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草泻心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组成】炙甘草12g 大枣12枚 半夏12g 干姜9g 黄芩9g 黄连3g

【用法】水煎,去渣,分3次,温服

【主治】中焦不运,湿热阻滞,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腹中雷鸣,日下利数十行,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析】表证未解,医不解表而用下法,致使少阳三焦津气内陷胃肠,阻塞中脘,遂呈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脾功障碍,肠道蠕动增强,遂呈腹中雷鸣下利,日数十行。

【病机】中焦不运,湿热阻滞,升降失调。

【治法】和中缓急,清化湿热法。

【方义】中焦不运,湿热阻滞,升降失调,法当和中缓急,清化湿热。故方用甘草、大枣缓解胃肠挛急;半夏、干姜温运中阳,化其湿浊;黄芩、黄连燥湿和脾,清其郁热,使中焦运而湿自去,肠胃和而升降调。

方名甘草泻心,有两层意义:

一因下利日数十行,是肠道传导()亢进,重用甘草可达甘以缓急目的。

一因下利而致日数十行,中气必虚,重用甘草可达培中目的本方重用甘草,前人多认为是补中气之虚,提出此药合大枣配入本方主要在于缓急,是否符合仲景原意与此证病理?细检《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方,凡欲缓其急迫,仲景每多重用甘草。如治筋脉挛急的芍药甘草汤,治心动悸的炙甘草汤,甘草均用四两(60g 左右)治哕的橘皮竹茹汤,甘草竟用至五两(75g左右),而人参用量并未增重甚至不用人参,可见重用甘草并非因虚之故。再从此证病理分析,联接脏腑经隧均由肝系之膜构成。筋膜发生病变,不外四端:①松弛;②挛急;③破损;④增生。此证下利日数十行,虽属脾胃功能失调,然其肠膜挛急病理更为突出。

基于上述,才提出甘草配入本方主要目的在于甘以缓急。若谓此药主要作用在于补虚,何以本方反无补气的人参就很难理解了。《类聚方广义》云:“此方不过于半夏泻心汤方内更加甘草一两,而其所主治大不相同日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日干呕心烦不得安,日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此皆急迫所使然,故以甘草为君药。此说道出了重用甘草的真谛。五泻心汤所治的痞是津液阻于胃脘所致。津液究竟停在胃中还是胃壁夹层?应该深入研究。痞是湿停胃的夹层,亦即少阳三焦的半表半里。

少阳三焦包括膜原和腠理两个部分。脏腑形骸都与三焦通联,是津气运行之路。五脏六腑能够得到阳气温煦,阴津濡润,端赖少阳三焦这条通道才能四通八达。如果表卫闭郁,津气出入受阻,从少阳三焦内陷胃肠,阻于胃的夹层,即可成痞。西医泛指局部炎证为充血、水肿,理与此同。如果不从少阳三焦去理解形成痞的基本病理,那么《金匮要略》用本方治疗狐惑就很难理解了。《金匮要略》说:“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年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狐惑以咽喉或前后二阴糜烂为主证,显因少阳三焦津气阻滞才能涉及上下窍隧,如说此证之痞是津液停于胃中,则不可解。

【应用】

1.以下利不止,干呕心烦;或默默欲眠,目不得闭,起卧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为使用本方指征。

2.《方函口诀》云:“用于产后之口糜腹泻,有奇效。

3.《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有人参。

【歌括】

甘草泻心用亦奇,痞利孤惑此能医,

姜夏芩连甘草枣,中焦不运是病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甘草泻心汤】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经典方
甘草泻心汤解
上热下寒,中焦不通,用甘草泻心汤
(三)寒热错杂痞——C、脾胃虚痞利俱甚
伤寒奇正书·甘草泻心汤(胃虚客热上扰痞)
甘草泻心汤到底有没有人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