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冬虫夏草”,真的能随季节变化吗?

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冬虫夏草”,真的能随季节变化吗?

在现在很多人眼里,说到滋补佳品,“冬虫夏草”绝对是很有名的一味。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的价格实在很昂贵,非常符合一些人“贵的就是好的”的心理;其次,也和冬虫夏草的一些传说有关。

传说中,冬虫夏草虽然是一种植物,但它的植物属性并不确定,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夏天气温高,它就成了一种植物,茂盛地生长。而冬天气温低,它就变成了一条虫,钻到土里面去“冬眠”了。

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熟悉一下冬虫夏草。

首先,冬虫夏草入药的记载,最早见于《本草纲目拾遗》,还有虫草、冬虫草等几个别名。

就它的属性来说,冬虫夏草属于真菌类子囊菌纲、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寄生虫在鳞翅目蝙蝠科昆虫绿蝙蝠蛾的幼虫体内萌发,与头部的子座及其寄主的干燥复合体。

由此可见,冬虫夏草的生成,是绿蝙蝠蛾的幼虫感染了麦角菌科虫草属植物的寄生菌而成。细菌潜伏在体内,冬季幼虫蛰居土中,使虫体内的蛋白质逐渐凝固僵化而死。

到了夏季,高山上的积雪融化,温湿度适宜于菌体生长时,才萌发出子座,伸出土外,基部却还留在土里与幼虫的头部相连,这就是冬虫夏草。

由此可见,冬虫夏草本来是一种菌类,和动物确实有一定的关系,但绝对没有“夏为草、冬为虫”的奇妙。

冬虫夏草之所以珍贵,和它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才能见到,尤其是海拔在两到三千米之间的高山,没有树木的向阳草坡多见。

而盛产冬虫夏草的土壤,大多疏松干燥、腐殖较多,如四川、云南、青海、西藏、甘肃、贵州等偏远地区。

从外观形状来看,冬虫夏草是虫体和菌座的复合体。虫体外形像蚕,长3~5厘米,直径约5毫米。表面金黄色或者黄棕色,粗糙,背部有多数横皱纹,腹面有8对“脚”,位于虫体中部的4对较明显。虫体折断后,可以见到内心充实,白色或略微发黄,周边深黄色。

冬虫夏草的子座呈棒状,稍微弯曲,基部略粗,中部稍细,上部略膨大。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长可达6厘米,直径约3毫米。体虚泡,剥裂时内含白色丝状物。

它有稍微的香味,味道很淡。以虫体肥壮条长,外色金黄、内色白,子座完整的为佳。

现代科学发现,冬虫夏草含虫草酸,是一种奎尼酸异构物,此外还含有冬虫夏草素。这些生物物质,能扩张支气管、镇静抗菌等作用,并能对肠道等内脏平滑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的主要功用就是益肺肾,止喘嗽。

传统中医认为,冬虫夏草性味甘温,能入肺肾二经,主要就是能益肺肾,补精髓,止血化痰,一般直接生品使用。

而历代医家对于冬虫夏草的使用,主要就在一些虚症上,诸如各类虚劳、生理机能低下、慢性消耗性病症。所以,很多人将其用于日常调养,以及病后调理。带着有如下三类:

1、年老、病后的调理:诸如身体虚弱、头晕、食欲减退、自汗、贫血,尤其呼吸道抵抗力低,经常伤风感冒的人,冬虫夏草是不错的滋补佳品,能提高抵抗力。常和鸡、鸭、猪肉等炖汤服,也可以用来炖生鱼、水鱼。

2、用于各类阳气虚弱:阳气虚弱多有寒象,比如怕冷怕风、腰酸腿软、夜尿频繁等等,常和杜仲、淫羊藿、肉苁蓉等配伍水煎服,也可用炖食一些血肉有情之品。

3、滋养肺阴:这是冬虫夏草比较“擅长”的一个类目,古代的肺阴虚,常有咳喘咳血、胸痛骨蒸等表现,一般与杏仁、川贝、麦冬、阿胶等配伍。

需要注意的是,冬虫夏草虽然是一味滋补佳品,也有既个注意点:

1、它是一味平补之品,取效较缓,大多需要长期进食才能看到改善。所以,经济承受能力不强者,还是考虑更换其它;

2、肺热咯血者不宜。

3、几种常见的“赝品”:东北蛹草、江西 “草木王”,外形都有点类似冬虫夏草,但都不能混为一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神奇的冬虫夏草是如何形成?幼虫的诞生到蜕变经历了什么?
冬虫夏草原来是这样的
《冬虫夏草下山了》
《中药大辞典》中关于冬虫夏草的记载
【中药知多少】别误把虫草当成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