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登高必自 行远立实

登高必自  行远立实

                

山东农业大学  李清林

    

李清林,男,汉族,19899月出生,共青团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2010级学生。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基。性格决定人生,选择决定志行,立志于农,意定前行。

                                          ——题记

 平身入农    意之佳径

学生出身平凡,生在农村,家境贫寒,命运多舛。入学之前的一段时期实为家庭之多事之秋,祸不单行,我也因之走进了生活和人生的首个低谷。由于那段时期正值我高考前后,是选择自己未来研学和人生发展方向的一个关键时期,我经过长时间平静的思考,认为虽然我的研学兴趣在于物理学,而且选择工科物理也是一个很明智现实且很有发展前景的方向,但我不能浅依社会之所鉴,经综合考虑自身性格特点和行为特长及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我决定选择走农学之路。

析中国行业发展,兴久必衰,衰久必兴。在过去的一段较长的时期里乃至现在,国家重视工业和经济,中国的经济和工业发展迅速,如火如荼,比之,农业发展则显静默久之了。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与能源危机推动了农业崛起,中国当前的工业与经济也正高速发展,这正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是势在必行,不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国民经济发展将可能出现工农失衡。分析经济时政,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实为开发西部之能源资源和防治环境荒漠化的能源战略与环境战略,当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西部地区农业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西部农业的发展。西部农业的发展离不了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力量的大量与长期的投入,这就为农学专业方面学科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理由,也为更多农学学子和农业科研人员提供了工作与发展方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势在开发中原的土地,重点在于发展农业,正与“科教兴农”战略协调平衡,既会为广大农学学子和农业科研人员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空间,也使“科教兴农”战略的意义有所体现。

静水流深,虽然在过去一段时期乃至当前农学学科领域略显安静沉寂,农业行业领域也波澜不惊,但我坚信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农业必将崛起,这是中国与世界经济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选择农学之路,是我经过平静的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和选择,我相信一定是明智和正确的。我很庆幸自己当初将自己生命中最关键最美好的四年青春交给了山东农大,交给了农学院,农大农学院也选择了我,立身农大,研学修身,我更坚信了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跻身于农,不辞此径。

 登高必自    研习立基

立身农大,学习和生活之中,我深受农大“登高必自”校训之醒发。在过去长期的学习与生活中,自己经常听老师和长辈们教诲,学习以及行为做事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但事实却是自己一直只是把那教诲当做一句话,听在耳里,用在学习和做事里,却始终未想在心里,刻在生活行为思想和治学风格里,因此这重要而宝贵的人生哲学和为人道理并未在我此前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出最佳效用。身在农大,行于农大,学于农大,许多学姐学长们用言行向我阐释着“登高必自”,起初我记住了,后来我真正注意并开始思考这句话,之后我在与多位教授和老师的学习与生活交流中深受教诲与醒发,将“登高必自”在内心重新定位,决定在学习与生活中践行她。

在过去的一学年里,学习方面我紧抓基础,课上课下勤于思考,知识盲点洞察力与好奇心及严谨的研学态度也无数次督促我对课本和老师讲课中的诸多细节产生疑问,并在课下通过多种途径向老师请教,与其交流自身对知识和问题的推理和思考。多位老师曾为我解答了许多问题,那些问题确实是一些很不起眼的小细节问题,但有确实是各个学科领域里研究较少甚至是当前的科学前沿问题,这一点,院内外各位教受过我的相关的学科老师都给出了一致的肯定。其中,在于院内孔令让等几位教授的学习与生活交流中,我深受其启发和鼓舞,孔老师曾鼓励说“你这个学生很善于发现问题并勤于思考,定位细节且敢于提问和发表自己的想法,又有很多idea。”关于研学素质,我曾提出,“当前搞农业科研,在有良好材料和科研方向的基础上,细节决定成败,对科研对象的研究越细化、深入,就越能发现并研究其本质和基础,充分了解和掌握了研究对象的生命运行与发展规律,才更容易对其生命基础结构进行改造,进而对其进行改良,这样也更容易出科研成果。”孔老师则补充说“青林,你说的很对,但还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科学良好的系统知识才能帮助和指导我们更好地发现和解决细节问题。”孔老师的这一补充和教诲,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整个人好像被从晕头转向的情况中唤醒了。

