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亚五坦(2)——哈萨克斯坦

 上官子木     文/图


哈萨克斯坦的东面是中国,西面和北面都与俄罗斯为邻,南面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接壤。哈萨克斯坦是五个斯坦里国土面积最大的,有272.49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9位。哈国虽然土地辽阔,但盐碱地居多,所以先天条件并不好,农业完全是靠天吃饭。

 哈萨克这个民族在公元15世纪末,就建立了哈萨克汗国。然而,从19世纪起全境都被俄罗斯帝国吞并。到了1936年,则以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义加盟苏联,成为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1216日独立,改国名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在前苏联时期是重工业基地,当时的首府阿拉木图也有着很重要的位置。然而,一宣布独立,俄罗斯就把在哈国地段的重工业都破坏了,只剩下核武器。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宣布弃核,获得联合国的支持。

  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面临的选择是: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改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时的民意,70%的人支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总统选择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哈萨克的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是1940年生人,已经78岁。他从哈国1991年独立时就出任总统,到如今整整27年了。我看,他这总统当的堪比国王了。当初,哈萨克斯坦的宪法规定总统的任期为7年。然而,2007年5月,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授权纳扎尔巴耶夫可不受次数限制地连任总统职务。当然,总统选举还是要举行的,而纳扎尔巴耶夫每次选举都能高票当选,于是继续连任。

 纳扎尔巴耶夫的政权稳固也与他执政有方分不开,包括圆通的外交政策。对待俄、美、中这三个大国,他哪个都不得罪,同时也与欧盟国家保持良好关系。当然,关系最密切的还是俄罗斯,因为哈俄两国有相当长的边境线。更何况,哈国的军力有限,所以国家的安全要仰仗于军事强国俄罗斯。

 在哈萨克斯坦,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占多数,约七成,基督教所占比例居第二。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多次强调哈萨克斯坦是世俗国家,以避免伊斯兰教过度深化,同时防止恐怖主义的发展。

 哈萨克的地接导游叫赛力克,35岁的赛力克作为哈萨克人,头30年一直生长在中国新疆的伊犁,2013年才移民到了哈萨克斯坦。赛力克的大学是在新疆石河子大学读的,所学的专业是金融,毕业后在银行系统工作。应该说,赛力克在中国无论是求学还是就业,一切都很顺利。赛力克从小到大,周围都是汉族人,他自己并没有很强烈的民族意识。谈到为何想到要移民,赛力克说,主要是他老婆2006年来过哈萨克斯坦之后就有了移民的念头。赛力克自己想到移民是因为工作压力一直都很大,不仅每天都加班,有时加班通宵到天亮。当他2012年提出移民申请的时候,被中国的相关部门审查了半年多,因为他在银行系统工作,所以被怀疑吃拿卡要,贪污跑路。

 赛力克移民前,没有把移民的事情告诉父母,因为他知道父母肯定不同意。也正如他所料,双亲知道后很生气,他对父母的解释是:我太累了,我想辞职、移民。

 哈萨克斯坦因地广人稀,所以鼓励世界各国的哈萨克人移民到哈国。在1990年代,哈国政府给来哈国定居的移民1千美元的安家费,还赠送住房。如今政策变了,给钱给房的鼓励政策不再包括人口最多的三个城市。赛力克是移民到哈国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所以就没有摊上发钱和发房子的美事。

 赛力克提到,自从2016年开始,中国新疆的政策大变,他不仅已经两年不能回家看父母,而且没有微信、没有电话,无法和家里人直接联系,只能通过自己的汉族朋友间接与父母联系。现在的赛力克每次接团,看到中国人都有一种见到家乡人的感觉。

 当听到有中国游客问:中国和哈国哪里更好?他的回答是:“哪儿都好。”然而,赛力克私下告诉我,在哈萨克斯坦生活没有压力。他2007年在中国买了房子,当时房价不高,单位的效益也好,但2013年以后就越来越不行了。移民哈国后,赛力克把在中国的房子卖掉,然后在哈国买了房子。

 别看哈萨克斯坦并不富裕,可医疗却是全民免费,而且每个人都有社区医生。病人住院不让家属陪护,除了1~2岁的小幼儿以外。赛力克发自内心地夸赞:哈萨克斯坦的医疗非常好!

 哈萨克斯坦的教育,不仅从小学到大学都免费,而且学生到学校上学还管饭。这可不简单,纵观整个世界,大学免费的国家真是没几个。

 在哈国,公职人员每年有1个月的强制休假,而且休假的时间可以自己选。赛力克补充道:这里的人都特别懒,女人喜欢消费。“懒”显然不是褒义词,这似乎是我听到赛力克说的唯一的一句贬低哈萨克人的评价。

 谈到一夫多妻制,赛力克说,在60~70岁的人中,能看到拥有2~4个老婆的男人。但在其他年龄就少见了,因为老婆多了养不起。赛力克对着大家说,自己的老婆来自中国大陆,所以不敢多娶老婆。但他私下里却对我说,如果以后有钱了,可以考虑多娶一个老婆。

