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循筋拨点疗法----上关上



      发一个视频给大家看看边行针,手马上举起了的视频,这视频针的就是解脉点这一个部位(因为有患者的面容,公众号里面就不发布了)


    回到前面的医案,这患者我本来打算用解脉点的,不过患者给我说了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这患者描述一周前得过中耳炎,吃药后耳朵不痛了,开始出现腰痛,这腰痛一天比一天重,来我处治疗的时候已经痛了三天了,来我处治疗的这天醒来就不敢翻身了,身体一动就感觉整个腰部剧痛,慢慢的费了很大的劲才起来,起床也不能自己弯腰穿鞋从这症状描述,完全符合少阳腰痛。想到到患者说腰痛之前耳痛,且足少阳胆经就是围绕耳朵转的。解脉点在足少阳一线,既然都是少阳,我就试着摸了一下他耳朵周围,发现上关部位,特别是左侧耳前的上关区域有明显的筋结,按之患者剧痛,大叫松手。我这人有一个坏习惯,最喜欢听患者的尖叫声,患者不叫唤我就不爽,觉得没成就感,他一叫唤,嘿嘿,我就是不松。感觉发现了新大陆,继续鼓捣那个部位,嘿嘿。。。。随着患者因为按着疼痛,身体不断的摆动,没一分钟。患者居然感觉腰痛疼痛缓解一半。于是我又针刺两侧的上关,针尖向下,让患者走动、转腰,下蹲运动。子母针法(动态针法),这动态效果很好哟。半个小时,患者疼痛缓解百分之八十,第二天同样搞了一次就好了。

    

这个上关区域一般一边疼痛取一边就可以了,一边痛取一侧,两边痛取两侧,后来我反复临床验证,发现这个点治疗范围非常广泛。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我们循筋拨点疗法,虽然讲穴位,但不局限在穴位这个小点,而是区域。因为临床结有大小,有偏移,不一定固定在具体的穴位上,这个穴位的寻找大家应该明白“阳找凹,阴找动”,“阳找凹阴找动”是什么意思呢?阳经的真穴,大都在凹陷部位,阴经的真穴大都在动脉搏动的旁边,你按教材讲的去找,常常效果没那么好。所以我们循筋拨点疗法,也没有特别固定的点,我讲的大都是区域,在这个区域去寻找最敏感的点。


  而我们临床发现,大部分患者上关区域的敏感点,并不在上关这个穴位上,而在上关偏上一点,大体部位在上关于悬颅之间。故而我定名为“上关上”,这个点治疗范围非常广。我们先看看上关的主治:耳鸣,耳聋,目眩,青盲,上齿龋痛,口噤不开,偏风,口眼歪斜,偏头痛,惊痫,寒热痉引骨痛。这里我重点说一条:痉引骨痛。痉,痉挛的意思。痉引骨痛,身体产生痉挛,牵扯到骨头都疼了。也就是说,全身的疼痛,而且是剧烈疼痛的,都可以选用这个区域来治疗。后来发现这部位肩痛可以, 上肢抬不起来也管用,  喝醉了头痛效果也好,偏头痛可以,特别是胆经区域的疼痛。下肢外侧疼痛自然不用说,胆经路线,经(筋)之所过主治所及。


       而筋,大家不要完全将它分开看。我常常说,人无非皮一张,肉一块,筋一层,骨一串而已。只是分区分段而已,皮不必说,大家肉眼可以看见,一张皮。而筋呢?筋与筋之间是有关联的,是相互影响的。这上关区域是和小肠筋相联系的,自然可以治疗上肢的疼痛,或者肩部不能上举。


上关区域,会链接手少阳,手太阳。筋之所过主治所及。我们用经脉治疗疾病,就要考虑经脉的交汇,能够交汇的经脉,可以治疗相互的疾病;这里还有一个原则,同气相求。不一定相交,手足同名经,可以相互调理。我们再来看看少阳经筋的循行路线,我们看看内经条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趾)次指(趾),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眇乘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九页)。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其病:小指(趾)次指(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眇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蹻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这里我要强调的一点,足少阳与跷脉并行,哪一个跷脉喃?阳跷脉。这阳跷脉又与那些经脉交汇呢?阴跷脉、足太阳,足少阳。而阴跷脉,足太阳都汇聚于内眼角的睛明穴。这睛明穴呀,是五个脉的交汇处,那五个呢?手足太阳,阴阳跷脉,足阳明。这里有点扯远了,说这些喃,目的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我们用经脉治疗疾病,就要考虑经脉的交汇。这上关上区域,可以关联几条筋,只要与其相关联的筋,出现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区域寻找敏感点进行治疗。


