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作鉴赏 | 4.23世界读书日“在读书月里聊聊阅读”获奖作品展览 第七期
userphoto

2022.06.23 重庆

关注

近日,由彭山区图书馆举办的“在读书月里聊聊阅读”征文比赛正式落下帷幕,在征文期间我们收到了诸多优秀的作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陆续为读者朋友们刊登优秀的获奖作品们,一起鉴赏品读。

我们仍然可以相信阅读的力量

杨馥瑜

引言:我从来不认为人生很长,一个人,一辈子,可能也就几千部电影,几百本书、几千公里的路,因此时常有一种紧迫感。生活中实在有太多要去完成、承担、感受的事。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也将拥有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我努力想成为这样的人。

上次看了作协一位老师的《我的阅读史》的文章,深受感动。在之后我也一直在思考:我自己的阅读史是怎样的?以及,阅读对我而言的意义在何处?简单做了一个梳理,果然是“如数家珍”。那些我以为忘记了的情节、人物、感情,其实都没忘,只是有些事有些书,适合好好珍藏。

说到“阅读”,我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竟是多年前高三在午休时伏在书桌上看小说的情景,那时看的书是《那不勒斯四部曲》,厚厚的四大本。虽然为书里精妙的描写拍案叫绝,打心底认为这种好书不能一人独享,但也不好意思因此打扰他人备考,毕竟高三的时间是分秒必争的。

我默默看着,直到有天吃饭时同学问我:“你中午不睡觉,在看啥书啊,不会是在背政治吧?”“怎么可能,我是这种爱学习的人嘛。在追一部小说,可好看了!作者的情节、语言都超级出彩!”

因此,书也就成功地被“推荐”给了同学,还约着一起看,很有小学“比谁看得快”的架势。于是,在教室靠后靠窗的位置,每到午休,就有几个不安分的头起起伏伏,在大家都在睡觉时,借着某个角落传出的轻轻的打呼声,蹑手蹑脚地翻着书页。

现在想起来,那时怕班主任过来查午休,还得时不时望望窗外,听到啥脚步声、推门声,飞速关书、放抽屉、双手上桌、偏头埋下、眯眼,一系列连贯动作已经在实践中“操练”得十分娴熟。估摸着老师回办公室了,再眨眼、睁眼、提醒一句“走了”,又开始轻轻地打开书页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心态也轻松很多:“这下就安心啦,班主任不可能来检查两次的!”

现在想起来,那一个多月除了和班主任有过一次眼神的交织,大多数中午是“安全”的。阅读效率极高,两千多页,不过若干个中午罢了。而且幸福指数也达到峰值,在“刀口上舔蜜”的滋味不可谓不快活!有时候下课了,还要相互吐槽一下书里的“渣男”、评价一下莱农和莉拉的关系走向,这且算做是简单的“情节探讨”。

四部曲非常真实地叙述了两位女性的一生:成长、亲情、爱情、婚姻、家庭,其中大篇幅的心理描绘非常细腻,仿佛读着读着,自己便成了莱农。这是在“贫瘠”的高中生活和有限的人生经历下无法想象的,所以每个中午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时,就仿佛是经由文字,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阳光是那不勒斯的柔和的光,气味是贫民区刺鼻但稳定的味道——

莱农与莉拉两位儿时的伙伴,在混乱与贫穷中挣扎,她们寄期望于学习以求改变命运,将那不勒斯黑暗的一切甩在身后。她们相互嫉妒、较劲、启迪,最后又以一种离奇而必然的方式分离。在聊到莉拉与莱农的友谊时,我和同学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准确地来进行概括,她们是一起抗争庶民命运的战友吗?是彼此扶持、相爱相杀的朋友吗?我不知道,女性友谊的复杂程度,在这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不勒斯四部曲》看完了,延续这种模式,我们还重读了《飘》,读到结尾,又像初中某个晚上一样哭了好久。初中时是趴在大床上放声大哭,哭斯嘉丽的遭遇和最后凄凉的结局。高三时看到结局还是忍不住掉泪,这时却是无声的眼泪了。脑海中一直回荡着书里的“土地是唯一永恒的、可以恒久依靠的东西”“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哭着哭着,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思嘉在那场大雾中迷路,恐慌,奔跑,喘息,寻找。而瑞德已决意放弃一切。

