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冯昌汉主任医师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证经验

作者 / 刘芳洁 张国梁 刘海英 唐蕾 郑忠国 浙江省舟山医院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咳嗽是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失于宣肃而上逆所成的一种肺系病症。如《医学三字经·咳嗽》所言“《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临床上常见有部分患者咳嗽迁延日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称之为顽固性咳嗽(久咳),其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寒热错综,故辨证与治疗较为棘手。冯昌汉主任中医师是第3批国家级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出身中医世家,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在诊疗疑难杂症方顽固性咳嗽方面,颇有成效。“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冯老认为,治疗咳嗽,当首辨病因,外感咳嗽,应重视风邪,多夹寒、热、燥、湿等邪,常按鼻咽、咽喉、气管、肺的病位之不同明辨表里及病势;内伤咳嗽,则以痰、气、瘀为主,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胃等脏腑相关,久则及肾;故临床以祛风、化痰、降气、调肝、化瘀为治咳大法,分型论治,随证加减,疗效显著。笔者有幸师从冯老,获益颇丰,现择要介绍冯老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独到经验,以飨同道。

1 从“风”治咳

《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谓“风咳”乃十咳之一,是风邪乘肺所致的咳嗽。临床上以阵发性咽痒咳嗽、气急,少痰或无痰为主要症状,具有阵发性、痉挛性、慢性迁延及反复发作等特点,常突然发作,骤然而止,体现了“风邪之为,善行而数变”“风盛则挛急”等特点,其基本病机为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冯老认为,外感初期,应首辨寒热,分审治之,风寒表证投以杏苏散,风热犯肺治以桑菊饮。但如表证已尽,其他兼夹邪气已去而“缠绵留恋之余风”,症见反复咽干咽痛,咽痒则咳,因咽喉为吸门,为肺之门户,冯老认为该类患者肺气出入之门户咽喉受病,咽喉痰气交阻,引肺气出入不畅而受病。

如咳嗽日久可加仙鹤草止咳。乳蛾甚,咽喉红、肿、痛明显,酌情加以射干、连翘、象贝、玄参、莪术、三叶青等苦寒之品以利咽解毒;舌质淡者可加威灵仙;但如咽暗红,切记慎用苦寒药物,必(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合半夏散以通阳散寒、祛痰利咽,正如陈亦人所说“半夏散及汤,药用半夏桂枝甘草,乃是通阳散寒祛痰利咽,与少阴何涉?于咽痛中提出亦是为了鉴别,提示咽痛并非都是热证,也有寒证”。方中半夏涤痰散结,桂枝通阳散寒,炙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三药合用,则风寒可除,痰湿可化,咽痛自止。

如先天禀赋易敏,咳嗽者多伴有咽痒、胸痒、气喘等症,则病在气管,治宜祛风脱敏、通窍利咽,方用祝老之过敏煎,方由银柴胡、防风、蝉蜕、五味子、炙甘草、乌梅组成,方中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银柴胡凉甘益阴,清热凉血;防风味甘,辛微温,祛风胜湿;乌梅酸涩收敛,化阴生津,抗过敏;五味子酸甘而温,益气敛肺,补肾养阴。冯老认为此方诸药相配,有收有散,有补有泻,升降并举,阴阳并调,具有御卫固表、抗过敏的功效,适合西医所指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高反应、过敏性哮喘。痒甚可酌情对症加用地肤子、白鲜皮、浮萍等品以止痒;同时应根据其病位之深浅适时选用蜂房、僵蚕、地龙、甚则全蝎、蜈蚣等可入络搜风的虫类药祛风,故而在此可堪感染后咳嗽祛“风”之大任,利用其走窜通络之功,达止咳降逆之效。

2 辨“痰”治咳

3 论“气”治咳

少阳主枢,条畅一身气之升降出入,邪犯少阳,气机郁遏,相火不得泄越,郁而化火,上逆于肺,肺宣降功能失司亦可作咳嗽。少阳咳嗽,症见口苦、咽干或咽痒、胸胁苦满,脉弦或细,冯老必用小柴胡汤扶正祛邪,和解少阳,畅利三焦,转枢达邪,宣畅肺气。《伤寒论》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小柴胡汤主之”。“血弱气尽”即(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正气虚弱,冯老认为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必抓其正气不足、邪犯少阳之病机,而外感病后长期咳嗽不愈,正是由于正气虚弱,不能轻易抗邪外出,而邪气亦未入里,导致咳嗽缠绵难愈,如咳嗽痰多者,可去党参,加羊乳排痰;而此方中柴胡用量讲究,热甚者,取柴胡12 g;肝郁甚者,取柴胡6 g;血瘀者,取柴胡24 g。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曰“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冯老认为,“火逆上气”即为麦门冬汤的基本病机,临床以麦门冬汤治咳,必见气上逆即咳之症。《成方便读》中亦云“夫肺与胃之气,皆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若肺胃阴伤,虚火内动,则气上逆矣。气上逆则痰涎随之,于是咽喉不利,所由来也”。方中重用麦门冬润肺养胃,清虚火;以半夏降逆化痰,其性虽燥,但与大量麦门冬配伍,则燥性减而降逆之性存,独取其善降肺胃逆气,且又使麦门冬滋阴润燥而不腻,人参补中益气,大枣、粳米、甘草补脾益胃,使中气健运,则津液自能上输于肺,即培土生金之意。

4 从“肝”治咳

5 从“瘀”治咳

久咳者每易耗伤肺气,同时多有郁结宿痰壅于气道,而使瘀血内结于肺。“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塞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即所谓“久病必瘀”。冯老认为“瘀咳”症见咳嗽日久,但(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白日已不咳而夜咳甚、舌暗红之症,转以“止咳十一味”善后。方由当归、川芎、半夏、茯苓、陈皮、炙甘草、桑皮、青皮、杏仁、五味子、贝母组成。方中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是久咳诸药不效的必用之药,二陈汤、杏仁、贝母化痰,青皮疏肝破气,桑白皮泻肺平喘,五味子敛肺止咳,全方共奏活血补血、化痰降气之功,用于外感咳嗽后期夜咳明显者效果颇佳。

6 小 结

咳嗽为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其病机复杂,病位有表里脏腑之差异,病性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冯老治疗咳嗽,根据“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思想,从风、痰、气、肝、瘀治咳,辨证灵活,分型细致,治法严谨,化裁得当,方证丝丝入扣,诸方药味少,用药轻,疗程短,临床疗效显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泽漆化痰方及合方     黄吉庚
麦冬
小柴胡汤的几种灵活应用方法
柴朴汤误治案两则
院内新冠退热.咳嗽通用方公开!全国优才段志芳主任经验分享
紫花前胡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