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暴赚166亿!“土掉渣”的国民汽车,凭啥三打特斯拉?
userphoto

2023.08.03 湖北

关注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三旬后的理想

编辑 |三旬后的理想

在汽车兴起的年代相信大家对于一款车都记忆犹新,那就是比亚迪F3模仿的外形再加上车上大大小小的问题也没少遭到修车厂的嘲讽,以至于多年以来大家一直讲比亚迪定位为“廉价的垃圾国产车”

但谁又能想到20年后比亚迪汽车的销量居然能够稳占国内榜首爆赚166亿?顺手还三次打脸“新能源神车特斯拉”

比亚迪是如何从人们口中的垃圾车转变为国产销量第一甚至在国外也一度受到众人热捧呢?

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出生于1966年的安徽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基本都是依靠务农为生,再加上没有计划生育的限制导致王传福家里有五个姐姐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妹妹,这么多孩子给父母带来了许多的压力。

可家里的不幸才刚刚开始,在王传福小学毕业那年他的父亲就因故去世了,这也使得这个家的负担都落在了母亲身上,“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在他刚上完初中的时候母亲也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孩子一下子失去了双亲,导致王传福学业一落千丈以至于连中专都没考上只能被迫选择去上高中,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说没考上中专只能上高中?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年代中专出来后就直接可以就业,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去报考中专毕业后早点挣钱,从而省掉高中、大学这几年的读书时间

王传福他从小就被街坊邻居夸他聪明,虽然没有了父母但他依旧一门心思的扑在学习上,因为知道只有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他很争气的考上了中南工业大学并且在毕业后选择继续进修,成功进入到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深造。

也就是在深造期间,王传福开始接触到“电池”项目,在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外出找高薪工作而是选择留在研究总院继续工作,经过几年的沉淀在26岁时他就已经成功的胜任副主任的职位,也是当时整个研究院里最年轻的主任

一直到1993年他的事业迎来了新的转机,在深圳当地成立了比格电池需要研究院派人配合,而此时的王传福不论是职位还是专业知识对口都符合这个公司的要求,于是研究总院就将他派去当总经理。

但王传福对于这样的日子显然是不满意的,他一心想要跳出舒适圈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值得注意的是王传福有一个表哥叫吕向阳当时是融捷投资控股集团的创始人非常有钱,于是王传福就想到了问表哥借钱创业。

在1995年兄弟二人见了面,起初表哥听闻他要借200万创业后也十分费解,倒不是因为他不想借而是在表哥看来王传福有着十分体面的工作,并且身兼“教授、主任”等职位,继续发展下去也定会有大的作为,为什么还要冒险去创业呢?

王传福对于表哥的不理解也很苦恼,于是他就用尽毕生所学开始给表哥讲述未来的发展,他身为研究院的主任自然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手里也有好几个研究生在培养,并且根据目前的市场来看,大哥大正在崛起将来一定都是手机的天下,而手机就肯定需要电池,所以就打算创业去搞电池

要知道在当时的年代人均工资才不过几百块,但一个大哥大的电池若是损坏了更换则需上千元,吕向阳听完后细细思考了一会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再加上他自己本身也就开有公司对于某些商业嗅觉也要敏感的多。

于是他立刻将钱拿给了王传福并且不是200万而是250万,可以说是短期能够拿出来的最大数额了,王传福拿到钱后也不拖沓立刻就拉着十个员工创办了比亚迪公司,当时的深圳一直走在国内创业热潮的前沿,当时也被称为创业者的天堂。

但虽然当地干电池的公司不少可没有一个是“纯国产”的,价格都受到国外行情的波动影响,高额的进价使得根本无利可图,只能顾个温饱。

但王传福想的不一样,他并不打算进口国外的核心技术然后自己再进行包装售卖,他打算先把市面上所有的产品买回来拆解研究,并且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展现出了“商人独有的狡诈”,他把每一个组件都拆出来若是有专利注册了就自己改改然后学以致用,如果没有专利注册那就不好意思了,比亚迪会纳为己用并且申请专利。