等醒来的时候,全班已经都站起来在进行课前大合唱了,迷迷糊糊中看见班主任朝座位的方向走来,猛地盖上书、站起身、装模作样地张大嘴型,“忘情”地歌唱着,脑子里想的竟还是思嘉——彼时的我已不是初中十五岁的我了,那时,我见她玫瑰红睡袍,一杯白兰地,手法娴熟,一饮而尽。虽然凄凉,却也无比壮烈。

高中于我而言,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压抑”,更直接一点说,是“无意义感”。这样的困境,当然也是由我自己一手造成的,与他人无关。我不后悔这一程,也没有任何埋怨。虽然压抑,但也有在夹缝中求“存在”的熠熠时光。

高三基本都是早上七点匆匆出门,来不及吃早饭,只好去校门口买个饭团,匆匆走上三楼的教室,可以看到远处的朝霞还烧得粉红,黑板上还有没来得及擦去的英语作业。晚上十点一十下晚自习,在教室里坐几分钟再下楼去男生宿舍楼下骑车,晃晃悠悠地骑出校门。这时,校门口已经不再那么拥挤了,家长和学生疾步回家去,车流也朝着两个方向缓慢流动起来。有一次改错题改得稍晚了些,到街上时,已经几乎没有学生了,只有卖凉面的小店还亮着灯,烤面筋的阿姨专心地在烧烤架前扇着火,为手里的烤物翻着面。

在这个大环境下,即使早早明白了自己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也只能选择这一条路。我当然知道在这段时期“应该”要做什么,也一定程度上认同高考是较为公平的竞争方式。只是,我有时会觉得惋惜——在最好启蒙和自我觉醒的年纪,却只能花大部分时间,去完成一张张“标准”的试卷。

今年春节,天一直阴沉沉的,雨未有停过,大约初七初八,我连续几天在凌晨四点过从梦中惊醒,第一次是梦到自己又参加了一遍高考,第二次是梦到自己坐在座位上,窗外是嶙峋的榆树,空气中还弥散着夜来香的香气,我看着眼前的数学卷子,一道题都算不出来。梦境中的记忆让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心悸,醒来后安慰自己“不用怕,这一程已经过来啦”。

让现在的我讲,阅读有什么意义?我想说,它或许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但它确实救赎和再教育了我——如果没有接触到存在主义,我确实不知道,我现在会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就是,一旦彻底了解了人的生命毫无意义,是否还值得继续活下去?”欧文·亚隆在《存在主义治疗》中给出了答案:

“当他发现了自己对于世界的责任之时,对于真实“处境”的认识就与他迎面相撞、嵌入其内。只有通过人建构世界的方式,世界才获得了意义……个体构建了自己和自己的世界,也因此为此负责。宇宙不存在规则、道德系统、价值、任何外在的参照物和宏大的计划……自由的概念扩展到不仅要为世界负责(也就是将意义注入世界),还要为个人的生活负责,不仅仅是为个人的行动负责,也要为不作为负责。”

欧文·亚隆是我素未谋面的心理治疗师,直到现在,我仍旧深深感谢并且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翻开这本书的决定。像是意义焦虑激流旁的扶手,哪怕是被激浪掀翻,依然可以因我紧抓住它而重新站立,继续在生活的激流中探索新的安住于孤独的模式,把另一个自我从现实的泥沼中拉出来,与我重逢,与我合一。

“如果没有什么真正重要,那么'没有什么真正重要’也并不重要。”

“我们有创造自身生活的自由,同时也有承担选择、行动、改变的责任。除了自己,我们无所依靠。”

