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负利率有什么问题?


优酷资讯自制节目鸿观ID:ykhongguan


1月初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级教授)曾写道,今年的经济条件和2015年一样疲软,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糟糕的一年。此外,如过去十年中反复发生的,今年过去几个月后,其他人较为乐观的预测纷纷向下修正。


基本问题是全球总需求不足,这一问题自金融危机以来一直困扰着全球经济,但略有恶化。目前,欧洲央行的反应是实施刺激措施,加入了日本银行和其他 一些央行的行列,证明“零下限”——利率无法为负——只是传统经济学家想象中的极限。


但是,在尝试负利率的非正统实验的经济体中,没有一个回归增长和充分就业。一些经济体的结果出人意料:某些贷款利率实际有所上升。


大部分央行的危机前模型——包括正式模型和指导决策者思考的思维模型——大有问题,这理应显而易见。没人预测到危机;并且这些经济体中几乎没有一个看上去恢复了充分就业。欧洲央行2011年引人注目地提升了两次利率,而与此同时欧元危机正在恶化,失业正在向两位数迈进,这让通缩更加靠近了。


它们继续使用不可信的旧模型,也许进行了略微的改进。在这些模型中,利率是关键政策工具,可以通过控制其升降确保出色的经济表现。如果正利率不足以奏效,那么应该采取负利率。


负利率也没有奏效。在许多经济体——包括欧洲和美国——真实(经通胀调整的)利率已经为负,有时低达-2%。但是,随着真实利率的下降,商业投资也陷入了停滞。据经合组织数据,近几年中,欧洲和美国投资于包括大部分厂房和设备的类别的GDP的比重均有所下降(美国从2000年的8.4%下降到2014年的6.8%;同期欧洲从7.5%下降到5.7%)。其他数据也给出了类似的信息。


显然,大公司精确计算它们愿意投资的利率水平,并且当利率再下降25个基点时它们就会愿意上马大量项目的观点是荒谬的。更现实的情况是,大公司坐拥数千亿美元——事实上,如果将发达经济体的数据加总,可达数万亿美元——因为它们的产能已经过剩。只是利率略微下降,为什么要做更多的建设?愿意借钱的中小企业在欧洲央行实施负利率前得不到信用,现在也同样得不到信用。


简言之,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无法轻松地以国债利率借到钱。它们不是在资本市场上借钱,而是从银行借钱。而银行规定的利率与国债利率之间差距(即利差)甚大。此外,银行实行信用配给。它们可以拒绝贷款给某些企业,或者要求它们提供抵押品(通常是不动产)。


对于非经济学家来说也许令人震惊,但在货币决策者过去几十年所使用的标准的经济学模型中,银行无足轻重。当然,如果没有银行,也不会有中央银行,但认知失调很少撼动央行行长对他们的模型的信心。


事实是,欧元区的结构和欧洲央行的政策(这些政策为了保护经济低迷国家特别是危机国的银行)十分脆弱。存款流失,德国所要求的紧缩政策延长了总需求短缺,维持了高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贷款风险很大,银行不愿或无力贷款,特别是给中小企业贷款(而中小企业常常贡献了最多的就业岗位)。


真实利率(基于政府债券利率)下降至-3%甚至-4%也不会造成什么区别。负利率伤害银行资产负债表,而银行的“财富效应”将压倒略微增长的贷款激励。除非决策者十分谨慎,否则贷款利率可能上升,信贷将更加难以获得。


有三个进一步的问题。首先,低利率鼓励企业投资于资本较密集的技术,导致长期劳动力需求下降,虽然短期失业率会有所降低。其次,依赖利息收入的年长者进一步受到影响,更大地削减消费,削减量将超过低利率的受益者——富有的股票持有者——的消费增加量,制约当下总需求。第三,也许不理性但被广泛记录到的追求收益率的行为,意味着许多投资者将投资组合更多地配置给高风险资产,让经济暴露在更大的金融动荡风险下。


央行应该做的是注重于信贷流,这意味着重塑和维持地方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能力和意愿。相反,放眼全世界,央行注重的是具系统重要性的银行,这些金融机构的过度冒险和不当行为导致了2008年危机。但大量小银行加起来也具有系统重要性——特别是你关心重塑投资、就业和增长的话。


所有这些的大教训可以用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俗语来概括:“垃圾输入,垃圾输出”。如果央行继续使用错误的模型,也将继续做错误的事。


当然,即使是在最好的环境下,货币政策让崩溃的经济重回充分就业的能力也可能十分有限。但依靠错误的模型让央行无从做出本应做出的贡献——甚至可能让糟糕的情况变得更糟。


作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来源:《陆家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AER上最新基于DSGE模型的宏观计量文章, 附上50篇时序, VAR模型文章!
负利率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借钱免息还有补贴 你信吗?
国际银行这样长期应对低负利率
沈建光:货币政策“三率”选择的思考
李 翀:负名义利率的若干问题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