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优势明显,值得一试

胃脘痛是指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引起胃脘痛的常见疾病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胃黏膜脱垂等,其主要病因多为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失调和劳逸所伤,或因药物损伤,或素体脾虚,'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是胃脘痛的基本病机。胃脘痛的辨证应首分虚实、寒热的不同。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中医胃脘痛病中多发常见证型。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病机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喜温燥而恶寒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两者相为表里,共有'后天之本'之称。胃脘痛多见于中老年人,以慢性、反复发作者居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随着年龄增长,肾气渐衰,出现肾阳不足,而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进而影响到脾阳亏虚,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寒湿内生,寒凝气滞,不通则痛。故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病机实为脾肾阳虚,寒自内生。

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辨证论治

证候及治则证候:胃凉隐痛,喜按喜温,遇冷痛重,得食痛减,纳少便溏,畏寒肢冷,口淡流涎,舌淡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迟。

治则:益气健脾,温胃止痛。

单纯中药汤剂治疗

1、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为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常用经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效。黄芪建中汤能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2、 理中汤

理中汤出自《伤寒论》,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之功效。如清代吴中名医王旭高,在治疗痛证方面有独到之处,善用温补脾胃之法来治疗'九痛',对于脾胃阳虚的胃脘痛,常用附子理中汤治之收效良好。

3、 其他方药

除以上外,尚有一些以中药汤剂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报道。如参附黄蒲汤、温胃止痛方、厚朴温中汤、吴茱萸汤等。

中医药物与非药物结合治疗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可加速患者病情的消退,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恢复机体生理机能;艾灸(取神厥穴、中脘穴、双足三里穴、双公孙穴)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优于单用黄芪建中汤治疗;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选取中脘、天枢、关元、足三里穴和所探查的热敏部位进行悬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明显。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炎,可降低胃脘痛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非药物治疗

将黄芪建中汤做成粉剂,再予生姜汁加黄酒将药粉调制成泥状进行穴位帖敷(取穴中脘、关元、双三阴交、双脾俞、双天枢、大椎、双膈俞、双胃俞、上脘、下脘、气海、双足三里),配合温经姜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隔姜灸至阳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良好,可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温通气血,温散寒邪的治疗目的。

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多伴脘腹痞满、嗳腐吞酸、不思饮食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病证。在临床上,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是很常见的一种证型。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加之忧思劳累,饮食不节,易损伤各脏腑功能;随着年龄增长,阳气渐衰,而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故先以肾阳亏虚为主,后导致肾及脾,脾肾阳虚,寒湿内生,寒凝气滞,不通则痛。实际临床中,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胃脘痛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临床50多年,创贾氏三中汤,治疗儿科常见病效果极佳
黄芪建中汤合四君子汤
胃脘痛-脾胃虚寒型
基于现代文献穴位贴敷治疗胃脘痛的取穴用药规律分析_朱宇生
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联合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效果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