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庙:矛盾的两块碑额之谜

大部分的国人对于孔庙、文庙都不陌生,但是既然是供奉同一位先贤,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二者的意义是否一样?在没有查资料之前,我也不能说的清楚。

实际上孔庙与文庙虽然同指一庙,两者表达的意义却有很大差别,简单概述:孔庙是对所有祭祀孔子庙祠的总称,对建筑房屋没有要求。

而文庙的意义就要复杂很多了。齐主高洋时给孔子上谥号“文宣”,所以孔子庙在此后就有文宣庙的称谓。后来唐玄宗下诏封孔子为文宣王,供奉孔子的庙宇就又被称作文宣王庙。

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的同时还封了姜太公为武成王,制。把“文”、“武”两个系统并立,而文庙就成为文化的代表。此后文庙又与科举制度相结合,庙学合一。再加上唐代以后文庙的奉祀形成体系,文庙便成为合乎礼制的孔庙,必须有棂星门、大成门等一系列礼制建筑以及 完整的从祀体系。

我们苏州的文庙也当属后者。碑刻博物馆就建在文庙内。正值暑期,博物馆内针对学生和家长,做了很多讲座。素行读书会、讲国宝跟着范仲淹学诗词等等。

这几天酷暑,往外出游的兴致不高,8月3日,热情如火的小伙伴微我说碑博资料科主任陈眠眠策划的“文正本苏人”正在举行,下午由本人讲解。


工作和兴趣爱好不能得兼,等我冒着40度的高温赶到时,已讲解一半时间了,汗颜。

主任在细致讲解

跟在人流的后面,头昏脑热却不知道讲些啥,不得不佩服大家学习的精神。不仅学习,还能在这样的博物馆提出很多问题。

转了一圈,走至大门出入口,门内立有一块宋碑,《吴郡重修大成殿记》是米芾的儿子米友仁在苏州的一个遗存。

《吴郡重修大成殿记》拓片

大门的外面,还有一块元代的碑刻。为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新即位的元武宗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我是个粗心人,原本没有看出什么不妥。被一再提示下,似乎也觉是有些不妥。宋碑的碑额为”大成殿重修记“说明在宋代已有皇上所赐”大成“名号。那么哪能又来元代的皇帝加封”大成“谥号呢?如果宋碑是真的,那么元碑是假的么?

大家争论不出所以然,窃以为碑刻是对的,博物馆是对的,专家是对的,猜想必然也是对的。只有回家查资料了。

孔夫子的谥号,我敢说一定是历史上最多的。第一个是有争议的,“尼父”

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鲁哀公称孔子为“尼父”。有人认为“尼父”是给孔子的谥号.有人说是对孔子的敬称,并非谥号.父,同“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西汉元始元年(公元元年),汉平帝刘衎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北魏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称孔子为“文圣尼父”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文帝杨坚称孔子为“先师尼父”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先师”、“先圣”,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改称孔子为“宣父”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赠孔子为“太师”,“太师”为官位.

武周天绶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封孔子为“隆道公”.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

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赵恒加称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公元1012年),又改称“圣文宣王”

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秋,新即位的元武宗海山加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孟子始用大成赞颂孔子,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章下》“玄圣”、“至圣”、“大成”都是对孔子的赞辞.

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世宗朱厚熜厘定祀典,尊孔子为“至圣先师”,取消谥号、封号.

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世祖福临加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十四年(公元1657年),又改称“至圣先师”.

自此以后,直至清末,孔子的封谥号未再更动.到了民国年间,一切封谥号皆废置不用了.

(以上摘抄自孔子年谱)

从孔子谥号的年序来看,为元大德十一年被尊称为"大成”。那么问题来了,宋碑是假的吗?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来看看吴郡大成重修记的内容吧

碑文内容为南宋郑仲雍所撰写,翟奢年篆额,正文由米友仁书写,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由徐实刊刻。

碑文记述了南宋绍兴年间,平江知府梁汝嘉重修苏州文庙大成殿的来龙去脉:自唐以来,苏州都有祭奠孔子的习俗,苏州文庙规制宏大,因金兵南侵而荡然无遗。后虽修复了学宫,但大成殿却一直未予重修。梁汝嘉治理苏州,认为夫子之祀是教化所基,尤其应该严谨,拜跪荐祭之地简陋这是一种失职,于是与僚吏谋划,搜故府遗材,取赢赀以给其费,鸠工庀材,各举其任,廊序门牖桓墙,皆一新之。重建后的大成殿雄伟闳阔,彰显了圣人高风,成为教化吴域之举。

从内容上看不出和“大成”的谥号有啥关联,只能看大成殿的历史。大成殿是祭祀孔子的正殿,全国各地都有。始建于北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

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鲁哀公将其生前住宅改为庙,至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天禧五年大修时,移今址并扩为七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

至此,谜团解开。宋并没有封谥号“大成”,只是下诏建筑为“大成殿”而已。

放心睡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被后人称为什么
道冠百王 功高万世 孔子的封圣之路|国学|孔子
儒者的最高荣誉:配享孔庙的先贤有哪些?|国学|文庙
老沈阳——萃生里和萃生书院
一文看完孔子尊号变迁史
古史今说:历史上这位大能所拥有的封号远超历代君王(第60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