这样的“手段”让深圳当时各个电池行业的龙头都头疼不已,自己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组件让人家稍微一加工就成为比亚迪的专利,并且有些明明是自己生产的东西就因为没有申请专利想再用还需要给比亚迪交版权费。

于是电池行业的一众人选择集体起诉王传福,但人家既然敢这么做肯定就事先做好一切准备了,他们起诉也只是无用功而已。

接下来王传福就该考虑自己公司要主营什么了,当时国外的企业都在搞自动化生产线,但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比亚迪来说虽然生产质量以及效率有了保障,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上亿元怎么买得起啊,并且一旦弄成了生产线产品成本就上去了,与进口的相比还有什么优势呢?

于是他就想到把生产线的工序拆分,国外用机器他就用人工,同样也能够完成相应的步骤,这样搞下来就能保证在效率不低的同时将成本降低4成,有技术有产能关键还便宜,这样三个条件加一起使得比亚迪公司力压群雄成为了“行业鳌头”

在2000年时比亚迪已达到了全球第二电池生产商的规模,可以说大街小巷上手机里用的电池基本都是比亚迪的,两年之后比亚迪也成功在港股上市开启了风生水起的“新能源时代”

但身为火热的项目王传福自然也会有对手,甚至这个对手现在也是全球知名企业那就是“富士康的郭台铭”,你要问郭台铭最后悔的事是什么,他一定会说在2002年让比亚迪的王传福参观了自己的工厂。

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员工以及琢磨出来的流水线技术,让王传福没花一分钱都偷学了过去,代工手段被王传福玩的炉火纯青,并且给予客户的代工价格要比富士康便宜的多,当时原本属于富士康的大客户纷纷转向比亚迪代工。

例如手机里的王者“诺基亚、摩托罗拉”等等,原本一个做电池的开始做手机了,这种跨行业打压让郭台铭苦不堪言,许多员工也纷纷跳槽去到了比亚迪工作,这样使得富士康成本已经无法再往下降了,总不能代工生产一次还需赔钱吧?

仅是2008年一年时间富士康的年收益利润就下降了近8成,而反观比亚迪新增了个手机板块大赚,其收益能够占到总收益的一半,要知道在之前这些手机公司巨头可都是富士康的“合作伙伴”啊。

渐渐的富士康也觉得比亚迪太过分了,于是干脆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但对于早有准备的比亚迪来说他们丝毫不惧富士康的状告,光是法律团队就有上百人主要就是负责处理“知识产权”类的问题。

当相比于其他企业,比亚迪高层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我们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的”。

而王传福早早的就把眼光放在了汽车行业,但碍于0基础一直在犹豫,毕竟冒然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十分冒险,但他深知这个行业一定能赚钱,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在03年比亚迪收购了西安秦川的大部分股权,成为了当家人。

王传福自己内心也在打鼓,在收购前几天他还再问身边人“觉得这事稳不稳”?

而对方的回答更让他没了底气:“难”。

不得不说商人的预感都是比较准的,在04年比亚迪在上海召开发布会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第一辆汽车316,但介绍完后发现下面的经销商丝毫没有惊喜的表情显然很看不上这款车,王传福干脆直接拿起锤子把车子砸成了废铁

既然有了第一次的失败,王传福决定吸取经验再来,又用起了老套路将目前市面上最新款的汽车都买了回来然后进行拆解分析,其中也不乏有豪车,研发团队十分心疼这么贵的车被拆成废铁。

王传福得知后立刻拿着钥匙将车刮花并说道“这下子你们可以拆了吧”。

时隔一年比亚迪带着F3卷土重来,外观刚一曝光大家就发现这款车与丰田卡罗拉十分相似,其实不仅仅是外观相似就连许多车内零部件都可以和丰田卡罗拉通用,但在价格方面却便宜卡罗拉三分之一,这也使得F3一上市就大卖,比亚迪汽车的名头也被大家熟知。

此后比亚迪就依靠拆解“这门技术”推出了许许多多的车型,但每个车型总能看到相对应合资车的影子,甚至还会有“混血”的存在其中比亚迪F6是最惹人诟病的,神似凯美瑞又有点像雅阁。

