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茅盾先生的胞弟,手下出了97位开国将军,可惜英年早逝!

在湖北省红安县城东北稞子山有一处烈士陵园,这里埋葬着大量的革命先烈,在红安县烈士陵园之中,有一个烈士墓非常特殊,这个烈士墓是烈士陵园建成后最早迁进来的2个烈士墓之一,当时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还亲自为烈士墓题写了碑名,以纪念这位烈士对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我想,只要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不会对这位烈士感到陌生,他便是著名的革命家沈泽民。

说起沈泽民,就不得不提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茅盾。茅盾是近代中国著名作家,他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林家铺子》、《烽火》等,对于这些作品,我们都非常熟悉,茅盾也因为这些作品享誉中外,后来在建国后,茅盾先生成为了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长,不久后更是当选为中国作协的主席。事实上,沈泽民乃是茅盾先生的胞弟,两人之间的年龄相差四岁,受兄长茅盾的影响,沈泽民很早就走上革命道路。

1922年,沈泽民当选为共青团中央委员,不久后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曾出席中共“六大”,担任翻译工作。1930年,沈泽民回到国内,后与张国焘前后脚来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张国焘一来到鄂豫皖,便将原有的机构全部撤销,改而成立了中共鄂豫皖分局,并亲任分局书记,而沈泽民则担任副书记,他也是除了徐向前、陈昌浩等人之外少有的可以与张国焘抗衡的人物。为了限制张国焘,沈泽民设法建立了中共鄂豫皖临时省委,并担任省委书记。

在沈泽民、徐向前等人的努力下,先后粉碎蒋介石三次“围剿”,鄂豫皖的红军部队也一度达到了45000人,成为一股实力强劲的革命队伍。然而,鄂豫皖的发展壮大引起了蒋介石警觉,就在第三次“围剿”失败后不久,他便再次下令集结数十万大军,对鄂豫皖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鄂豫皖红军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当时张国焘是一个“转移派”,他认为只有将部队转移出鄂豫皖,才能有活路,而沈泽民却是主战派,他认为只要坚持在根据地打游击战,将会让敌人疲于奔命,走向失败。不过,张国焘手握军政大权,最终红四方面军还是转移出了根据地。

沈泽民长期操劳,身体非常虚弱,加之他不想放弃根据地,于是他留了下来,而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重建红25军。红25军是一支英雄部队,军长由吴焕先担任,政委是王平,而徐海东出任74师师长,建国后,出自红25军的开国将军一共97位,其中大将一位,上将两位,中将六位,少将88位,可见红25军实力之强。此后,沈泽民与吴焕先、徐海东等人率领红25军在根据地与数十倍于己之敌周旋,打下了一场又一场伟大的战斗。有一次,吴焕先的母亲一路讨饭来到了军部,沈泽民亲自接待了她,对她嘘寒问暖,得知她几天没吃饭,沈泽民不由得动容,后让人从厨房拿了一斗米送给吴妈妈。

当时吴焕先得知吴妈妈来到军中消息,赶紧来见他,母子相见,抱头痛哭。沈泽民打算将吴妈妈留下,但是吴焕先却说:“部队要打仗,带上家属始终是个负担,而且跟着我们更加的危险。”就这样,沈泽民和吴焕先便将吴妈妈送出了军营。此后,由于日夜操劳,沈泽民的病情越发的严重,吴焕先、徐海东都劝他好生调养,但是他却说:“现在是最危险的时候,我要是撂挑子,战士们会怎么想?”就这样,沈泽民坚持不下火线,指挥红25军打赢了一系列的胜仗,主力红军人数也扩大到了13000人。

此后,沈泽民重病缠身,只能长期卧床,为了不连累部队,他主动离开部队到山区养病,后来他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于是让省委宣传部长成仿吾将情报传递给了上海党中央。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因病去世,年仅33岁,死后被安葬在了天台山芦花冲。建国后,沈泽民的坟墓被迁进了红安烈士陵园中,由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自题写碑文,供后人瞻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是茅盾先生的弟弟,又是省委书记,他组建了一支传奇的英雄部队
「大乎史话」张国焘的“傲娇”葬送了鄂豫皖根据地
历史上的黄麻起义
长征中,这支红军队伍人数不减反增,走出97位开国将军
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历史功勋
这支最早到达陕北的红军队伍共走出97位开国将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