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极北营救行动”——突袭“阿尔特马克”号

1940年2月16日,挪威约星峡湾,暗夜中突然爆发出一句盛行于几百年前纳尔逊时代的口号——'登船队,冲啊!'伴随着振奋人心的呐喊,挥舞着左轮手枪的军官们带领着三十名全副武装的水兵完成了跳帮。随后,这支临时组建的英军登船队以旋风般的速度扫荡了德国补给舰'阿尔特马克'号的甲板并控制了该舰。在一番紧张的搜索后,关押在该舰上的299名英国被俘船员全部获救,突袭行动取得圆满成功,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阿尔特马克'号事件。

一、新的目标

在讲述有关'阿尔特马克'号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1939年8月21日,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未爆发,但战争的脚步已经明显迫近。为了避免在开战后被占据优势的英国本土舰队封锁北海及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元帅派出了号称'独狼'的'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装甲舰(袖珍战列舰)前往南大西洋,准备在战争爆发后立即对英国的海上运输线进行打击。9月1日战争爆发后,这头'独狼'果然在南大西洋上掀起了波澜,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击沉英国商船9艘,总吨位超过5万吨。为了歼灭这头'恶兽',英国皇家海军投入了由亨利·哈伍德准将指挥的'G'舰队及其他辅助兵力展开搜剿并最终于1939年12月13日在乌拉圭外海寻获'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英军重巡洋舰'埃克塞特'号、轻巡洋舰'阿贾克斯'号会同新西兰海军轻巡洋舰'阿基里斯'号使用巧妙的战术击伤了德舰并迫使其进入乌拉圭首都'蒙德维的亚'港。随后,英国政府又通过外交斡旋争取到了乌拉圭政府的支持,促使乌拉圭引用《海牙公约》第二条,只允许德舰在港内短暂停留72小时。同时,英国情报机构还采取了战术欺骗行动,使得德国人误以为英国已经在拉普拉塔河口附近海域集结了包括'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在内的一支强大的打击舰队。种种不利最终压垮了德军指挥官朗斯多夫上校的意志,4天后,已经遣散了大部分舰员的'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缓缓驶出了'蒙德维的亚'港并在距港口3海里处的浅水区自爆沉没。虽然剿灭了'独狼',但英国人来不及过多的欢庆胜利,另一个问题就接踵而至,像'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这样的大型袭击舰可以连续几个月持续行动一定是有大型补给舰为其提供支持,而不可能像U艇那样仅靠'奶牛'(补给潜艇)就可以持续行动。那么找到这艘为'独狼'提供'口粮'的'奶妈'就成了英国人新的且紧急的目标。

'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的最后时刻

二、大洋迷踪

让英国人如鲠在喉的这艘补给舰就是于1937年11月13日下水的'阿尔特马克'号,该舰长178.25米,宽22米,吃水9.3米,航速21.1节,续航力12500海里/15节,属于大型远洋补给舰(亦有资料称之为远洋油轮)。和'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一样,该舰在战争爆发前便'溜入'大西洋海域并在开战后数次为'独狼'提供了物资和油料补给,同时,该舰还是一艘俘虏收容船,截止到'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战沉时,共计有近300名英国商船船员被关押在船上,他们全部来自此前被击沉的9艘英国商船。由于在'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之前便与'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分离,因此并未在该战中遭受英国舰队的打击,在'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战沉后,该舰隐蔽航行于南大西洋海域,躲过了英国海空力量的多重搜索。在确信英国人'鸣金收兵'后又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北上并于1940年2月12日抵达了挪威附近海域,准备从这里转道驶往德国汉堡。2月14日,德舰在挪威利讷瑟岛附近被挪威海军鱼雷艇'特吕格'号截停,后者要求登临检查并得到了允许,一名挪威海军军官被引到舰桥并获准检视了航海舱。同时,'阿尔特马克'号舰长海因里希向挪威人保证该舰只是一艘无武装油轮。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挪威人在没有任何佐证的前提下就认可了海因里希的保证并且立即离开了德舰。随后,'特吕格'号还应'阿尔特马克'号的要求派出了1名熟悉航道情况的水兵担任引水员陪同德舰一直航行到挪威港口阿勒松德。在港口附近,2名正式引水员和一名试图查证德舰详细信息的军官登上了'阿尔特马克'号,但依旧没有采取搜船行动,引水员提出的有关德舰应在港内锚泊过夜德要求也被德国人以锚机被冻住为由搪塞了过去。'阿尔特马克'号继续向前驶去并甩掉了一直尾随的'特吕格'号。不过很快,另一艘挪威鱼雷艇'斯内格'号从暗夜中出现,其舰长登上了'阿尔特马克'号并向德国人提出了一些问题,遗憾的是挪威人依旧没有采取搜船行动。就这样,'阿尔特马克'号一次又一次被检查却一次又一次侥幸过关,继续'大摇大摆'地航行在挪威的领海内。当抵达卑尔根附近海域时,'阿尔特马克'号遇到了第三艘要求临检的挪威军舰,驱逐舰'盖姆'号,这一次,该舰舰长终于提出了搜船要求。但该要求被德国人坚决拒绝了,先前在阿勒松德登上德舰的挪威引水员也和登舰的'盖姆'号舰长一起被勒令离开。此后,在挪威海军鱼雷艇'斯卡夫'号、'克耶尔'号及警备艇'费瑞恩'号的监视下,德舰开始向南方航行。

