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爱情,亚当和夏娃能教给我们什么?-《世界博览》

为夏娃翻案

       等等,让我们把镜头闪回到《创世纪》第一章上帝创造天地的第六天,从这儿开始换个方式来讲这个故事。这,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造人,第一个造出来的人没有明显的性别和性格,然后,上帝将此人一分为二,创造了男人和女人。男人的造法和女人的造法一模一样,他们完全平等。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本可以一拍两散,但他们选择彼此相守,育有两子,不幸的是兄弟反目,弟弟为哥哥所杀,亚当和夏娃分开,后又团聚,生了第三个儿子。他们在分开一段时间后总能重归于好,开始新的生活。分分合合,历尽坎坷仍白头到老,这不是个爱情故事吗?

       亚当和夏娃地位平等,彼此相爱?没搞错吧?怎么会有人这么想?

       这么想的大有人在!六百多年前,米开朗琪罗在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天顶上绘制了三幅有关亚当和夏娃的壁画:《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和《逐出伊甸园》。在《创造夏娃》一画中,亚当躺在左边,上帝站在右边,身体健硕而又不失优雅的夏娃在二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亚当的侧面起身而立。占据房间正中间的不是亚当,不是上帝,而是夏娃。在壁画《逐出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则更加平等,两人一起伸手采摘禁果,被逐之后他们也不曾失和,亚当的手势甚至在试图保护自己的妻子,并没有后悔与羞耻。

       米开朗琪罗之后又过了一百多年,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里娓娓论述了亚当和夏娃的平等关系。他们的故事正如普通夫妻的日常生活一样,充满各种磨合、妥协和小心眼,当然,还有爱情。他们为了分担伊甸园里的劳动讨价还价,也会在一番内心斗争之后与爱人分食禁果。夏娃说,“我如此深爱他。”亚当说,“没有她我怎么活。”最后俩人“手拉手”离开了伊甸园,去了一个“更加幸福的地方。”

        而在马克﹒吐温的笔下,亚当初和夏娃在一起时,觉得不太自在,他说:“以前这里美好又安静。我预感到了麻烦,我要搬走。”同样,夏娃对亚当也并不感冒。“他很少讲话,也许是因为他不太聪明,而且还挺在意这事。”但慢慢地,他们接受了对方,爱情之火开始熊熊燃烧,亚当说:“我认为,没有她,我会感到孤独、沮丧。”夏娃也回应了这份感情:“我全心全意地爱他……我祈祷、渴望有一天我们可以一起离开人世。”

虽然这些大文豪、大艺术家在孜孜不倦地为夏娃翻案,但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提到女性地位,总有人重提《圣经》,说女人是用男人的肋骨做的,女人是男人的助手,女人给人间带来罪恶。十九世纪末,美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想到要倡导男女平等,就得从西方文明的源头,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开刀”,她旗帜鲜明地指出,在创世纪第一章里,上帝依照他的形象,同时创造了男人和女人,男女生而平等,想拿圣经来贬低女性的,趁早歇歇吧!

       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女性地位的上升粉碎了早期释经者(几乎全是男性评论家)对夏娃的敌意,夏娃偷吃禁果的行为得到了更丰富、更人性化的诠释,比如,它不再是堕落和罪恶的起源,而是人类睁开双眼、反抗权威、走向独立的第一步。渐渐地,女性开始在宗教领域担任领导角色,夏娃从替罪羊变成了真正的“半边天”。相应地,亚当和夏娃的关系也被视为更加平衡。

 

亚当和夏娃给我们的爱情启示

       那么在两性关系恢复平衡的当下,我们从亚当和夏娃那里能学到一些经验教训吗?过去三十年,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结婚率大幅下滑,离婚率节节攀升,性别变得更易转变,女性涌向职场,男性变身奶爸。互联网让两性关系更加扑朔迷离,全新的交往、分手方式层出不穷,单身狗们干脆选择宅在家里。在这个超连接的世界里,我们正面临关系危机。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能给我们一些指引吗?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爱是百折不挠。亚当和夏娃的生活面临着各种挑战,他们也曾数次分离,但总能重新携手。相爱不是要避免冲突,而是要化解冲突。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曾经对已婚人士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那些对婚姻满意度高的人通常有更好的同理心,也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可以时时调整自己来适应对方,更关注对方的优点而非缺点,从而维持健康的恋爱关系。学会弥合分歧,才能长相厮守—在这方面,亚当和夏娃堪称后世典范。莎士比亚写道,爱情“屹立直到末日的尽头”,有谁比亚当和夏娃更了解末日尽头的滋味呢?