身处其中,我深知高考是在以“考高分”为终极目标的个人博弈。不过很多时候在刷题上投入的时间与成绩提高并不一定成正比。虽然在备考时一直自我激励说:“数学是一个美丽的学科,塑造思维,修炼身心”。但如果真要我说三年的数学学习让我记住了什么,那么大概就是对数学题深深的恐惧和厌恶吧。但我仍记得在模考结束之后的晚上用MP3看《红楼梦》、听许巍的摇滚;在看到“萌芽”比赛通告后卡着时间点向评委会投稿;还有和同学趴在教学楼的栏杆上,在月光下长谈……虽然可以说这些是高考背景下“不务正业”的行为,但这些“青春记忆”不仅缓解压力,放松心情,而且在无形中也改造了我的思维模式。

现在让我回忆高中学过的哪些知识,已经无法再完整地想起,但我仍然记得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放《肖申克的救赎》,我们坐在黑暗的教室,窗外是对面教学楼整整齐齐亮堂着的灯,心里却被另外一种力量深深感动和折服,那种力量,是来自个体自身的、根植于大地的、在任何环境里都不会被抹灭的人性的闪光。我到今天也始终不明白,电影里的两个意大利女人在唱什么。有些东西不说也没关系,我想,那是非笔墨可形容的美境。

歌声飞扬,高远入云,仿佛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入灰色的鸟笼,让所有的围墙消失,令所有被“禁锢”的人,都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电影的后劲很大,之后我还专门去找了《肖申克的救赎》的小说来读——我们永远有创造自身生活的自由,有承担选择、行动、改变的责任,“有些鸟儿是注定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在高中之前,我阅读量并不大。但应该算是一个对书感兴趣的小孩。

小学几年,我安分在学校上课,放学了和伙伴们在广场玩耍,兴致来了跟着爷爷学一学电子琴、拉拉二胡,白天的十多个小时基本和阅读是不沾边的。爷爷曾是语文老师,有时会自己写文章,我就在对面乖乖坐着,看着他在将一页又一页白纸写得密密麻麻、满满当当。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早期文学启蒙,但小小的我打心底里觉得将白纸写满黑字,是一件挺奇妙的事。爷爷写家乡的竹子、写过往的年代、写教育的感悟,我在一定意义上是他的第一读者。他用的词汇都是极其简洁明了的,我能够看懂大部分。

大概四年级,我有了一个“好记星”学生电脑,这开启了我在被窝里的看书之旅,以致于小学五年级就已经带上了400度的眼镜。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我现在都不知如何评价的事件,且把它称为“偷书”风波吧——

在小学学校里,有一栋废弃了的二层楼房,我们之前从未留意过,直到某天一个男生在班里说:“那是以前的阅览室,里面都是书!”这瞬间让我们来了兴趣,忙追问“怎么现在不开放了呢?”“都有啥书啊?”“还可以去看书吗?”但这些问题实在超出了他能解答的范围:“我也不晓得具体是怎么样的,那我下午再去探探风”。探风归来后,他告诉我们:“多半是废弃的,那些书都很老旧了”。

我的小学被围在飞泉山的山脚下,四面高中间低,像一个大洼凼。平心而论,在小学时,我们的书籍是比较匮乏的,也并没有开设什么阅读课。我们大概心里都有一致的想法,互相瞄一眼,就已经敲定了要去“干一番大事”的计划——这个计划属于是全班参与,分成两批于两个时间段前往。废弃的阅览室的门并没有上锁,进门和拿书都是很容易的事。

我还记得那时在满屋子的书中挑挑选选的情景:屋里光线昏暗,只能凭书面的标题判断主要内容,而毕竟带一点“偷”的性质,也不敢过于光明正大,搜罗了几本也就拿衣服裹着匆匆下楼了。《苏菲的世界》《小王子》就是我那时接触的书,毕竟是“历经艰险”的“劳动成果”,拿回教室便囫囵吞枣地看了起来,《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很厚的哲学书,那些观点和哲学理论当然是那时的我无法理解、记住的,但苏菲不断收信写信、生出疑问、探索解答的过程却刻在了我的记忆里。大约一周之后,这个“偷书”事件被班主任发现了,于是就有了“自守”认错的那个中午。班主任指出我们“偷书”这一行为的错误,让我们归还了书,我那时候是班长,听到班主任的一些话时还是“不争气”地掉了泪。但班主任没有苛责我们,他大概是明白我们最深层的动机的。

