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岳阳楼记》微课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鞠躬)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对,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转身板书:岳阳楼记   范仲淹)
同学们,根据本文的核心文本价值和特色,结合大家的预习情况,我们初步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预设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本课重点文言词句。
2.理清文章的脉络,结合全文内容提炼出全文的中心。
3. 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思想,并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积累本课重点文言词句,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思想。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借助工具书,自由读课文,注意画出有疑问或不确认的读音。
好,接下来,请听老师范读课文。
我看到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那么首先女生先读前三段。 女生读得整齐响亮,有个别学生读得还不准确。比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谪”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的语音 “霪雨霏霏”“霪”的语音
接下来男生读后两段,男生读的铿锵有力,很有气势。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要注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断句。另外,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四字句都是两字一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经过刚才我的指导,相信大家对于读好课文肯定有了信心,接下来我们再读课文。读完之后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
哦,同学们研读的很认真,下面谁来说说这些基本词语的理解?
哦,这个同学关注了注释: “谪”指封建社会官吏的降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远方。属——同“嘱”,通假字,嘱咐,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文的缘由。还有这位同学很细心,他说“骚人——课本注解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
那还有几个同学一一指出了一些重要词语的理解,比如
景——形声字,“日”形“京”声。因此“景”的意思是“日光”。
锦鳞——鳞,指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
刚才老师还听到有同学谈到了重点句子的理解,大家学习很深入。
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
很好,下句 静影沉璧——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其喜洋洋——洋洋,众多或盛大,这里形容喜的样子。朗读时“喜”字后要稍顿一下。这句可译为: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出了文言文的节奏,理解了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疏通了文意。接下来,在我们大家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1.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2.本文的立意和构思有什么特点?
3.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请同学们充分思考,讨论交流,然后派出代表展示探究的成果。
大家刚才讨论很热烈,我们来倾听各个小组的分享,其他小组做好批注。第三小组代表为我们理清了本文的思路: 文章第一段写北宋庆历六年,一代名臣范仲淹应朋友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由此诞生。第2段先写登楼所见景物,再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组的同学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概括能力都很强。掌声鼓励!
(板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第一组同学结合写作背景谈了本文的立意和构思: 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榜进士,两人交谊很厚。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他到岳州后,“愤郁颇见辞色”,可见他的情绪极为低落。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委婉地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立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这一组同学能来谈,可见预习得很全面,很深入,值得表扬!
第四组同学谈了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解: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少有大志。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范仲淹自幼的心语。范仲淹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了这一信念。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数遭贬谪,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以至于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好,同学们探究很深入,分析很到位。纵观我们这节课(侧身回顾板书内容,做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读准了字音,读出了节奏,在理解重要词句的基础上,我们又深入理解了文意,领悟了千古名士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感动于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精神。先贤的脚步已远去,但我相信先贤的灵魂之光还在!让我们记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记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记住范仲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楷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鲍国安朗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古文诵读: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范仲淹 #古诗词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2012省赛优质课一等奖《岳阳楼记》教学实录详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