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牙颌发育阶段,抓住治疗时机

投稿邮箱:361687558@qq.co

如能将咬合的发育(即自乳牙列至恒尖牙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正确划分为几个阶段,并且能在每个阶段识别相应问题,就可以及时做出正确的治疗决定。这样,到恒牙列发育完成时,有些错畸形问题已经解决,符合当代正畸学科的高效矫治理念。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并识别这些牙颌发育阶段(表1),就可抓住治疗时机并最终获得理想的正畸治疗效果。虽然个体间的生理年龄和发育顺序可能差距甚大,但认识其生理构造是咬合管理的基础。

本篇为牙颌发育阶段1至阶段3的咬合管理方法,阶段4至阶段7的管理方法见下篇。

表1 乳牙萌出


主编:尤斯特奎欧 A. 阿罗   皮特·H.布尚

主译:白玉兴     厉松    王红梅


阶段1:乳牙萌出

乳牙列早萌模式可能预示乳牙列与替牙列交替也较早。乳牙萌出顺序个体差异很常见,不会对乳牙列的发育造成显著干扰,通常也无须关注,除非异位萌出导致其他牙齿萌出困难,这在此咬合发育阶段是非常罕见的(图1)。

图1 阶段1:乳牙萌出

最常见的乳牙萌出顺序是A、B、D、C和E。研究表明,2岁以内牙弓周长显著增加(即乳牙列萌出时期)。该阶段中错颌畸形发生率非常低,但是医生应告知患儿家长乳牙萌出年龄和顺序的个体差异性极大。在乳牙列萌出期间不建议进行阻断性矫治。

即便诊断有咬合发育异常,如反或间隙问题等,也建议等到乳牙列发育成熟后再决定最佳治疗方法。此阶段也无须激进地要求戒除吮指习惯。在这个阶段,绝大多数患儿都可使用安抚奶嘴,因为不会对咬合造成永久性损伤。研究表明,在该阶段末期(2~3岁)戒除安抚奶嘴可使牙颌后遗症自行恢复。而对于年龄较大仍未戒除安抚奶嘴的患儿,则需仔细评估其骨面型。安抚奶嘴对垂直生长型患儿的危害要大于水平生长型患儿。在阶段1时,医生也会发现口呼吸现象。在这个年龄阶段,腺样体增生导致的上呼吸道阻塞可能会破坏面部发育的协调性。有研究表明,4岁以前会完成面部发育的60%,因而正确的呼吸方式应当在4岁以前建立。


阶段2:乳牙列发育完成阶段

本阶段中,有数个因素可能导致错颌畸形,并增加患儿发生咬合异常的罹患率。表2综合了在这7个咬合发育阶段中推荐使用的预防性和阻断性矫治方法。

表2 阻断性矫治方法及其在7个咬合发育阶段中的应用(详见不同颜色所示)

 口腔习惯:口呼吸习惯应当进行评估,并转诊至耳鼻喉科医生。图2示一名3岁女孩在腺样体切除术前和气道清除术后48小时的情况。可见呼吸模式正常,面部肌肉协调性显著提高。



图2 3岁口呼吸女孩。

a. 腺样体切除术前1天晚上;b.气道恢复正常48小时后


与其他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一样,关于吮指习惯的极端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医生应当识别吮指习惯在不同患儿中的差异性,应当知晓有些患儿事实上依赖于吸吮食指来获得情感支持和安全感,然而在另一些患儿中,吮指只是一个无意义、空虚的习惯,可以戒除而不会造成精神创伤。

在该阶段也经常会发现夜磨牙习惯,仅当发现牙齿过度磨损时才需注意(图3a)。乳牙面少量磨耗可能是生理性的(图3b)。



图3 乳牙列和早期混合牙列中的夜磨牙。

a. 严重磨损; b. 中度磨损


间隙保持:当仅有第一乳磨牙缺失时,可用简单的固定或活动保持器维持间隙。然而,当第一恒磨牙尚未萌出而第二乳磨牙早失时,治疗手段有限,预后不良。在前牙区,从间隙保持的角度来看,若乳尖牙已萌出,则无须在1颗或多颗乳切牙缺失时用活动或固定保持器维持间隙。本阶段中乳尖牙的早失很罕见,一旦发生,无论行何种干预措施,均须谨慎计划。