不久之后,我们班就自己设置了一个流动书架,老师放了一整柜的书,我们可以自由翻阅。

初中假期里我读的最多的作者应该是王小波和史铁生。在他们的笔下,我学习到最多的是:写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求真”,保持对真的追求。

我至今记得王小波对陈清扬走到树林里的描写:“风从所有的方向吹来,金蝇飞舞,阳光就像云母片洒下来。”那是一种一切让阳光耀得很亮很亮的感觉,是一种挣脱了一切束缚的自由呼吸。他在《黄金时代》所震撼我的,是在那种压抑得人只有窄小生活空间、不允许有个人意志的社会中,对个人舒展、张扬的生存方式畅快淋漓的向往。

之后几年阅读类型都越来越杂,读余秋雨、张承志,也读马尔克斯、加缪,读毕淑敏、廖一梅,也读柴静、朱光潜。许多励志的作品比如《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很有智慧,也得到大众喜爱,但并不是软性、温柔、肤浅、自以为是的东西,它发人深思,却不以真理自居,甚至只是告诉人们:问题没有答案,你得自己融入生活、进入社会。

反复说教生命的意义并无教益,人必须让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洪流之中,在直面真相中获得最深刻的力量。

在高三下学期,我迷上了台湾大学欧丽娟老师讲的《红楼梦》,这重新开启了我的阅读曹雪芹之旅。查高考分数那天晚上,我正读到书的第七十六回:

湘云和黛玉月下联诗,黛玉看到水池里有一个黑影,误以为是鬼。胆大的湘云用石子往池中打去,结果飞起一只白鹤。湘云顿时有了灵感,念出“寒塘渡鹤影”一句。黛玉十分欣赏这一句,觉得“何等自然,何等现成,何等有景且又新鲜”。冥思苦想了许久,说出“冷月葬诗魂”作为下句,湘云感叹道:“很新奇,只是太清奇诡谲了”。

二十天后查分数时,燥热的空气、哗然的河水、空荡荡的房间、客厅里等消息的母亲……我在卧室,倒是很心平气和,“白鹤的影子从寒冷的池塘上面掠过,枯败的花朵被孤冷的月光埋葬了”,现在想来,那时大抵是因为沉入到书中的意境中去了,才没有大幅的情绪波动。

高考分数并不如意,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可能就是生活的常态。起初读红楼,尤其是看语文老师发的参考资料,曾以为曹雪芹就是扯着“反对封建制度”大旗的人,也因此对宝钗一派怀有过敌意。但后来再慢慢看、细细品,抛开一切既定印象,再加上听欧丽娟老师数十个小时的深度解读,让我对这个雪一般的女子,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和钦佩——如果说对黛玉是一见“亲”心的疼爱,对宝钗则是敬而仰之的欣赏。

宝钗不喜欢花粉儿,屋子雪洞一般,对别人的八卦不感兴趣,哪怕尤三姐自刎了,她却只有一句话:各人有各人的命,咱该摆酒谢谢帮哥哥做生意的伙计。但是在贾母让惜春画大观园,她能列出来需要的所有画具单子,在黛玉读禁书还把里面的词句拿出来说酒令时,她马上就明白了,且好心劝诫;当给湘云安排螃蟹宴,连煮茶的地方都让贾母感叹安排得妥当……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其实都是“背面敷粉”,写的是宝钗现在的无情,曾经的有情,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无情”背后潜藏的“深情”。

曾经宝钗家里也是轰轰烈烈,富贵逼人,宝玉黛玉他们在大观园里繁花似锦的生活,她都一一经历过,也乐在其中。但是随着父亲去世,薛家后继无人,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哥哥要跟着管家去学生意经,堂弟要娶一个连避雪之衣都没有的小家碧玉,自己一家要住在姨娘家里以求庇佑:

“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体贴母怀,他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山中高士晶莹雪”,四海之内,并无与她相对之人。

