刚才我是在装病,我这样做是想告诉大家,选择他这样的人当总统,将会是国家的福气。

养母的一席话让在场所有人震惊了,他的选票迅速攀升,赢得了竞选。

他就是美国第20任总统,加菲尔德。

生活中,我们总会被周围熙熙攘攘的评价,扰乱了自己的阵脚。

可若是太在意他人的声音,便会模糊了自己的追求。

加菲尔德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才能一路坚守本心,不忘养母的恩情,也不负自己的志向。

正如杨绛所说,我们曾如此期待他人的认同,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终究要活出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精心勾勒在他人心中的轮廓。

人生路上,总有我们较不完的劲。

金钱上的得失,让我们陷入斤斤计较的旋涡;

不自觉的比较,让我们忘却了所拥有的幸福;

对与错的较真,扰乱了我们坚定自我的道路。

我们总以为是在与他人争个对错,比个输赢,往往到最后才发现,所有的斗争都是两败俱伤。

看似赢了的人,却束缚了心情,也输了时间精力。

生活,往往不是收获得越多越幸福,而是计较的越少越快乐。

愿我们都能做好心情的除草剂,扫除杂念,做个“难得糊涂”的人,随心所愿,轻装而行。

人生在世无非是想明白一些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这一生,要把握好这三个度!
禅的故事
人有三知 这是人生最大的座右铭(3)
人最害怕的什么?
顺其自然_
正确看待得与失,做心态平和的人生智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