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朤)事实、逻辑、观点、立场和信仰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表述可以分为两种:事实和观点。事实就是事实,只有真假,所以越辩越明;而观点却只有你的观点和我的观点,没有对错,所以越吵越凶。

其实将事实和观点再细分下,至少可以分为五种:事实、逻辑、观点、立场和信仰。

1. 事实
举个例子,“今天家里好冷”是不是事实?这不是事实。冷,是你的观点。

事实,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其实我们往往很难追求到绝对的事实,因为你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我们对于某个事情的理解,往往也只是某个我们对事物认识的某一个层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很形象地说明了,事实是最不容易产生争议的客观存在。我们只能说,我们对事实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2. 逻辑

什么是逻辑,因和果的关系,什么样的因,会导致什么样的果,不是你决定的,也不是我决定的,这就是逻辑。

当你的逻辑前提是真的话,你通过逻辑推理出来的结论就为真,这个就是演绎的逻辑。

比如:每个人都会死(大前提),你是人(小前提),若假说为真,那你也会死(推理事实)。这就是演绎推理法,通过演绎法,往往我们可以基于一个很小的事实,推理出许多超出我们直觉的客观规律。

3. 观点

什么是观点,观点就是你对一个事实的看法。你的知识结构、你掌握的信息、以及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的观点。

有人说,互联网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争论?这是因为人们掌握的信息不同,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它们各自扎堆,交集很少。比如信循证医学的和信循证医学的玩;信中医的和信中医的玩,所以这个世界相安无事。但是,互联网把这些人都聚在一起,于是彼此视为异类,吵得不可开交,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代表的就是“事实”。

4. 立场

什么是立场,立场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大家都知道一句谚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个案例就很好地揭示出了利益影响人的偏向。别人问你“西瓜好不好吃”,可能西瓜不甜,但是你会直接说不甜吗?肯定而且也只能说“很甜很甜,不甜不要钱。”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你能和问你的人有相同的位置和利益,否则,你们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所以,不要和有立场的人争对错,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小孩子才谈对错,成年人只谈利益”。为什么呢?因为小孩子没有利益和位置。

5. 信仰

信仰是一种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你信基督教,我信佛学,他信科学。信仰比立场更厉害。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立场(立场随时可变),但是大家都会觉得自己信的是“对”的东西。

没错,信仰都是对的。因为你无法证明它是错的。这就是“逻辑自洽”。

所以,对于这种天生正确的东西,你只有选择相信这还是那,一旦选择好你就无法被击败。所谓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装睡的人自己内心会自己逻辑自洽,确保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思想保持一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因为,第一,你不可能获胜;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当一个人持有的不是观点而是立场时,当一个人“屁股决定脑袋”时,你应该做的事就是,对他说:这对你有益。

反过来,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我说的话,我的表述,是事实、是逻辑、是观点、是立场还是信仰?

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我建议大家在说话时最好是基于事实和逻辑去表达观点,这样能更好地说服别人。

查理.芒格说过“如果你告诉人们事情的时候,总是告诉他们原因,他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你所说的话,就会更加重视你说的话,也会更倾向于听从你所说的话。就算他们不理解你的理由,他们也会更倾向于听你的话。”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和别人沟通时,区分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同时在表达时不仅阐述你的观点,更阐述你观点背后的事实与逻辑,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沟通高手,更能让人信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事实、观点、立场、信仰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快速洞察事物本质:学会区分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好书推荐《底层逻辑》
《逻辑思维》事实fact 观点opinion 立场stan
事实、观点、立场、信仰,如何区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