'阿尔特马克'号补给舰,本文的主角之一

三、锁定德舰

虽然一直没有准确的情报,但英国人对'阿尔特马克'号可能取道挪威返回德国还是有一些预见的,并为此做了一些准备。2月12日正在福斯湾改装消磁设备的轻巡洋舰'曙光女神'号以补充兵员为由向第四驱逐舰分队派出了一批水兵(此前该分队的不少官兵遭受了流感的侵袭),补充水兵以21人为一组、前往第四驱逐舰分队下辖的各舰,其中的一队于晚10时前后抵达了'哥萨克人'号。这些水兵并不是空手而来,他们携带有包括步枪、刺刀、钢盔在内的全套步兵战斗装具。虽然来自官方的命令是让该分队前往斯卡格拉克海峡执行一次浮冰侦测任务,但种种异常让舰员们对舰队真实的意图产生了怀疑,大家更倾向于舰队是要出海执行搜索拿铺德军船舰德任务,尤其是当有传言声称派往轻巡洋舰'林仙'号的那组水兵在舰上接受了近战训练后,这种猜测的可信度更是直线提高。

'哥萨克人'号驱逐舰,本文涉及的另一主角

午夜时分,舰队悄然启航驶入北海,然后转航向为正东并按计划分散以期能够覆盖更广阔的搜索海域。自2月14日'阿尔特马克'号被挪威方面多次发现后,驻奥斯陆的英国使领馆当即将消息转送给了海军部,皇家海军立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第一海务大臣直接向第四驱逐舰分队指挥官菲利普·维安上校下达了搜索命令,同时将'阿尔特马克'号的预估位置一并发给了维安。然而,虽然'阿尔特马克'号已经暴露,但该舰依旧处于航行状态,具体位置随时都在变化,查找难度不小。为此,维安采取了全面查证的方法,不放过遇到的任何一艘可疑船只。2月16日上午10时,位于整个舰队最前方的'哥萨克人'号的瞭望哨发现了一艘看起来像补给舰的船只,英国人立即上前查证,结果失望地发现那只时一艘瑞典货轮。大约1小时后,另一艘悬挂着挪威国旗的船只进入了英国人的视野,这艘船只的位置距离海岸线只有几海里远。维安立即派出其副手,海军预备役中尉克雷文(此人精通北欧多国语言)上前询问查证,结果再次失望而归。整个上午,这样的情形发生了很多次,但霉运似乎一直伴随着英国人,他们连德国人的影子都没找到。

事件最终的转机还是来自空中,12时50分,二架此前从蒂斯湾附近索纳比航空基地起飞的'哈德逊'式飞机发现了一艘向南航行的舰只,观察员准确地辨识出该舰的铭牌,那正是'阿尔特马克'号。发现敌舰的信息迅速被传递给了维安上校,上校当即命令编队中的'林仙'号轻巡洋舰率2艘驱逐舰火速前往拦截,同时,索纳比航空基地再次派出1架搜索机前往相关海域,以保持对'阿尔特马克'号持续的目视接触。

四、纠缠不休

14时15分,'林仙'号编队逼近'阿尔特马克'号,'林仙'号将航向转至与德舰平行,由于当时的挪威属于中立国,因此英国海军无权在挪威领海发起武力行动,只能迫使'阿尔特马克'号驶入公海后才能进行拦截。'林仙'号当即向德舰发出灯光信号,要求德国人立即向西航行进入公海。这个命令自然没有被'阿尔特马克'号理会,双方就这样继续僵持着。15时15分,德舰已经接近约星峡湾入口,'林仙'号编队中的2艘驱逐舰也前出逼近'阿尔特马克'号,要求德舰立即停船,德国人虽然放慢了航速,但依旧朝峡湾的入口驶去。英国人再也没有耐心了,'勇猛'号驱逐舰舰长下令直接对'阿尔特马克'号正前方海域实施警示射击,结果由于操炮过急,二发炮弹均打偏了,其中一发还击中了挪威海岸。这一下,挪威人不干了,一直监视德舰航行的鱼雷艇'斯卡夫'号、'克耶尔'号及警备艇'费瑞恩'号插入了英德双方之间,同时,将鱼雷发射管指向英舰,英国人只能放弃后续行动。'阿尔特马克'号很快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乘乱溜进了布满浮冰的约星峡湾。