除了抛却偏见,重新了解和走近宝钗,我也从欧丽娟老师对探春的解读中汲取行动的力量,在黛玉的立体变化论中感知人应该不断努力地成为一个更完善健康的人……平儿、湘云、妙玉、邢蚰烟……曹公笔下的这些女儿,真真个个是聪明灵秀,又个个有独特的令人钦佩之处。这样说来,《红楼梦》可以算做我女性主义的启蒙书。

重新遇到《红楼梦》是青春中太棒的习得。和语文老师印发的备考资料不同,曹雪芹写《红楼梦》,并不是为了反抗封建社会、控诉封建礼教,这种理解太缺乏对内容和作者的了解,也太狭隘了。

《红楼梦》真是好书,人活一生,不能不读红楼梦,可以读一辈子,可以读很多遍。

此去经年,学生时代渐渐已经离我远去,但《红楼梦》仍然还在继续读。我始终认为并一次次以亲身经历在验证:没有什么焦虑,是静下心来读几回《红楼梦》解决不了的。”

电影《无问西东》里有一句台词:“如果你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宝钗是一个被提前剧透了自己人生剧本的女性。她心中知道最后四大家族最后的没落颓败,也清楚自己的生命轨迹最终将会如何归空。但她仍然愿意选择从头来过,做好应该做的事,照顾好身边的人。她早就看穿了世人的趋奉,世事的无常,但是不管生活给她什么,她都好好对待。正如欧丽娟老师讲在《薛宝钗人物导论》中讲的:“宝钗是一个世俗人文主义者,有着良好的行为、优雅的风范、经典的知识,特定的哲学……她有一种灵动通脱的性格,在真实的世界中生活,也可以超越这个世界去欣赏。”

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因为活着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她在柳絮诗中写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读来真是有大情怀、大气魄,她跟探春一样,若是个男儿,必定有大作为。

阅读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最近俄乌战争持续,有摄影师拍到在基辅的家中,书被主人码到窗户跟前以抵挡因爆炸而飞溅的玻璃。书没能阻止战争的发生,但至少在这个时刻,它为一个人提供了多一分生命安全。这荒诞又令人心碎的一幕,多像书在今天处境的隐喻:

书在重重问题前显得无能为力,不单是战争,书不能让疫情中的人果腹、免于恐惧,更没办法让我们不被庞大且精密的系统所吞噬。

但如果没有书,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糟糕。

在胜者为王的社会里,书不会忘记那些被抛弃、损毁的人;面对喋喋不休的争吵,书还在耐心地推演出问题的真正所在;连情感都被模式化生产的时候,书依然探索着人复杂而幽微的心灵体验……

从我的角度,阅读和骑车、跑步、旅行是一样的。它开拓了更多理解生活、看见生命的可能性,或者是在故事中为别人的生命掬一把热泪,或者是在某些具体情景下试图通过书中得到启发和问题的解答,或者是刚好有缘,随手一翻就被深深吸引,或者是出于对作者的兴趣,贪婪地想要读完他所有的作品……

“跌倒又爬起,山岭静悄悄”,在具体的生活语境中,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在曲折的道路上踽踽前行,不过是在遭遇一个个问题、解决一个个问题,是平凡而缺少改变的,但是在书中,我可能已经濒死了无数次,又重生了无数次。不仅是身体的重生,也是灵魂的碎裂和重建。

我很少对一个理论、道理深信不疑。在阅读中,我养成了“拆解”的习惯。我能很轻易地解构所有生活有机组成部分的意义,包括“存在”。在《存在主义心理治疗》中,不可避免的死亡、自由和孤独的议题需要通过意志、承担责任和关系等和意义相关的方法来处理,但是面对无意义,人只能让自己沉浸在生活的洪流之中,让疑问随水流逝。这个答案其实并不能称为是一个答案。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怀疑本身也是值得怀疑的,解构本身仍是可以解构的。比拆解更难的,是在“废墟”上进行的反复重建。于是啊,我像一个建筑工,在人生的荒地上,一遍一遍建房,又一遍一遍拆掉,再一遍一遍打地基、装脚手架、安钢筋、浇筑混凝土、砌砖、抹墙。

