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儿可能考上北大,妈妈却要跳江?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01

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后,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可是6月17日,重庆沙坪坝却发生了离奇的一幕:一女子酒后去江边欲轻生。民警劝阻后询问原因,当场就被震惊了……

新闻视频,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她说,女儿今年刚高考完,平时成绩非常好,极有可能考取北大!

我的妈!多少父母挠破头皮也希望自家孩子考上北大啊!你咋还要跳江呢?

女子继续说,平时她跟女儿缺少沟通,女儿不愿与她探讨报考的事,所以才一时想不开。

对于这则奇葩新闻,心理学家武志红这样评论:

考得如何是次要的,但是如果你不让我参与你的决定,你不跟我沟通,你不听我的话,那我就死给你看!

这样的妈妈,太可怕。

一个孩子,寒窗苦读十多年,高考考了好分数,却不愿意与母亲探讨志愿——这其中,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02

不会和孩子交流的父母,不愿和父母沟通的孩子,是中国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近期,湖南卫视的《少年说》在教育圈掀起了小小的观看热潮。然而几期看下来,最让人惊讶的,不是孩子们的喊话内容,而是家长的反应。

比如那个因为爸爸爱家里的狗狗而“吃醋”的小女孩,希望爸爸能多爱自己一点。

爸爸说:“爸爸没有想过你会提这样的问题。那爸爸问你:为什么爸爸在家里跟球球一起亲热的时候,你没有跟爸爸说过这件事呢?”

小女孩一句“我怕你骂我”,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

比如那个“希望把兴趣班的决定权给我”的女孩,她说:“我学习是享受学习的过程,不想为了别人而学习,也不想为了你(指妈妈)而学习!”

为了自己而享受学习,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啊!面对这么高觉悟的孩子,妈妈却一脸懵X,质问道:“你再说一次?你今天是来给我挖坑的吗?”

还有那个说“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比我好”的女孩,妈妈不但没有退让,反而当着众人的面又把她“教育”了一番。

其实在上场前,她就已经预料到结果:我妈等会儿在台下会怼死我。可见这种沟通状态,在生活中已是常态。

甚至连“这辈子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也需要鼓足勇气才能说出口,让人又好笑又心酸。

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心里话,很多父母的感受却出奇的一致:出乎意料,没有想到。

孩子们的故事明明那么动人,就连压抑的情绪都那么能让人感同身受。可是,为什么真心话只能在一档综艺节目的“勇气台”上才敢说出来?

因为在家里说的时候,根本没人听啊!

03

中国亲子之间的沟通问题,大家并不陌生。但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人对沟通的关注,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苍白的描述和呼吁。

这是国内大型网上书城在教育类书籍下的分类:

在教育书籍下,教辅书高达461172件商品,而关于亲子关系的理论类教育书籍只有49951件商品(约占教辅书10%),且其中没有任何一本书针对青少年时期的亲子关系。

这是国外大型网上书城在教育书籍下的分类:

美国版亚马逊教育分类下不但有“Education Theory(教育理论)”的分类,还包括了“Parent Participation”(亲子教育关系研究)。

不论是学界还是民间,我们对于沟通的重视,远远没有达到与其问题相匹配的程度。

目前国内对亲子沟通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但发展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沟通不但影响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比如,影响孩子性格。

一位妈妈跟女儿的美术老师聊天,说女儿的画总是画得小小的,老师小心地问:“她是不是在生活中常常感到拘谨?”