看来当时高层表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还是谦虚了,这根本就是站在巨人种群的头顶上嘛。

许多朋友一定会好奇这样都不侵权吗?对于汽车外观的产权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毕竟这个限制还是挺大的所以只要在五个角度中有一个不同就不算是侵权,所以这就是我们后来看见的克隆汽车“众泰”那么明目张胆也没有败诉的原因。

当外国汽车厂在用动辄十几亿的流水线在生产汽车时,王传福用“中国最具有特色的特点”人多来代替专业的流水线,每一个岗位都尤为重要基本上在找到替班之前是无法休息的,这也就导致比亚迪工厂几乎天天都在加班

但工人们非但没有怨言反而都是十分积极,若是哪天早下班了他们还不愿意,这也算是国内头一例了,为什么比亚迪员工都愿意加班呢?

由于王传福老家是安徽的所以厂内大部分工人也都是安徽当地的,汽车行业刚刚起步王传福深知要先把员工的心留住,于是就出台了各式各样的福利,会给员工准备房子,若是工作年限达到了还会提供购房补贴,员工宿舍园区内还有幼儿园以及和深圳当地合办的中学,可以说在园区内基本就不用出来,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再加上高工资以及“巨额”加班费使得许多员工都死心塌地的愿意在比亚迪干,加班也没有任何怨言,并且还会为了多挣钱主动提出加班。

2007年的年会上王传福喊出了当时所有人都不相信的一句话“比亚迪汽车要在2025年达到销量全球第一”,这句话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国外的特斯拉汽车也正在悄悄崛起。

当特斯拉正式走进大众视野时,给予了新能源行业很大的冲击比亚迪也不例外,但很快就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毛病尤其是2013年年底的特斯拉自燃事件,一下子把特斯拉推到了风口浪尖。

但王传福并没有趁机一脚将特斯拉踩到谷底,因为他压根没有把特斯拉当成主要对手,比亚迪的目标可不仅仅是干掉一个特斯拉,他是想干掉全球所有汽车企业成为龙头。

但同样的身为特斯拉总裁马斯克也丝毫没有把比亚迪放在眼里,但这起自燃事件大大的影响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而此时的王传福正在想方设法的将大众认为比亚迪低端的想法给扭转。

于是他开始走高端路线,加大研发资金以及车辆配车外观,比亚迪“汉”一上市就凭借高端的前脸加上“豪车”配色冲击了大众的眼球,也算是比亚迪高端电车的代表之一。

根据2022年的数据统计比亚迪的研发经费已经超过了200亿,但其中对于低端车系列的占比才不过2%,但年销量却达到了186万辆整整要比特斯拉多了近50万辆,一年时间利润翻4倍狂赚166亿。

渐渐的我们听到比亚迪也不再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一说到新能源首先想到的就是比亚迪、特斯拉,殊不知现如今的特斯拉也渐渐的成为了比亚迪的电池客户,在疫情期间全球都在减工减产唯独比亚迪工厂灯火通明销售量丝毫不减,这也多亏了王传福的人力流水线,比亚迪的60万员工足以支撑这个超大工厂继续运作。

现如今的比亚迪可以说除了玻璃轮胎他们不生产外,车子上剩余的任何部件全部来自于企业内部自产,就连锂电池的原料都是比亚迪自己开发矿山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比亚迪不会因为任何一个部件的问题被别人卡住脖子,所以在疫情期间比亚迪的产能丝毫没有减少甚至还超额完成原定销售目标。

不知道在两年后,王传福能否完成“全球销量第一”的小目标,但现如今国内的汽车销量排行榜比亚迪是力压群雄成为了NO.1,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比亚迪是否能够突破限制,在全球汽车产业用“中国制造”画下浓重的一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亚迪超级电池研发成功!王传福身价超350亿,玩意:再见,特斯拉!
同是能源电车,特斯拉为什么会更好?因为比亚迪忽略了这点!
新能源汽车百团大战:两个男人的绝杀
做汽车界的“华为”,比亚迪离这个梦有多远?
王传福:技术狂人再“充电”
比亚迪都有什么奋斗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