   举一个例子:腰痛(我们还是以腰痛为例),足太阳经的穴位治疗腰痛大家应该没有疑问吧,比如昆仑;那么我们手太阳的腕骨呢?能不能治疗腰痛?一样可以治疗腰痛。同名经可以相互运用,不要拘泥。说到腕骨,这里给大家拓展一点针灸理路,十痛九虚,虚则补之。除了我们的针法和顺经刺以外,我们可以寻找上一条经去补,这也是我们针刺的一个秘法,小肠经链接膀胱经,膀胱经路线的疼痛,取小肠经用补法,效果比单纯用膀胱经要好,其他的大家自己去揣摩,这里不多说了。不过大家要知道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如何找到真穴,至于真穴的寻找我前面已经提到“阳找凹阴找动”这是大方向。


      回到前面的话题,少阳与跷脉并行,而跷脉有什么作用呢?在《标幽赋》里面有一句话“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疾”,肩背腰腿在表之疾,肩背腰腿的疼痛是不是在表呢?当然是。阳跷于足少阳并行,足少阳能不能够治疗在表的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在经脉的开阖枢中,少阳为阳枢,这个枢,是枢纽的意思,可以调节太阳经(后背)与阳明经(前面)。这里就不拓展去讲太多的理路了。用上关,你们也不要死守上关。我们临床常常是几个点搭配运用,可以看看角孙,头缝区域是否也有敏感点,有就配合运用。



举几个例子:


1、一患者,左侧大腿秩边到委阳一线牵扯疼痛,弯腰牵扯感更强,没揉按直接针左上关,右头缝,让他行走下蹲运动,当时痛减过半;第二天来,说还有微痛,治疗一样,后来就没来了,应该是好了。


2、患者,腰骶部疼痛两个月,不能弯腰,弯腰即感腰骶部牵扯疼痛(骶骨区域明显),曾经在某医院骨科治疗一月,效果不明显(据说那里就扎针敷药),我摸了一下,痞根以上到肩胛下角区域部位僵紧。予微微揉了几下,复针刺双侧上关,膀胱经人字缝区域,然后让患者行走下蹲。一小会患者就可以弯腰了,感觉腰骶部牵扯感明显缓解。


  3、一太婆,腰痛。之前他们治疗的,不能在床上趴着,睡觉不能翻身,我昨天让她坐着简单揉了一下腰,轻微揉了一下耳前耳后,针两侧的上关,角孙,让她行走下蹲,当即缓解,今天可以爬床上,翻身也没问题了。当然翻身腰部还有疼痛感,但缓解了不少。



       前面我说的喜欢听患者尖叫声是玩笑话哟,大家在临床中千万不要都用力去按,特别是老年人,现在中国13亿人口,心脑血管的患者就有2亿,这数字吓人。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患者要慎重,这个是有数据的,人口老龄化,十个老人,八个都心脑血管问题。对心脑血管有问题的人,你强刺激,剧烈疼痛就会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老年患者,手法一定要轻。


     当然我们搞临床的,疗效是第一位,不过我们也不鼓吹一个疗法或者一个点的神奇,临床也有不少患者疗效反复的,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治疗这类疾病,不是每一个患者都速效,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你们不要看见我刚才发的几个案例效果好,临床效果慢的也多。为什么有的效果慢?还是以少阳的治疗来回顾一下,以少阳腰痛为例解答:“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出血”。这里要大家重视的一句话是什么呢?“夏无出血”我们《内经。刺腰痛》篇提到不少关于出血这个字眼,很多人直接翻译过来了,没有深入思考这个问题。不出血,意思就是不要刺伤营分;内经有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当然,这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是指的正常状态下,人没有生病的情况下,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学针灸的不少人看过《灵枢》,《灵枢》里面提到过一句话。“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这里的浊气指的是卫气,清气指的是营气。这里不太多解释,给大家一句话“浅刺刺卫,深刺刺营”。这个大家可以结合内经去看看,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夏季阳气在表,刺卫气就浅刺。少阳和阳跷脉一样,主在表的问题,就要浅刺,不能深刺。所以,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病情在里,我们去单纯处理上关区域,效果就不会那么理想。临床处理效果不理想,我们就要去思考为什么?


今天就讲这么多,大家临床去验证这个上关上,慢慢感悟。


主讲:《一谦阁》创始人    王家祥

   文字整理:《一谦阁》门人    许祥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腰痛!试一试新九针疗法
神奇的手足三针
立新七针能治什么病2016-9-30【冰台】
急性腰扭伤,疼痛不敢动?一针疗法,介绍一个穴位,快速解决
(同道分享)申立国: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
不用针刺,弹拨这个穴位可治腰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