妈妈说:“是吧,她的性格比较内向。”

老师接着说:“其实艺术表达的创造力和生活状态密切相关,你看那些看似乱七八糟的画,都是在生活中能够自由表达的孩子。”

这位妈妈才意识到,生活中,她对女儿的一举一动管得太多,做任何事,几乎都是命令。不知不觉间,限制了她表达的欲望,也渐渐地束缚了她的性格。

亲子间的沟通还直接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社会中的沟通能力。当孩子们走出国门,这一点就更为明显。

一个朋友的女儿去美国高中留学,她聪明勤奋,学习不成问题。有一门并不太难的课,她作业和考试每次都被评为A,但学期结束时,总分却得了一个低得令人不敢相信的“E”,相当于“不及格”。

她一下就蒙了,去找老师理论,老师说她讨论课没有积极参与,不能得分,按讨论课所占的分值,她这门课的总分就该是“E”。

这么低的分数会严重影响她的GPA,家长一急之下,专门飞到美国去沟通。可是校方说:“老师的评分标准没有错,成绩是不能改的,下学期老师会多关注她,帮助她拿到理想的成绩。”

美国的高中如此,大学更是如此,上课不止是坐在那里听讲,可以打瞌睡,一门课本身就分成了两半,一半叫授课,一半叫讨论。不具备沟通、讨论能力的学生,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的。

04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呢?

著名的市场调研公司Nielsen运用自我观念理论,提出了3条帮助改善亲子沟通质量的原则:

  • 尊重孩子,让孩子以自己的意愿行动

孩子始终有自己的路要走。

今年30岁、毕业于211大学的辛迪加,却决定辞职参加高考,只因想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大学毕业后,母亲为了不让她在外地工作,收走了她的毕业证。她在本地找工作,母亲就拿着毕业证,和她一起去参加面试。

父母得知辛迪加想悄悄辞职高考,又和她发生了很大冲突。

约翰·高而斯华馁说: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你给孩子的尊重,会持续影响他的一生。

《事实说报告》曾做过一次亲子关系调查研究表明:

大约有20.2%的人会把父母屏蔽在外。

  • 其中37.5%的人屏蔽父母是害怕父母操心,

  • 当然,“不想让父母过多干预自己”(22.6%)也是重要原因

  • 而且,“18岁以下”因为“怕父母干预自己太多”而屏蔽父母的比例最高,为30.0%。

也就是说,越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亲子沟通越顺畅,关系也越亲密。

  • 要与孩子共情,表达出持续的和无条件的接纳

很多父母过于理性,三句话不离学习,却忽略了孩子诉说时,只想要情感上的慰藉。

《事实说报告》亲子关系调查研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小时候越会和父母诉说委屈的子女,长大后越不会在朋友圈屏蔽父母。

换句话说,孩子喜欢与会共情的父母交流。因为家不是说理的地方,家是说爱的地方。

  • 父亲和母亲应该在与孩子的关系上保持一致

Nielsen还明确指出:一个家庭的沟通,不止是父亲或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更是父亲和母亲双方的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三方的沟通。

这也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一点:伴侣和孩子的关系,也是亲子沟通的重要元素。

一个家庭里,孩子只与妈妈亲,或是只与爸爸亲,都不是健康的沟通状态。

一个家庭里,如果夫妻关系很亲密,孩子也不会出现只与爸爸或妈妈亲的情况。

《亲密关系》一书中说:

有一些爸爸妈妈会和伴侣互相较劲,而把朋友,邻居,孩子当做奖品,比如问孩子:“你比较爱妈妈还是爸爸?”不管你们把什么领域当做竞技场,都可以保证:你们两个都会输。因为竞争的起点就是个谎言。

日本妈妈给孩子的家训中,有一条是:不愿意告诉爸爸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诉妈妈;不愿意告诉妈妈的事情,你可以只告诉爸爸。但是绝对不能两者都不说。

一家人,互相之间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商量,就是最好的沟通状态。

 好书推荐 

《成语绘本礼盒》

(40册)

看图画学成语,精彩又有趣

每辑10大主题,寓教于乐

大开本、大图大字、注音释义版

200个成语故事

构造孩子精彩童年

扫描图片二维码   立将好书带回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上没有后悔药:请别在这七年里选择与孩子分离!
女儿20岁还和爸爸嘴对嘴亲?这些亲情“界限”爸爸要清楚,别大意
比母爱更伟大的爱,那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爱
岳云鹏辅导功课频上热搜:这份生命不能承受之痛,只有家长才懂
孩子认字之后还需要亲子共读吗?
父母坦然 孩子淡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