重获间隙:第一乳磨牙的早失容易引起第二乳磨牙的近中移动,导致牙弓周长减小。应考虑固定或活动矫治器重获间隙。

创造间隙:恒牙比其相应乳牙需要更多间隙(表2)。若乳牙列无间隙,则需要大量扩弓来预防替牙期前牙区拥挤。然而,没有研究证实用正畸或矫形技术进行乳牙列扩弓的有效性。

前牙反颌:可能会干扰颌骨的正常发育,也可导致牙齿磨损和牙龈萎缩等。通常建议进行早期干预以重建正常发育和预防创伤(图4)。患儿成熟度和依从性是考虑干预前牙反颌时机的重要因素。

后牙反颌:建议去除导致下颌前伸或侧方移位的干扰(早接触)(图4)。有文献支持后牙反应利用未闭合的腭中缝尽早解除。

Ⅱ类错颌:通常情况下,不建议在本阶段进行Ⅱ类错颌的干预治疗。然而在个别病例中,若下颌发育严重不足,医生建议前移下颌骨时,正畸医生可能作为干预治疗团队的一员,尤其是当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情况下(sleep apnea,OSA)。但由于骨成熟度不足,这种干预措施的效率是可疑的。

Ⅲ类错颌:由于本阶段患儿情感成熟度较高,强烈建议进行Ⅲ类错颌的早期治疗(图4)。



图4 乳牙列:前牙反颌和后牙反颌。

a. 治疗前;b. 治疗后



阶段3:第一恒磨牙萌出


口腔习惯:同阶段2。

间隙保持:当第一恒磨牙萌出后,以其作为基牙进行固定间隙保持就较为简便了。

间隙重获:第一恒磨牙的异位萌出很常见。

创造间隙:不建议在本阶段进行。

前牙反颌、后牙反颌、Ⅲ类错颌:同阶段2。当第一恒磨牙萌出后,不管恒切牙是否已萌出,均需严格评估后牙反颌以决定是否需要将上颌第一恒磨牙纳入矫治(图5a)。若无功能性偏斜或乳尖牙区横向发育限制,则第一恒磨牙的反矫正可暂缓(图5b)。

Ⅱ类错颌:本阶段不建议进行治疗,因其效果与后期治疗一致,而效率较低。仅当有精神心理因素的考虑或切牙创伤风险较大时才建议治疗。




图5 第一恒磨牙萌出后的后牙反颌。

a. 上颌左侧乳牙反颌,下颌轻度功能性偏斜。

b. 只有左侧第一恒磨牙反颌,无功能性偏斜。



(本文摘编自《早期错颌畸形——辨析与治疗》一书)

《早期错(牙合)畸形——辨析与治疗》为早期矫治这个常见的争议性话题提供了证据支持的正畸对策。基于其数十年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作者针对患有各类错畸形及其他正畸问题的混合牙列患者,提供了思路清晰的治疗原则。其中涵括了Ⅰ类、Ⅱ类、Ⅲ类错(牙合)畸形,以及萌出异常和开(牙合)畸形等。本书综合回顾了大量文献,以确保读者能透彻理解各类错(牙合)畸形的发展、表型特征及病因。为提供问题导向的正畸对策,每个病例作者均提供了详细的信息、综合问题列表以及证据支持的治疗方法。基于本书关注临床的特点,非常适合私人开业医生;且由于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及学术支持,也确保了适合口腔正畸和儿科住院医师阅读参考。


定价:298元,现货发售(全国包邮)


购书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普丨牙颌发育的7个阶段
最完整的儿童换牙顺序图及注意事项,家长必看!
【指南与共识】儿童间隙保持器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儿童换牙顺序图
宝宝换牙8大注意事项
儿童换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