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彭坚教授7大验方从容应对

慢性口腔炎,又称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长期口腔黏膜溃烂,舌边尖生,时好时坏,无休无止,十分苦恼。这个病究竟是炎症、内分泌失调还是维生素缺乏所导致的?至今众说纷纭,用西药治疗也不理想。

从中医病机上分析,这种病也很不单纯,大致可以分为湿热内蕴、虚火上浮两大类,无论哪一类,一旦治疗有效,当谨守病机,密切观察证候的变化,细心调节方中的药物,处理好滋阴、清热、燥湿、温阳、潜镇等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化湿不过燥,滋阴不过腻,以免顾此失彼,持以时日,才能完全治好。

湿热内蕴分为以下四种情况:如上焦心火旺盛,热重于湿,导致口舌生疮,则红肿热痛,舌边尖红、苔黄厚而干,心烦失眠、多梦,且每因睡眠不好而复发。宜于清热养阴,用黄连阿胶汤。

如湿热中阻,虚实相兼,寒热错杂,患者口舌生疮,舌苔厚腻,黄白相间,兼有心下痞胀、不欲饮食、经常腹泻等,宜于温清并用,补泻同施,用甘草泻心汤。

如下焦湿热流连,气阴俱损,导致口舌生疮,患者多有舌红、舌体瘦、苔薄黄,腰酸膝软,男子遗精,女子白带黄等,宜于清热燥湿、坚阴益气,用三才封髓丹。

如阴血不足为主,又有湿热内蕴,导致口舌生疮,往往红肿不明显,舌苔薄黄而有津液,小便黄,大便偏干。宜于养阴清热利湿,用甘露饮,或用耿鉴庭治疗口疮复发方。

虚火上浮的病机,多为阳虚于下,火浮于上,出现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的见证,患者口舌生疮,但舌淡红,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且面色浮红,手足发冷,宜于滋阴潜阳,引火下行。证属痰火互结的,用《疡医大全》引火汤;证属阴虚湿热而阴病及阳、久治不愈的用导阳归肾汤。

附方1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加减(彭坚经验方)

黄连10g  芍药10g  黄芩5g  阿胶10g  石斛15g  合欢皮10g  生地10g  麦冬10g  莲子心5g  乌梅10g

用方心得:

方出自《伤寒论》,治疗“伤寒二、三日,心中烦,不得眠”。方中以黄连清心火,黄芩解郁火,芍药、阿胶、鸡子黄滋阴养血安神,使火不炽,水不亏,则心烦、失眠诸症可除。用方心得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大部分因为熬夜或失眠而引起口疮者,本方可用。本方的作用为苦寒清热、酸苦坚阴、酸咸养阴,适合于阴虚火炽的病机,但以心火炽盛为主。失眠为其主症,为其因;口疮为其兼症,为其果。我去方中的鸡子黄,加生地、乌梅、麦冬、石斛滋养心肝、肺胃之阴,莲子心、合欢皮清心安神。如果舌红干瘦,大便秘结,则是阴伤较重,当酌情减少芩连之苦燥,加麦冬、生地、玄参、石斛、乌梅等大队甘寒酸咸之品,以养阴润燥;如果舌红干瘦,上有薄白苔,而又大便溏,则尚有脾虚湿邪不化的一面,当再加山药、薏苡仁、茵陈、藿香,以健脾渗湿,芳香化湿。

附方2

《伤寒论》甘草泻心汤

党参15g  干姜10g  大枣10g  炙甘草15g  黄芩10g  黄连5g  半夏10g

用方心得:

本方在《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心下痞满、干呕心烦、肠鸣下利、食谷不化等证候,类似于现今所说的急、慢性胃肠炎或胃肠功能紊乱。在《金匮要略》中,又用于治疗狐惑病,类似于现今所说的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方中以炙甘草、党参、大枣健脾益气,半夏和胃降逆,干姜温中,黄连、黄芩泻火,通过辛开苦降来调整胃肠气机。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所适合的病机为湿热内蕴,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其遣方用药的立意,与乌梅丸相似,但本方的重点在中焦脾胃,药性偏凉;乌梅丸的重点在下焦肝肾,药性偏温。甘草泻心汤用于治疗比较复杂的口眼生殖器综合征,尚须适当加减,并配合外用药物,才能更好地保证疗效。

附方3

《卫生宝鉴》三才封髓丹

党参10g  天冬10g  熟地黄10g  黄柏15g  砂仁5g  甘草10g  肉苁蓉10g

用方心得:

本方以天冬滋肺阴、熟地补肾精、人参益心气而谓之天、地、人三才,合封髓丹中的黄柏、砂仁、甘草3味药,名三才封髓丹。《医理真传》解析说:“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料,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摩,而始知其治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适合的病机为气阴两虚,下焦湿热蕴结,或湿热蒸腾于上。故本方所治的口疮患者,当有头晕,腰酸膝软,男子梦遗,女子带黄,小便黄,舌红,舌苔黄腻等见证。另外,原方是制成水丸,用肉苁蓉煎汤送服,后世很多医家及方剂学教材在解析本方时,竟然忽弃了肉苁蓉,这是一个失误。丹道医家和江湖医生喜用丹药常常配以药引或叫做丹头,每一种药引都有其特殊作用,其中包含一些诀窍、要细心品味才能体会到。在这首方中,肉苁蓉一方面温肾阳,更重要的是引火下行,使得龙雷之火归于肾。可见,这味丹头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煎汤也当用肉苁蓉。

附方4

《局方》甘露饮

生地黄10g  熟地10g  天冬10g  麦冬10g  石斛10g  黄芩10g  枳壳10g  茵陈10g  枇杷叶10g  炙甘草10g

用方心得:

这首方是治疗阴虚湿热的主方,方中的二地、二冬名固本丸,滋养肺肾之阴,加上石斛养胃阴,上、中、下三焦的阴虚均能固护;清热的药物只有一味黄芩,说明火热不盛,而且是隐而不彰的郁火;茵陈淡渗利湿,炙甘草和胃,枇杷叶、枳壳降肺胃之气,以利于湿热的排除。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凡病机属于阴虚夹有湿热,是最难治疗之证,难就难在病情总是缠绵不已,不易断根,治疗时,必须兼顾阴虚、湿、热三头,用药难以掌握分寸,稍有过分,即伤害到另一方面。治疗阴虚湿热的方剂也不多,本方是非常有效的一首。唐容先生有一本名为《医学见能》的临床通俗著作,经秦伯未先生校订出版,但发行数量不多,鲜为人知。20年前,我从凌可与先生那里得知,湖南中医临床家王足明老中医一生最欣赏该书,从中获益很多。我从此注意阅读本书,感到书中唐容川用得最活的即本方,不仅用其治疗口腔溃疡,凡是上、中、下焦阴虚湿热的病症,适当加减,均有卓效。

附方5

治口疮复发方(耿鉴庭创制方)

肉苁蓉15g  玄参15g  黄精10g  石斛10g  玉竹10g  绿萼梅10g藿香5g  灯莲子心5g  竹叶心5g

用方心得:

本方共10味药,以肉苁蓉温肾阳,又能引火下行;玄参滋肾阴,又能降火解毒;黄精益脾阴,石斛养胃阴;玉竹润肺健脾,兼去湿热;藿香散脾火,梅花调肝气;灯心、莲子心、心轻泻心火。诸药相合,组方别致,用药讲究,考虑周全,五脏阴阳湿热的调摄,均在一方之中。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与甘露饮在滋阴清湿热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侧重点又有所区别。两方的相同之处在于:都以滋阴固本药物为构方主体,佐以调理气机清利湿热之药,凝重而不避滋腻,流动而不伤正气。不同之处在于:本方侧重化脾湿,清心火,调肝气,患者可兼见心烦失眠、肝气不舒等症;甘露饮侧重清肝经郁火、胆经湿热,降肺胃之气,患者可兼见呃逆、脘腹饱胀等。相比之下,本方的用药更轻清灵动。能够掌握好这两首方的机理,随证调节,对于阴虚湿热引起的慢性口腔溃疡即可得心应手。耿鉴庭先生的这首方,很少有人识得和介绍,近年来,我常应用于临床,作为甘露饮的补充,发现其确有其不可替代的妙用。

附方6

《疡医大全》引火汤

熟地黄30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茯苓15g  玄参30g  五味子6g白芥子1g  肉桂3g

用方心得:

本方即六味地黄丸去泽泻、丹皮,以熟地滋肾,山药、茯苓健脾渗湿,山萸肉补肝,加玄参滋阴降火,白芥子利气豁痰,五味子益肾固精,肉桂温肾纳气。全方共奏补肾温阳,降火化痰,引火归原的作用。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适合的病机为阳虚于下,火浮于上,痰火互结,故其口疮症,除了面红足冷等上热下寒证之外,当有咽喉疼痛,喉中有痰梗塞等。如无咽喉有痰下梗塞之症,当用《疡医大全》另外一首引火汤:熟地90g,巴戟天10g,麦冬30g,天冬30g,卷茯苓15g,五味子6g。我在临床不喜用肉桂,因为肉桂不同品种之间的质量差别很大,上等肉桂,简称上桂、油桂,质地沉着,富含油脂,香气浓郁,入口味甜,主要靠从越南进口,与一般肉桂的价格相差数十倍。并且,肉桂只能研末冲服,不可煎煮,如此才能起到引火归原的作用。否则,汤药下咽,口舌疼痛必定加剧,这不是方剂之过,而是医生不识药性之过。我年轻时因为用肉桂引火归原,反而致火升的教训不少,后来发现从傅青主开始,很多医家就已经认识到巴戟天可温肾阳,暖冲任,引火归元,且无动火伤阴之弊,从《疡医大全》所载以上两首引火汤来看,用巴戟天替代肉桂是完全可行的,故凡须用肉桂之处,我常代之以巴戟天,现代中医喜用仙茅、仙灵脾代替附子、肉桂,我则用巴戟天仙灵脾代替之。
附方7

导阳归肾汤(邹云翔创制方)

生地10g  玄参10g  麦冬15g  石斛10g  黄柏3g  黄连1g  龟甲10g  甘草3g  肉桂6g  蒲黄10g

治疗口腔溃疡、扁平苔藓、口腔黏膜白斑病等。

用方心得:

本方以生地、玄参滋肾阴,黄柏清肾中之火;以麦冬、石斛养胃阴,黄连泻胃中之热;甘草和中。从阴虚湿热着手,立意与前面的黄连阿胶汤、甘露饮并无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在于:本方再以龟甲潜阳,肉桂引火下行,蒲黄活血、消肿、止痛,使得全方具有应对复杂病机的能力,故对于湿热久羁,阴损及阳,虚火上浮,肿痛不消的口腔溃疡,是比较适合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郑钦安的“潜阳封髓丹”说开去
潜阳封髓丹增减对虚火杂症的临床应用_东晓中医工作室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彭坚教授7大验方从容应对 附经典验案6则 | 周末答读者问
医者佛: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
桂附八味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导阳归肾汤治愈口腔疾病的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