   第二是保持平衡。爱情需要在保持独立和相互依赖之间求得平衡。驱使夏娃独自去往伊甸园偷食禁果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她不想成为亚当的附属品,脑补一下,她当时也许是这么想的:“如果我只是依附于亚当而活,那我们的爱情就不会开花结果,我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我需要获得知识”。在浪漫关系中低三下四、一味迁就,可未必会为你赢得爱情哦!

      当夏娃得到禁果后,她完全可以独自享用,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拿给了亚当,亚当知道偷吃禁果会铸成大错,但他在责任和伴侣之间选择了后者,亚当吃下禁果的那一刻,也是他俩爱情故事中最浪漫的一刻。

      夏娃是亚当身体的一部分,但亚当又十分依恋夏娃。亚当向夏娃求爱,才有了两人爱的结晶。夏娃承受了十月怀胎和生产之苦,而且几次负责给孩子起名。他们的相处就像压跷跷板,不是你占上风,就是我占上风。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都会承认这种角色上的不断转换。现代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彼此平等才是爱之真谛。但这是有误导性的。海伦·费舍尔说:“所有人都愿意相信平等,但现实情况是,总有人挣钱多一些,总有人更擅长带孩子……在成功的亲密关系中,不求平等,但求平衡。”

   最后,亚当和夏娃传授给后人的最大秘诀就是共谱爱曲。爱情就像一部夫妻合著的长篇小说,为了避免戛然而止的结局,需要作者不断地共同创作、修订、更新,才能一直连载下去。跟所有好故事一样,爱情故事也会一波三折,当亚当和夏娃的一个儿子被另一个儿子杀死之后,他们的爱情还能继续吗?华盛顿大学的雪莉·墨菲教授追踪了271对丧子夫妇在25年里的情况,她发现,人们一直笃信的丧子之痛会拆散夫妇的说法并不正确,只有一小部分人分手了,其余那些悲痛的夫妇怎样走过了人生的艰难时刻?答案是他们选择了伸开双臂拥抱彼此,同对方一起疗伤,把生命中的意外写入自己的故事,并接下来书写新的篇章。亚当和夏娃便是如此,丧子之后他们经历了痛苦、分离而又重聚,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赛斯,正是这第三个儿子才让人类繁衍壮大。

    哲学家罗伯特·所罗门认为,相爱的两个人不是说跟童话里一样,激情过后就幸福一生。爱情是一个持续的自我定义的过程,爱情故事的情节、主题、开始、发展和结局,一切都由主人公自己决定。你们俩的人生由你们俩共同创造,这就是亚当和夏娃教给人类的最后一样东西,也就是说,爱是我们和另一个人合讲的故事。


   亚当和夏娃用行动证明了圣经中不但有应许之地,还有应许之爱,这份爱不靠别人,而是靠着自己书写。

      现代社会里,“工作生活两不误”或者“爱情事业双丰收”,往往只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在所有人都不免让爱人和自己失望的当下,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亚当和夏娃也曾挣扎过,但他们最终找到了治愈伤痛和原谅对方过错的方式。

    在一个处处标榜“自我”的时代,史上第一对爱侣亚当和夏娃重申了“我们”的重要性,看看我们是怎么纪念他们的,不是亚当,也不是夏娃,而是亚当和夏娃。

本文刊于2017《世界博览》                        编辑:陈杜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爱情,亚当和夏娃能教给我们什么
百喻人生小故事936
大型歌舞剧——“梦幻夜巴黎”
伊甸园:解密亚当和夏娃的禁果之谜
回不去的伊甸园
干国祥:“不听话”的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