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所985大学的建筑群,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建筑史

【湖南大学】

湖南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校区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 它不仅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湖南大学内有众多早期建筑,这些建筑群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自上世纪20年代始耸立起来的建筑,或古典,或折衷,或现代,或民族,几乎囊括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堪称经典的各种建筑风格。行走在湖南大学,像是在阅读一部活色生香的中国近代建筑史。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起源】

湖南大学历史悠久。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 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

当1926年国立湖南大学在岳麓山下成立时,它的校舍还只是是在岳麓书院内。

1925年11月27日《大公报》刊载《筹备湖南大学计画之省令》,此条训令极为重要,明确“岳麓书院所有一切产业”为湖南大学校产,确定了湖南大学对岳麓书院的继承关系。

1926年2月1日《大公报》刊载《湖南大学成立要闻》

1926-1930年间的湖南大学

刘敦桢与柳士英,设计了湖南大学近代建筑群

保存下来的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大多数出自两位著名建筑学家——柳士英、刘敦桢之手,他们都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第一个建造的建筑便是“二院”,当时把岳麓书院称为第一院,这新建的就是第二院。它就是如今的物理实验楼。

1926年的湖南大学第一院

二院(今物理实验楼)

设计师:刘敦桢;建成时间:1929年;建筑风格:折衷主义

【刘敦桢】

二院的设计者是与梁思成齐名“北梁南刘”的刘敦桢。当时他要回长沙订婚,他所钟情的长沙妹子陈敬也就读于湖南大学,湖大趁机把他“挖”来,任土木系讲师。

刘敦桢(1897.9.19-1968.5.10),湖南新宁人。现代建筑学、建筑史学家,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现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建筑教育及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致力于建筑教学及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曾创办我国第一所由中国人经营的建筑师事务所。

1929年刘敦桢在土木系创办建筑科,1930年应邀赴北京与梁思成组建中国营造学社,离开湖南之际,写信邀请师兄柳士英来湖南大学主持建筑学。从此柳士英致力于在湖南传播建筑教育,未曾离开。

【柳士英】

曾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著名建筑家梁思成,想必大家都知道。

但与之齐名的柳士英,大家却未必了解。

在建筑学界,有“北梁南柳”的说法:

“北梁”,指的是梁思成;

“南柳”,说的就是柳士英。

虽然知名度不及梁思成,但他是首位把西方建筑科学教育引进中国的建筑学家。

他创建中国高校第一个建筑专科时,比梁思成早了5年。

柳士英是那个时代的传奇,学者闻名的他早年却是个革命者。最初入江南陆军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后由南京返乡,随兄长柳伯英参加苏州光复运动,担任北伐先遣营营长,领兵参加会攻南京之役。

柳士英——中国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中国首位将西方建筑科学教育引进中国的建筑专家。早年留学日本,1920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22年在上海与刘敦桢等组建“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3年在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创办建筑科,为我国近代建筑教育之开端。

1934年,柳士英赴湖南大学主持建筑学教育。抗战结束后的1946年,柳士英针对湖大校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地理特征,以“教学区为中心,学生生活区环绕之,教工住宿区在外,依山就势”的原则,奠定了湖大的校园布局。

限于当时经济条件,这些宿舍多为一至三层的砖木结构,同期竣工的一舍和九舍无论从整体造型还是细部装饰而言,都如出一辙——内部设有庭院,形成日字形回廊,利于采光、绿化。唯一区别为一栋红砖一栋青砖。靠近岳麓山和岳麓书院的胜利斋,也是采用中国传统院落的布局手法,柳士英“将江南传统民居的布局形式巧妙地运用到宿舍建筑中”,依据西面靠山的地形整合出四个不等大的庭院——三个四合院和一个三合院,所有房间都围绕这四个院落布置,庭院里种上花草树木,别有一番风味。

根据湖大校园的地形地貌,柳士英提出了4个同心圆的规划理念,核心圆为体育活动区,第2个圆为教学区,第3个圆为学生活动区,第4个圆为教职工生活区。最外层为岳麓山景区。体育区在最中心方便师生集合,教职工生活区接近公园景区,成为师生课余休憩之地。如果以湖大体育场为“核心圆”的话,无疑,工程馆、科学馆、大礼堂、老图书馆处于第二个圆圈中,学生宿舍和教职工生活区则在更外围。

一般而言,大学的宿舍建筑很难有什么造型艺术可言,没什么太大的发挥空间,可柳士英将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投射到它们上面——你会在一舍、九舍和胜利斋里找到他埋下的彩蛋“柳氏圆圈”,在众多宿舍建筑中,尤以七舍的现代性最突出。你都不用费心寻找,3个并列圆圈直接被安置在南立面的牌楼上,从底层拱门到上方的曲面浮雕,再到并列的3个圆窗,以圆弧封顶,无不都是柳士英对曲线的运用。这,还不够,他在牌楼中部安排了贯通的竖向长窗,既为楼梯间提供了大面积采光,也保持了立面简洁,符合分离派的设计原则。柳士英20世纪50年代做完湖南大学和武汉的大屋顶建筑后,至1973年去世,20年间没再做过设计,将更多经历投入到建筑教育和行政工作(1959年担任湖南大学副校长)中,他不仅是开创湖南大学建筑学科的先贤,也让湖南大学的校园深深打上了柳氏的烙印。

