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宋名老中医辨治阳痿经验,自拟六方,辨证论治,临证效如桴鼓


第 1453 期

作者 / 1张国平2陈宝根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河南中医药大学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张芊芊

唐宋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历任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和教务处处长,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任全国高等中医药协会理事,河南省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厅级成果奖2项。

阳痿,现代医学称之为勃起功能障碍,指男子在性刺激下,持续地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硬度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性交,病程在3个月以上临床可诊断为勃起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逐步加大,使其患病率呈现不断增高并出现年轻化的趋势。5型磷酸二酯酶(PDE5)选择性抑制剂,如西地那非(Sildenafi,150~100 mg/次)、伐地那非(Vardenafi,110~20 mg/次)、他达拉非(Tadalafi,110~20 mg/次)为勃起功能障碍的第一线治疗药物。但PDE5仅能解决部分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对有明确病因的患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及其由阳痿导致的伴随症状。而中医药诊治该病上源岐黄,下历百家,经验鸿丰。《黄帝内经》首载该病,如《素问·痿论》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灵枢·经筋》云:“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驰纵不收,阴痿不用。”其病机无外乎虚实两端。虚者,肾虚为本,兼及心脾;实者,多责之于肝,以气滞、血瘀、湿热为患。其发病总为宗筋之络失养,或阻滞而致阴茎痿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从而无法进行房事。其治法始终遵循补虚泻实之大要,调理气血阴阳、脏腑功能,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唐老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辨此病为肾阳不足、惊恐伤肾、心脾两虚、肝郁气滞、血络瘀阻、肝经湿热六证,针对六证,切机立法,自拟六方,辨证论治,精巧准确,遣方用药,灵活多变,临证效如桴鼓。

1 辨证论治

1.1 肾阳不足证

方解: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方中菟丝子、巴戟天、仙茅、肉桂补肾阳,滋肾阴,温肾壮阳起痿力强;熟地黄,枸杞子滋肾益阴填精见长。在温阳药中,佐养阴之品,(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既防温补太燥,伤及肾阴,又有阳从阴生,生化无穷之妙。炒山药、山茱萸补益肝脾,取乙癸同源、后天滋补先天之意;怀牛膝、杜仲既培补肝肾腰膝,又有引药下行之意。

1.2 惊恐伤肾型证

证见:阴茎举而不坚,或临门即痿,忧虑恐惧,胆怯易惊,心悸不安,眠差易惊,苔薄白,脉弦细。治法:益肾宁神。处方:桂枝15 g,白芍15 g,制远志12 g,茯神12 g,炒枣仁12 g,柏子仁12 g,菟丝子12 g,枸杞子12 g,山茱萸12 g,炒山药12 g。(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用法:水煎600 mL,每次200 mL,分早、中、晚3次温服。加减:心神不宁重者,加生龙骨18 g(先煎)、生牡蛎18 g(先煎);心悸怔忡甚者,加党参12 g、五味子9 g;失眠多梦者,加合欢皮12 g、夜交藤12 g;忧郁愁思者,加白蒺藜15 g、柴胡12 g。

方解:桂枝、白芍相使为用,此乃调理阴阳之大法;制远志、茯神宁心定志;炒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菟丝子、枸杞子补肾益精;山茱萸、炒山药培补肝脾。

1.3 心脾两虚证

方解:党参补气养血,炒白术、炒山药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补血,菟丝子、巴戟天补肾益精,制远志、茯神养心安神,炙甘草理中调药。

1.4 肝郁气滞证

1.5 血络瘀阻证

方解:当归补血活血;赤芍、牡丹皮、炒桃仁活血化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黄芪益气以助血行;桂枝温阳化气;炒枳实理气行气;炙地龙粉善通经活络,又有引药下行之效。

1.6 肝经湿热证

方解:茵陈清泻肝经湿热;黄柏善清下焦湿热;生薏苡仁、败酱草清热利湿解毒;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使湿从下而去;怀牛膝既引药下行,又益肝肾,强腰膝;车前子行肝疏肾,畅郁和阳,同时怀牛膝与车前子相配,补肾利水,泻热祛浊。

2 病案举例


按:本案乃肾、心、脾、肝、胆同病,肾阳不足,心脾两虚,肝郁胆怯杂合而成。方中菟丝子、巴戟天、锁阳补肾温阳,固本培元;红参大补元气,补益心脾;炒白术、炒山药健脾益气;制远志、茯神宁心安神;桂枝、白芍调和阴阳气血;炒枣仁养肝安神;(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五味子补肾宁心;柴胡、白蒺藜疏肝解郁;煅龙齿镇惊定志;怀牛膝、杜仲培补肝肾,引药下行。全方补益为主,以补脾肾,益心脾为要,兼以疏肝定志,方药配伍主次有别,层次清楚,相互为用,疗效确切。

3 小 结

阳痿的病因复杂,分类繁多,诊断治疗难易参半,其发生、发展与多脏腑、多系统,以及社会、心理诸因素有关,充满交叉和变数,是男科领域最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疑难杂症。中医学治疗本病有独特优势,唐老总揽病机之要,提纲挈领的将本病分为六大证型,然临证之际,常涉及多个脏腑,数个证型相兼为病。故临证之际当审证准确,数证合参,数方合用,灵活加减。本病虽病因繁多,但病变证机总涉及肾虚这一因素,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不忘补肾培元之根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焦树德)
月经先后不定期的辨证论治
滑胎的辨证论治
少弱精子症中医治疗思路
中医辨证论治处方口诀
多囊卵巢综合征之中医辨证论治综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