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班级推荐】茯苓四逆汤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段星三 邓县中医院   

茯苓四逆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原为治疗太阳坏病而设,具有温脾暖肾,回阳益气的功能。对于脾肾阳虚之证,服之多获良效。现将本方临床运用体会,简介于后,以就正于同道。

01
茯苓四逆汤的证因

茯苓四逆汤证,属脾肾两阳皆伤的重证,《伤寒论》六十九条曰:“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论中“发汗”二字是因重用汗剂或发汗后而复发汗,以致汗出过多,重伤肾阳之意;“若下之”三字,是指医者在发汗重伤肾阳的基础上,不知所误,又误用泻下之剂,再伤脾阳,以致脾肾阳衰,土败水侮,真阳欲脱,扰乱无归,故生烦躁。

02
茯苓四逆汤的组成和方义

茯苓四逆汤由:茯苓、人参、干姜、炮附片、炙甘草五味药物组成。方中人参、茯苓、炙甘草利水而补土;干姜、炮附片温脾而暖肾。诸药同用可使脾运得健,寒湿可除,真阳归根烦躁自愈。

03
临床运用体会

证状是疾病的外在表现,病因是导致病证的内在根源。仲景在茯苓四逆汤条只提出“烦躁”一证,言简意赅,若推广其用,凡临床出现呕吐泻泄,精神萎靡,腹胀腹痛,面色晦暗,肢冷脉微,舌淡苔滑等证状者,均可以茯苓四逆汤主治之。现举病案四例于后。

案一:阴黄

王XX,男,8岁。一九七八年十月诊治。

家长代诉:患儿病已半月,初病自诉上脘痞满疼痛,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小便短黄,恶寒喜暖,精神困乏。经某公社医院诊断为“黄疸型肝炎”。给予抗菌素、保肝药治疗,效果不佳,改服中药。

症见:患儿目黄身黄,面色晦暗,大便溏薄,舌淡苔滑,口不甚渴,右胁痛。证属水寒土湿木郁。

治则:温中散寒,疏木达郁。

方用:茯苓四逆汤合四逆散。

茯苓15克   潞参9克   炮附片9克   干姜9克   柴胡9克   枳壳9克   白芍9克   甘草6克   鸡内金10克   焦山楂15克   茵陈15克   水煎服。

服药五剂,大便转实,小便色黄已减,畏冷除,食欲增。惟胁痛如故,守原方增软坚破积之品。

方用:茵陈30克   潞参9克   黑姜9克   炮附片9克   炙甘草9克   柴胡9克   枳壳9克   牡蛎10克    炙鳖甲10克   焦山楂15克   鸡内金10克   白芍9克 服三剂治愈。

(按):本例患者乃脾阳不振,健运失职,水湿内停,故证见食欲减退,恶寒喜暖,大便溏薄,精神困乏,舌淡苔滑土湿木郁,脾病及肝,肝不得养,故肿大疼痛,肝胆互为表里,肝气不舒,胆不能泄,故胆汁合同水道上逆,证见面目发黄,小便短黄。主治以茯苓四逆汤温补肾阳,化湿利水,壮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辅以柴胡四逆,宽中利气,调理肝脾,佐以牡蛎、鳖甲、赤芍之类,软坚破积,散结止痛;鸡内金、焦山楂和胃助消化;重用茵陈,意在归经肝胆,增强除湿之力。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燥湿,疏肝软坚和胃之功,此本证之所以速愈也。

案二:亡阳烦躁

李XX,15岁,50年7月诊治。

余当时开业于构林镇。一日凌晨,有人扣门甚急,询之乃其小女有病,含泪相告,颇危。欲邀出诊,遂允而皆往。进门即见患者披发裸体,卧于湿地,辗转反侧,烦躁不宁,疾呼不止。

症见:手足厥冷,脉细如丝,汗大出,烦躁欲死。其母代诉:小女身体素可,三日前感冒发烧,用单方发汗,汗后烧不退,又服西药解热剂,出汗甚多烧略减,遂烦躁不止,昼夜如此已三日矣。