 赛力克在介绍哈萨克斯坦的时候说,哈萨克斯坦的饮食主要是肉类和面食,蔬菜品种非常少,如果中国人能到哈萨克建立蔬菜大棚,肯定很快就能挣到大钱。他还提到,中国搞的一带一路,哈萨克斯坦是最大的受益国。一旦丝绸之路的铁路开通,哈国到欧洲的运输将从2个多月缩短至1个星期。

 我们在哈萨克斯坦的行程只有两天,首先游览的是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泰姆格里大峡谷处于群山之中,据考证,这里有 5000 多个稀世的古代岩刻,最早的岩刻产生于公元前 1000 年。这些作品大多数散布在远古人类居住的建筑和坟墓之类的遗址上,岩刻的内容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包括耕种、宗教仪式等等。

 哈萨克斯坦的“泰姆格里岩刻”很像阿塞拜疆的“戈布斯坦岩画”,都是在岩石上刻画动物、小人以及几何图形等,内容都是反映远古时代当地人的生活场景,也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只是后者比前者晚入选3年。此外,泰姆格里岩画比戈布斯坦岩画清晰,可谓一目了然,不像戈布斯坦岩画那样需要费力辨识

 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也是曾经的首都。1997年,哈萨克斯坦出于多种考虑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移到离阿拉木图1300公里的阿斯塔纳。导游赛力克提到了这多种考虑之一是:为了防止阿斯塔纳人投靠俄罗斯,因为70%的阿斯塔纳人是俄罗斯人。

 在阿拉木图,我们先乘车登上海拔1000米的科克托别山,俯瞰阿拉木图全城。山上有科克托别电视塔,高372米。此外,还有缆车通往市内。科克托别山上有个大苹果雕塑,在哈萨克语中,阿拉木图就是“盛产苹果的地方”或“苹果城”的意思。我们每天的早餐都能吃到苹果,有红苹果也有青苹果,不知是不是阿拉木图的苹果。至于味道,我觉得很一般。

 在阿拉木图市区的游览内容包括:中央国家博物馆、国家乐器博物馆、独立广场、二战纪念广场、潘菲洛夫公园、圣升天大教堂、绿市场等等。哈萨克中央国家博物馆的外观高大敦实,里面展示的内容很杂,包括哈萨克的远古历史、民俗文化,以及国家首脑、政要等等。国家乐器博物馆的外观很有民族风味,里面展示了数不清的民族乐器以及演员表演的照片。

   独立广场位于阿拉木图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不大,但广场中央的独立纪念碑很高,达28米,建于1999年。纪念碑的四周有四座塑像,分别是“天上的智者”、“大地的母亲”和两个孩子。此外,还有几组浮雕,描述了哈国各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

 潘菲洛夫公园的全称是“潘菲洛夫-28勇士公园”,面积相当大,占地18公顷。公园内有长明火、光荣纪念碑、二战纪念碑等建筑。该公园始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纪念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击退德军坦克进攻,英勇奋战的前苏军316潘菲洛夫近卫步兵师1075团的28位勇士(其中有10名为阿拉木图人)而命名。看到公园里的二战纪念碑和英雄纪念碑我不由地感慨:尽管前苏联如今已经分裂成15个独立的国家,可他们15个当年的兄弟却共同拥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潘菲洛夫公园里还有一座圣升天大教堂,这是一座东正教大教堂。比较奇特的是,圣升天大教堂不仅是全世界第二高的木制教堂,而且整座建筑没有使用过一根钉子。教堂在1903年9月26日奠基,1907年启用。圣升天大教堂看着像新建筑,难怪2004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杰出项目奖。我们来的不巧,圣升天大教堂的下半截在进行修缮,所以只能看到上半截。

 所谓绿市场,就是一个大型农贸市场。这个游览内容很接地气,我非常喜欢。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当地人的具体生活、实际物价,还可以趁机买点水果。由于嫌麻烦,我们都没有换当地币。听导游说,1元人民币约等于50元当地币,1美元约等于360当地币。我花3美元买了5个梨,因为正好是1公斤,摊主勉强同意收美元。当地的梨非常好吃,即使皮儿是青色的也同样很甜。

 绿市场里除了有水果,还有蔬菜、香料等等,看着相当丰盛。我注意到蔬菜品种挺多的,并不像导游说得那样缺少蔬菜。从这个绿市场可以感受到,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挺不错的,至少食物是满足供应的。

 作为哈萨克斯坦第一大的城市,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发达的城市,但从城市建设的整体规模来看,阿拉木图与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国大城市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泰姆格里岩画


泰姆格里风光



从科克托别山上俯瞰阿拉木图

科克托别山上的大苹果雕塑

哈萨克中央国家博物馆


独立广场

潘菲洛夫公园


圣升天大教堂


国家乐器博物馆

军事会议厅

二战纪念碑


哈萨克美女

绿市场


阿拉木图街景



(注:此文图首发上官子木新浪博客2018-11-22 20:54: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不知道的国家冷知识(哈萨克斯坦篇)
一个低调又神秘的中亚大国哈萨克斯坦,为什么关注度很低?
自驾欧洲100天02:被误解的哈萨克斯坦
2019.11.13哈萨克斯坦 阿拉木图行
走进中亚国度,体验异域文化
求子之路(2)研究辅助生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