【蔡泽奉】

另外还有一位重要的建筑师,也是时任湖大土木系教授的蔡泽奉先生。蔡泽奉为湖南湘潭人,也是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建筑科(1919年)。他设计了两座重要的建筑,一座是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的老图书馆(今天矗立在牌楼口作为湖大入口标志的两根石柱就是那座图书馆的遗物)另一座就是科学馆(今校办公楼)。惜蔡先生英年早逝,他设计的科学馆尚未建成,自己都没有看到。

被炸前的湖南大学图书馆全貌

湖南大学老图书馆,1929年12月始建,当时华中华南最大的图书馆。1938年4月10日,侵华日机第四次轰炸长沙时被毁,仅存石柱数根。

老图书馆残存的爱奥尼克柱

2013年,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9栋)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遗产。

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共有9栋,分别是:

二院(现物理学院实验楼)、

科学馆(现校办公楼)、

工程馆(现教学北楼)、

大礼堂、

老图书馆、

胜利斋教工宿舍(现岳麓书院教工办公室)、

第一学生宿舍(现基建处办公楼)、

第七学生宿舍(现离退休处办公楼)、

老九舍(现重点实验室)。

这些建筑分别建于上世纪20至50年代。行走在湖南大学,像是在阅读一部活色生香的中国近代建筑史。

【二院】

二院(今物理实验楼)

1926年落成的二院(今物理实验楼)

1940年代的湖南大学第二院

【科学馆】

湖南大学的科学馆(现湖南大学校办公楼)是由设计师蔡泽奉设计的,这位钟情西洋古典主义的建筑师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展现“美”的细节。

科学馆(今湖南大学校办公楼)

设计师:蔡泽奉;建成时间:1937年;建筑风格:西洋古典主义

【工程院】

这所建筑属于早期现代主义思潮中的德国表现主义,通过夸张、超常、动感的建筑形象表达设计者的思想情绪。

工程馆(今教学北楼)

设计师:柳士英;竣工时间:1953年;建筑风格:德国表现主义

通过夸张、超常、动感的建筑形象表达设计者的思想情绪,具有浓郁的机器美学色彩。

【大礼堂】

琉璃屋顶、古典斗拱、雕梁画栋,仰望湖南大学大礼堂,可能会令人忘却自己正身处校园中,而在欣赏一处古雅的传统建筑。这仅是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诸多风格中的一种,折衷主义、西洋古典主义、早期现代主义等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典型的建筑风格,都和谐共处。

柳士英在回忆录中曾说:大礼堂是湖南大学第一个新型建筑物,也是我第一次的尝试作品。总的来讲这个设计意图是革新的,式样是不够熟练的,不入于杨,不入于墨,有我的个性,亦中亦外,亦古亦今,是我的全貌。

大礼堂

设计者:柳士英;设计时间:1951年;竣工时间:1953年

【老图书馆】

1938年4月侵华日军飞机空袭长沙,图书馆(蔡泽奉设计)被炸毁。1938年8月,湖南大学迁往辰溪重建分校,图书馆在这片荒地上白手起家,从头建设。1945年10 月,日寇投降后,湖南大学从辰溪迁还岳麓山。1947 年湖大招商承建图书馆, 于1948年告竣工。此馆舍于1951 年后扩建。

老图书馆及大礼堂鸟瞰

老图书馆(今为学校图书馆特藏分馆)

【第九学生宿舍】

设计师:柳士英;竣工时间:1948年

【胜利斋】

胜利斋依据地形而建,平面呈田字形,内有四个庭院,四周回廊环绕,院内安静舒适。

胜利斋

设计师:柳士英;竣工时间:1948年;建筑风格:西洋早期现代主义

【七舍、九舍】

柳士英设计了一些学生宿舍。限于当时经济条件,这些宿舍多为一至三层的砖木结构,建筑空间上都如出一辙——内部设有庭院,形成日字形回廊,利于采光、绿化。

柳士英“将江南传统民居的布局形式巧妙地运用到宿舍建筑中”,依据西面靠山的地形整合出四个不等大的庭院——三个四合院和一个三合院,所有房间都围绕这四个院落布置,庭院里种上花草树木,别有一番风味。

学生宿舍线图

男生宿舍的窗户向外;而女生宿舍窗户都朝向院内,这样就避免了被“偷窥”。

七舍

建于1947年

九舍

建于1946年

有人说,行走湖南大学,就是在阅读一部中国近代建筑史。

而其中闪耀着的追求, 又恰是中国近代建筑史——走过的路程,

也是你我,是万千学子——将要走过的路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大学,一部活生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
【首届湖南文物解读大赛】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讲解词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湖南大学早期建筑群
国务院核定、全国重点保护!这十大“国宝级”建筑,全来自湖南这所985
沪江大学历史建筑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