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惜拜日本团队!但同济的城市设计堪称“教科书”!

在上海,曾有一场激烈的四国竞赛

松江枢纽地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

这次出征的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院

英国阿特金斯

德国SBA

以及株式会社日本设计

 文末附2023超新城市设计方案文本合集 

整个竞赛持续了接近4个月,最终株式会社日本设计凭借着“全域链接”的超前理念折桂。

©日本设计

这次我们要讲是另一个方案——同济的“创新中枢区,云间未来城”。这可以说是枢纽区城市设计的“教科书”级别方案。

接下来,我们就根据这个方案来细讲一下,枢纽区该如何设计。一般来说,可以分为5步策略。

功能定位与发展协调统一

市域铁路需要突出对都市圈主要功能区的支撑和引导,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网络层次清晰、功能定位合理、衔接一体高效的交通体系。

所以在线路策划前期,应根据线路功能定位,制定线路整体基本发展策略及沿线重点功能区产业规划,并结合线路交通运输功能定位及特点,制定站城一体化发展策略。

同济规划团队提出三区融合的设想,旨在利用高铁枢纽,汇集长三角相关人才、资本、技术。

先构建起1+3产业体系,重新赋能科创走廊。同时在基地内规划长三角创新中枢区、数字总部岛、众创孵化园,让三大产业板块紧密联系,协同发展。

开发TOD圈层

一般来说,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约400~800 m半径范围内的空间属于TOD的空间范围。你可以将其从内到外,划分为3个圈层。 

· 第1圈层为铁路车站功能服务区及铁路商务区,该范围内功能布局受站点直接影响,开发强度最高,以商业、商务用地为主。 

· 第2圈层为铁路新城区,同样受站点辐射,但弱于第一圈层,以公共服务、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公共功能为主。 

· 第3圈层以居住用地及相关配套为主。

“云间未来城”这个方案在创新中枢区内以高铁站房为中心,在其周边配备金融中心、数字中心、人才中心以及商业中心,构建起创新中枢区的创新服务架构。

同时在创新中枢区内均衡布局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功能,形成多个综合性、特色化的产业及生活服务聚落,完善创新中枢区产业及生活服务体系。

丰富城市功能

在这里,你需要做的是着重站区功能组团的混合布局,避免交通性功能的单一发展,形成生产生活与高效交通的结合,打造高品质、高活力的多元化市域铁路站区。

同济的做法是结合产业基础、大学城资源,培养企业,并为其配备相应的研发办、企业、教直人公等功能空间。

优化换乘体验

对于铁路站区的交通,你需要综合考虑站点类型、 服务人口规模和交通量等因素,在站区范围内设置包括公交首末站、P+R(停车+地铁)及社会公共停车场、出租车和临停接送区泊位、自行车停车场等交通配套设施,实现交通设施零换乘一体化设计。

这个方案打造出5分钟接驳圈,极大缩减了乘客的换乘时间。

高铁到达站到地铁的距离控制在300米,到出租车站的距离控制在200米,到公交车站的距离控制250米...基本上做到松江枢纽5分钟内覆盖100%的接驳设施。

在垂直方向,方案计划打造由地下4层至地上4层的纵向功能空间,让步行路线不仅实现高效到达办公、酒店与商业设施,还能将建筑空间站转化为人们聚会、购物、举办活动的公共空间。

打造城市慢行体系

其实,各功能区之间的耦合需要通过空间衔接来引入人流。

在站区内,地面步行系统路网密度应达到道路网密度的 1.2~1.5倍,且主要步行道宽度不宜小于3m。此外,还需要构建地面人行道、地下通道、空中连廊、过街天桥等体化的步行设施网络。

在这一方面,同济方案拟定出快慢分行策略。

将不同出行目的和快慢节奏的人群细分,遵循不同人群的行为模式疏导步行流线,进行快慢分区。

同时采用平层换乘和最短路径原则,来减少垂直交通瓶颈、并借用空间光线快速引导方向,大幅度提升步行效率,从而实现枢纽的快速流转。

快速交通:以GTC交通核为快速交通核心,连接候车大厅、出站厅、接驳公交车场站、长途客运场站、无人驾驶巴出租车场、地铁、地下社会车辆停车场等交通设施。

慢行交通:以会客厅为核心,为枢纽片区生活工作人群、旅游观光人群等提供慢行交通空间,由会客厅连接周边商办综合体、地下活力商街。

此外,方案还结合了松江枢纽高铁站房以及裙房屋顶,在整个创新中枢区内构建空中平台系统,将创新中枢区内的各个街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实现各地块间人群及功能快速共享连接,从而有效地缝合被交通所割裂的空间。

虽说没能中标,但同济规划院这个方案真的如同教科书一般,很好地教你如何去考虑枢纽区的城市设计策略。

当然,惊艳的远不止同济这一个方案,台长在这里为你准备了2023年超新枢纽区城市设计方案文本合集,包含近年来各大规划院出彩的高清方案文本,赶紧下载看看吧。

 2023超新城市设计方案文本合集 

资料介绍

资料均为2022-2023年超新方案文本合集。包含广州、成都、重庆、上海、杭州、深圳等多个城市,并涵盖同济、扎哈、深规院、浙江省院、肃木丁、OMA等多家顶级设计公司方案,共20个PDF

方案文本(一)

方案文本(二)

方案文本(三)

方案文本(四)

方案文本(五)

方案文本(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铁站前区域功能布局“三圈层”理论与实践
沪通铁路南通西站站区规划方案
南昌东站建筑概念方案设计发布,会超越南昌西站吗?
西丽枢纽,深圳引擎!
我们需要怎样的杭州高铁西站新城(下)
【观点推荐】大湾区一体化格局下的空铁联运枢纽规划设计——以深圳机场东枢纽为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