察其舌略干有津,身微热,脉微肢厥,烦躁欲死,证发于汗后,此仲景所谓:“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治。”遂书:茯苓30克   潞参15克   炮附片15克   黑姜15克   甘草9克 水煎频服,二付。

由于证情严重,自午时服药,至晚上八时许,两剂服尽,患者安静入睡,五更鸡鸣即坐起索食而愈。

(按):本证一汗再汗,重伤肾阳,损及阴津,阴阳双损,不相固摄,因而肢冷脉微,烦躁欲死,予以茯苓四逆汤姜附以回其阳,参甘以救其阴,用之合拍,故奏效之所以速也。

案三:遗尿

李XX,男,5岁。七九年五月八日诊治。

家长主诉:患儿遗尿多日,初病发,只睡中尿床,近日昼日小便频数。曾用桑螵散。补中益气等药无效。

检查:小儿面色㿠白,智力迟钝,肢冷恶寒,精神萎靡,脉沉无力,指纹色淡。此乃肾阳虚衰,下元寒冷所致,非大温大补之剂不能取效,遂书以加味茯苓四逆汤。

茯苓9克   潞参9克   干姜6克   炮附片6克   炙甘草3克   益智仁6克   乌药6克   山药12克   黄芪9克   升麻3克 水煎服,二剂。

复诊:药服二剂,证情大轻,原方照服三剂,五日而病愈。嘱继服“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

(按):小儿遗尿,有因肾阳虚衰者;脾肾气虚者;肝经郁热者。本例患者脉沉无力,肢冷舌淡,畏寒身倦,奚肾阳虚衰而引起。《内经》曰:“膀胱不约为溺”。《幼幼集成》说:“遗尿皆膀胱虚冷所致”。因之用“茯苓四逆汤”温化肾阳,“缩泉丸”固摄小便,标本兼治,效如桴鼓。

案四:阳虚水肿

胡XX,男,8岁,七九年九月六日诊治。

家长主诉:患儿素体不佳,时而恶寒遗尿,三日前因过食生冷,腹泻后突发水肿,身有微热,小便不利,经某医院诊断为“肾炎”口服西药克尿塞,注射青霉素,中药内服“五皮饮”、“五苓散”、“金匮肾气丸”之类药物无效,来院治疗。

检查:肢冷畏寒,面色㿠白,食欲不振,精神疲惫,脉沉细而弱,口淡苔滑........。临床见证,纯系脾肾阳虚,气化功能失常,寒水泛滥所致,若不温阳化水,恢复肾与膀胱气化排泄功能,焉能取效?此前段“五皮”“五苓”“肾气丸”等方服之,毋怪其无效也。

方用:茯苓15克   潞参9克   炮附片9克   干姜9克   麻黄3克   泽泻9克   甘草6克 三剂

复诊:三剂服后,尿量增加,身有微汗,肿势减轻,守原方继服。

三诊:服药十剂,小便通利,肿胀已消,食欲增进,精神转佳,唯大便不实,笔者认为,寒凝解冻,水有出路也。立法仍从脾肾着手,原方增白术,以善其后。再服五剂即愈,计共服药十五剂。

(按):《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此患者脾肾阳虚,水寒不能化气,故小便不利,水湿内停,泛滥四溢,故见周身浮肿。用“茯苓四逆汤”温阳化水为主治,佐泽泻以利之,用麻黄汗之,仍遵照《内经》“开鬼门,洁净腑。”之治疗大法。由于立法有据,用药有理,宜乎奏效之速。

编辑/刘耔彤  校对/编辑甲

《经方》声明:本刊的读者定位为临床医师,请勿仿方抓药(后果自负),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请查阅“【经方便民】《各地经方门诊信息》2020版”就近面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武汤
刘渡舟医案【五苓散】
尿频、遗尿之肺脾阳虚——甘草干姜汤
中医儿科界的名医验方
从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谈张仲景制方用药的一些特点
真武汤名家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