在曹公笔下,再怎么“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最后也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是就算是破了所有的执,也还是要写下满纸的荒唐言,揩一把辛酸泪。“满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何似,为什么如何荒凉,”但“我纯洁的一刻,胜过一生的谎言,”萧红从未改变的是对生命本身最极端真实的体认,她的故事看起来有多荒唐,就有多纯粹。“大海浩瀚无际,广大的蔚蓝色一片,直到和天空的蔚蓝联合在一起”,王小波站在岸边,怀想着笔下的妖妖:“我甚至微微有一点高兴:妖妖倒找到一个不错的葬身之所!……她若有灵魂的话,在海里一定是幸福的”。虽然“千行的眼泪,有千种不同的伤痛,”但“人间到处有青山,何必刻意计划将来的旅程呢?”处处无家则四海皆为家,梦中的橄榄树依旧在和风中张扬舒展。亚特兰大的战火中斯嘉丽奔走的背影,大火熊熊,裙裾摆动,她的野性和骄傲,坚强与倔强,仿佛什么都不可能击倒她。

阅读的内容也许已经遗忘了很多,确实也没有像背专业只是一样反复去想起,遗忘是在所难免的事。但是啊,就在几周前的一个没课的夜晚,当我提着装着电脑的挎包在嘉陵江的江岸上走,看着滨河立交上的灯光倾洒在江面上;黄桷树映衬着江对岸的山脊线,若即若离;年轻的情侣手拉手踩在河滩上打水漂……耳边虽是涛涛的水流,却也分明听见有开怀的、发自内心的笑。我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的那段话,甚至一字不漏地念了出来——

“我渴望生活,所以我就生活着,尽管它是违反逻辑的。

尽管我不信宇宙间的秩序,然而我珍重到春天萌芽的带着滋浆的嫩叶,

我珍重蔚蓝的天,珍重一些人,

对于他们,你信不信,

有时候你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样热爱,

还珍重一些人类的业绩,

我爱生活本身甚于爱它的意义。”

离我第一次看这本书已经很久了。但你看,我并没有忘。

王安忆老师在《小说六讲》中给出了她关于“阅读的意义”的回答:“所有这些(阅读),不论错的和对的,具有一种自行调节的功能,纳入你经验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建立起明辨是非的可能性。你和某一本书——不知是哪一本,会有一个秘密通道,就是这个秘密通道,令你在书中遇到知己,能和这本书邂逅,就是幸运。有时候,一本书,在你不同的阶段给予不同的营养,成为人生经验之一种。”我深以为然。

我认为没必要赋予阅读太高太重的意义,这样,它就太沉重了,也就被剥夺了它自带的乐趣。阅读首先是很愉快的享受。如果读得太辛苦了,那不如先放一放,等一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心境,再重新开启,书一直在那里,你随时可以去翻阅。其次,阅读是一种敞开。向真实世界的敞开,阅读是为了扩展,而不是加重偏见。另外,阅读对我而言,也是追求和争取自由的有效途径。

结语

最近看到一个话题:在葬礼上希望他人如何评价你?

它看起来和阅读没什么关系。但对我而言,其实关系还挺大的——我从来不认为人生很长,一个人,一辈子,可能也就几千部电影,几百本书、几千公里的路,因此时常有一种紧迫感——生活中有太多要去完成、要承担、要感受的事。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也将拥有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我努力想成为这样的人。

在这样的时代,思考这种问题是有意思、也有意义的——“向死而生”获得的勇气是最真实、最具有力量的勇气。我们既然都是奔着死亡而去,那么所剩的时间越短,我们就越容易逼自己阅读、逼自己“上路”。

如果某天我死了,我希望被这样评价:

“她这一生做了一些事,读读写写,走走停停。她一生追求真与自由,最后发现,真与自由,其实最终都在路上,都在自己心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考】从“香菱之死”到“校园欺凌”
刘心武:宝玉一度情定湘云终二次出家
史湘云不为人知的口头禅:师父我坚持不住啦!幕后故事催人泪下!
浅谈《红楼梦》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史湘云看林黛玉薛宝钗的性格对比,《红楼梦》原来有此等深意!
贾母到底有多疼爱林黛玉,看这十个细节就知道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