诸多老师教授的教诲惊醒了迷惘于学习与生活中的我,给我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发现自身治学缺陷的盲点并找到了大学生活中研学和行为的重点——登高必自,立足基层,注重细节,强化系统,循序渐进,坦然前行。

 行远立实    越陈足新

生活,生活,生存之意在于干活。古训“生无所息”也在一定方面阐释了人生存的本质——工作劳动,立衣食住行,创造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维持生命和生存空间的自然运行。人是为了工作和劳动而生存和生活,不是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工作和劳动。这是人生存意义的所在,也人生的经典哲学。

我深知,自己是为了学习和实践以创造价值而立志、生活,不是为了生活和理想而学习和劳动。作为农大学子,我明白,农学人从实践中来,回实践中去,这是农大的百年校风和农学学风。如果我没记错,过去正是由这传统的优良校风引领着李晴琪、李振声、于振文、山仑、印象初等多位院士前辈们,脚踏实地,将研学、教学、科研与实践应用科学紧密结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为农大赢得了不亚于国内任何一所高校所拥有的荣誉——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发明技术一等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诸位优秀的农大前辈典范的成功事迹及其为农大创下的成果和赢得的荣誉就立在我眼前,飘融在我的学习和生活里,一直给我启示和激励。生活学习在农大,研学实践气息浓郁,诱惑并鞭策着我积极参与各项教学实践和个人科研兴趣实践,无论春夏秋冬,农大的科技创新园和校区北试验田、东试验田及多个农学教学与科研实验室都会有我的身影,而且一般也会留下我的思考和想法,当然那些也都会留在我的记忆力。可能是由于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实践试验中吧,试验站里的多位工作人员对我很熟悉了,他们好似很喜欢热爱劳动实践的学生,在我实践试验中给我提供了诸多帮助,特别是王庆铁、李玉亭站长等给我个人的试验研究多次提供实践试验设备和化肥、农药等材料,孔令让老师给我提供了实践试验所需的试验田,使我个人的试验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并发表论文一篇。院内的诸多其他老师也帮我解答了许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诲我许多实践试验方面的知识,使我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

实践是农学人治学科研的基础,从实践中来,发现实际农业生产生活问题,结合自身知识或通过科研合作去解决问题,实践与知识学习的良好协调,使其从简单的重复的试验劳动中发现精彩以创新,此谓之越陈足新。作为大三的农学学子,我自知在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毕业后的科研深造和将来的工作发展更应该以实践为基础,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再从实践中发现、总结、学习到更多知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知识与实践的良性循环道路。    

同样作为20122013学年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我没有其他学长学姐和同学在学习和诸多社团活动中获得的累累硕果,对此我感到很惭愧,但我愿意与同学和师友分享我的学习思想和行为理念:

不经思考和实践而强迫大脑记忆的知识是僵死的,即使你有可以利用她解决问题或创造价值的机会,你在机会降临的那一瞬间记忆起这些知识的几率也是极小的,这不是学习;经过思考和实践印证或由实践发现经过过思考获得的知识是鲜活的,你能在之后的学习与实践中遇到与之相关或可用其解决问题以创造价值的机会经过的一瞬间记起她,并可能更加优化和完善她,这才是学习。生活和实践和思考的就是学习,思考的本质就是用知识解释生活和实践,将生活和实践转化为知识。不要为了生活而学习和实践,那样你只是在做生活的奴隶,不是学习,不是在充实丰富和精彩生命!

作为农学人,我立身平凡,但立志高远,理想使我心境平静,坦然从容,这使我能生命生活中一只做一件事——用平凡的物质和行为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诚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关照,青林敬祝各位工作顺利、学习进步,真心走过立身农大和生命中的每个瞬间!

                                 李清林敬阅

                                  2012-10-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的青春不迷茫,农学研究生的十字路口
哪些高校拥有农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大拥有3个,华中农大等有2个
湖南农大师生自发悼念袁隆平院士
停办、改办,变成建筑学、设计学……农学专业咋这么尴尬?
【校史回眸】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