进入约星峡湾的'阿尔特马克'号

当日黄昏,维安上校搭乘的'哥萨克人'号抵达了约星峡湾入口,上校与挪威人进行了交涉,告知挪威人德舰上很可能关押有被俘的英国船员,要求登舰进行搜船。但挪威人对此不予认可,反复强调'阿尔特马克'号已经在卑尔根接受了检查,没有发现战俘和任何违禁物品。维安只得将相关情况报告给伦敦并等待下一步指示。很快来自第一海务大臣的指示来了(英国方面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已经不言自明,二次都是第一海务大臣亲自下达指示),电报中这样写道:'...除非挪威鱼雷艇配合我们一起监视德舰驶往卑尔根重新接受检查,否则你应该立即登上'阿尔特马克'号进行搜船并解救我们被俘德船员同时等待指示采取进一步行动,如果挪威舰船干扰我们的行动,应该警告挪威人停下。如果挪威舰船向你开火,除非非常危急,原则上不要使用武力,在必须使用武力的场合也限制在能够排除干扰的范围之内,当挪威人放弃干扰时,应立即停火。同时,你应告知挪威人充分考虑一下对抗强大的皇家海军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维安上校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异常慎重,稍有差错便会引发两国之间的冲突。于是,维安将英方高层的指示通报给了'克耶尔'号,再次要求其与英方合作,但再次被挪威人以种种理由拒绝。于是英国人终于下定决心单干,准备强行登上'阿尔特马克'号。

五、最后的接舷战

当晚22时左右,'哥萨克人'号驶入了约星峡湾,23时12分,登船突击队组建完毕,全队共33人,其中军官3人,水兵30人,携带了全套步兵战斗装具,'哥萨克人'号开始向'阿尔特马克'号慢慢逼近。对于英国人的异动,'阿尔特马克'号也有所察觉,该舰突然打开大型探照灯猛照英舰舰桥和前甲板试图干扰登船队的行动,同时高速倒车试图撞击英舰,但被'哥萨克人'号机敏地闪避了过去,二舰只是发生了轻微的擦碰。最终,'哥萨克人'号成功靠上了'阿尔特马克'号的左舷,这时夜空中突然爆发出一句盛行于几百年前纳尔逊时代的口号——'登船队,冲啊!'伴随着振奋人心的呐喊,挥舞着左轮手枪的军官们带领着三十名全副武装的水兵完成了跳帮。这只临时组建的登船突击队一踏上德舰甲板便猛冲猛打,如旋风般扫荡了德舰。德国船员被英军将士的勇猛行动给打懵了,很快就放弃了抵抗。交火中,1名英军登船队员负伤,德国方面则有4名舰员被击毙,5人受伤,另有1名舰员跳海身亡,其余德国人则趁乱逃离了'阿尔特马克'号(借助大块浮冰逃到了岸上)。

最后的接舷战开打!

'阿尔特马克'号此时已经完全被英军控制,突击队员们冲入舰桥并设法关闭了德舰的引擎,但由于巨大的惯性,'阿尔特马克'号一直冲到距岸边不远处才搁浅停了下来。于是,英国人开始了等待已久的搜船行动,一个接一个的舱室被打开了,仔细进行了搜查。在一个舱室前,突击队员高喊道:'下面有英国人吗?',很快传来了回音:'有,我们都是英国人!',登船队回应道:'很好,海军来了!',随后便是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至此,营救行动一举成功,德舰上关押的299名英国被俘船员全部获救并很快被转移到了'哥萨克人'号上。维安没有多耽误一刻,23时55分,'哥萨克人'号驶出了约星峡湾,挪威人全程进行了监视,但没有采取任何拦阻行动。

战斗结束后,德军舰员转移阵亡者的遗体

六、事件后续

1940年2月17日,'哥萨克人'号满载获救船员平安返回了利思港,他们受到了英雄凯旋般地欢迎,直接指挥行动的维安上校也名噪一时。突袭'阿尔特马克'号事件很快便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由于认为自身的中立地位受到了侵犯,挪威政府于事件后向英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外交抗议,但这更像是演给德国人看的一场戏,虽然名为中立,但实际上挪威根本无法得罪英德二大欧洲强国中德任何一个,这也是当时欧洲几个中立国真实情况的写照。事实上,挪威的中立地位并没有维持多久,独裁者希特勒透过'阿尔特马克'号事件已经发现所谓的中立根本无足轻重。几个月后,纳粹的铁蹄就踏上了挪威的国土,在约星峡湾附近,对'阿尔特马克'号事件念念不忘的德国人树立了一块特殊的纪念碑,正反两面都用德文写道:1940年2月16日'阿尔特马克'号在此受到了'英国海盗'的袭击!1944年盟军解放挪威后,这块双面都有碑文的特殊纪念碑被英军空降部队缴获,英国人将其一分为二,一面送给了此时已经佩戴将星的菲利普·维安,另一面则由空降部队收藏,至今还陈列于奥尔德肖特市的英国空降兵博物馆。

凯旋的'哥萨克人'号受到了英国民众的热烈欢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夜闯峡湾,跳船救人,英国海军最后一次跳帮战!
德国海军百年兴衰史(15):喜忧参半的1940年(上)
战争是如何将中立国拖下水的?德国入侵挪威给出标准答案
实力才是国家安全的根基:二战中立国家挪威是如何被迫卷入战争的
大西洋战争中的驱逐舰
那些美到令人窒息的峡湾风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